北京城的人民英雄,抗日名将,赵登禹将军,回看烽火中的碧血丹心

每当说起抗日英雄,北京人都会不由地想起当年为了保卫北京这座城市和日寇殊死搏杀,最终浴血的三位将军,十几年过去了,但是这三位烈士的英名在北京留下了永远的印记,在北京有一条北起西直门内大街,南到阜成门内大街的道路

北京城的人民英雄,抗日名将,赵登禹将军,回看烽火中的碧血丹心

最早它只是一条再普通不过的路,但因为一位舍身救国的抗日英雄赋予了它新的名字,让它重获新生,这条路就是赵登禹路,赵登禹将军在1937年牺牲于我们北京郊外,而且他在1937年之前,曾经长期驻防于当时称为北平的北京

北京城的人民英雄,抗日名将,赵登禹将军,回看烽火中的碧血丹心

可以说是我们北京的一道屏障,那么这条路被命名为赵登禹路是在1946年,也就是抗战胜利之后,北京市进行了公祭和公葬仪式,同时还提议应该用将军的名字来命名一条路,这时候正好新开出了南沟沿和北沟沿这两条大街

北京城的人民英雄,抗日名将,赵登禹将军,回看烽火中的碧血丹心

过去都是路沟,后来才修成了大街,没有名字,正好用抗日英雄的名字来命名,于是北河沿这条大街就叫赵登禹路,南河沿则是叫佟麟阁路,赵登禹是一个让国人会感到很自豪的军人,方正的国字儿脸,大个子,肩膀很宽,往那一站就有一种大将风范

北京城的人民英雄,抗日名将,赵登禹将军,回看烽火中的碧血丹心

既有文人的雅气又有军人的方刚,用老北京话说就是文武双全,文的一面是他的书法也特别样儿,而武的一面才是他真正的军人本色,自幼习武,本来是没有条件读书的,家里很贫苦,于是就加入到了冯玉祥的部队

北京城的人民英雄,抗日名将,赵登禹将军,回看烽火中的碧血丹心

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却是因为没有鞋穿,因为个儿太高,压根就没合适他的码儿,后来还是冯玉祥给了他一双鞋,赵登禹也没当回事,可谓宠辱不惊,这让冯玉祥一看就觉得值得提拔,两人还比划了几下,上来就把冯玉祥连摔三跤

北京城的人民英雄,抗日名将,赵登禹将军,回看烽火中的碧血丹心

最后不但没惩罚还把他吸收到了自个儿身边,当了亲兵,过去叫亲兵护卫,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冯玉祥开始培养他,让他在陆军随营学校里面进行学习,说白了就是开始把他往军官方向培养,后来又出现了一个事情,赵登禹的部队驻防在湖南的时候,当地有华南虎

北京城的人民英雄,抗日名将,赵登禹将军,回看烽火中的碧血丹心

老虎出现后赵登禹就跟老虎打起来了,据说刚开始搏斗了一下,后来是乱枪打倒的,后来还骑在背上拍了张照,冯玉祥看到以后直呼这是我部的打虎英雄,从此赵登禹的武名就在整个北京传开了

北京城的人民英雄,抗日名将,赵登禹将军,回看烽火中的碧血丹心

在喜峰口战役中,赵登禹身为旅长却还是选择了上前线作战,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北京人都知道的也就是西北军部队都以身先士卒著称,所以作为将领通常都是最前面参战,赵登禹本身又是一个武术家,刀法特别好,所以参加夜袭再正常不过了

北京城的人民英雄,抗日名将,赵登禹将军,回看烽火中的碧血丹心

其二他毕竟是一名将军,他参加夜袭必然有他的道理,在日寇服部卓四郎的热河长城作战里面可以找到原因,赵登禹的夜袭是日寇万万没有想到的,就是因为赵登禹亲自带路,起到了重要作用,才最后完成了这次夜袭

北京城的人民英雄,抗日名将,赵登禹将军,回看烽火中的碧血丹心

当时我军部队在长城上面,日军在下面有布防,而赵登禹是从山上绕过去的,日军压根儿就没想到,我军会有这种可能,因为当年我军战士营养差,不少人都是夜盲症儿,走太远的山路根本找不着方向,据说当年赵登禹是踩着滦河的冰面儿过去的

北京城的人民英雄,抗日名将,赵登禹将军,回看烽火中的碧血丹心

因为冰面儿上是有反光的,可以沿着河一直走过去,绕了三十公里绕到了敌军背后,直接歼灭了日寇一个大营,一个三家子,两处日军的炮兵阵地,打了日寇一个措手不及,这样的战斗让大刀队彻底威名远扬

北京城的人民英雄,抗日名将,赵登禹将军,回看烽火中的碧血丹心

为国家扶正气,孝思维则,这十个字儿无疑是赵登禹将军的人生信条,这句话并不难理解,他以孝为自个儿为人重要的准则, 事实上赵登禹将军本身就是一个视母至孝的人,而赵登禹在北京的住宅并不在赵登禹这条路上

北京城的人民英雄,抗日名将,赵登禹将军,回看烽火中的碧血丹心

真正住的地方是在鼓楼这片儿,老北京旧城过去有一条叫‘辛寺胡同’赵登禹正是住在这条胡同里,胡同里老家儿住在这儿,媳妇儿也在这儿,但他平日里都不在家,因为他的部队是29军132师,它是整个29军的预备队

北京城的人民英雄,抗日名将,赵登禹将军,回看烽火中的碧血丹心

驻防地就在北京丰台区的长辛店,比高碑店还要远一点的地方,回家虽然很少,但每一次回家,都会跪在地上给老母亲请安,他是一个十分传统的山东大汉,很质朴,老家儿如果生病了都是自个儿亲自喂药,所以这就影响了整个家风,据说这种孝顺的风气沿用至今

北京城的人民英雄,抗日名将,赵登禹将军,回看烽火中的碧血丹心

而整个平津作战中,南苑之战是打得最激烈的,赵登禹构成了坚固的堡垒,多处都发生了白刃战,最后就是打到第二天中午日寇才冲进了南苑兵营,这些战斗据记载日军死了1400多人,虽然我军战士牺牲也不少却为自个儿索取了最高的代价

北京城的人民英雄,抗日名将,赵登禹将军,回看烽火中的碧血丹心

在整个南苑的战斗之中,其实赵登禹将军应该说他是仓促上阵,在7月26号的时候接到命令,要求他率部迅速向北平靠拢,当他向南苑前进的时候,日军已经得到了情报,在团河进行了阻击,这时候立即命令留住两个团的部队,在团河继续作战

北京城的人民英雄,抗日名将,赵登禹将军,回看烽火中的碧血丹心

自个儿孤身一人赶到南苑,后来几个部队混搭在这个地方共同来阻击日军,在最初的几次进攻之中都没能攻破南苑外围的阵地,后来日寇才动用了航空兵,在此前的战斗之中,日军航空没有发挥重大作用,因为7月份的时候,正是北平那一年降水非常多的季节

北京城的人民英雄,抗日名将,赵登禹将军,回看烽火中的碧血丹心

这就使日军的机场都被雨水淹了,它飞不起来,但到了七月下旬水又开始退了,于是日军飞机开始投入战斗,赵登禹将军在面对敌军轰炸的时候,依然临危不乱,直到给他下达撤离南苑的指令,撤回了北平

北京城的人民英雄,抗日名将,赵登禹将军,回看烽火中的碧血丹心

没想到就在四十分钟之后,一代名将赵登禹为国捐躯, 当时沿着大道一直向北京城里走,走到大红门时,有一个小村庄叫‘天螺庄’没想到日寇在这儿已经设伏了,一个正面,一个侧面,机枪同时交叉射击,打向了我军部队,前边的是我军的骑兵,而紧随其后的正是赵登禹

北京城的人民英雄,抗日名将,赵登禹将军,回看烽火中的碧血丹心

赵登禹立马命令所有人一起向日军的阵地冲过去,这时候其实他是有逃生机会的,转个弯儿就撤了,但他却选择正面硬刚,最终在车里发现了赵登禹将军的遗体,头部,胸部多处中弹,端然自若地在轿车后座上殉国,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他跟自个儿的两个部下为北平的保卫尽了最后一份力!

北京城的人民英雄,抗日名将,赵登禹将军,回看烽火中的碧血丹心

抗战胜利后,赵登禹将军被葬在了卢沟桥桥畔, 这个位置其实并不在卢沟桥的旁边,而在卢沟桥再朝前走,位置还是一个小小的山坡,现如今看的话感觉就是一个普通的墓地,但如果了解这段历史就会明白,其实赵登禹墓放在这儿是有特殊含义的

北京城的人民英雄,抗日名将,赵登禹将军,回看烽火中的碧血丹心

因为葬的这个地儿过去有个名字叫大枣山,它是卢沟桥附近的制高点,它还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一文字山,它是当年进攻宛平城的时候日军的炮兵所在地,而把赵登禹将军的墓放在这儿背后必然有一定的含义,虽说将军已经牺牲了,但他依然镇守在这儿,为我们守护者北平的大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卢沟桥   北平   北京城   碧血丹心   将军   河沿   亲兵   日寇   作战   我军   日军   名将   烽火   阵地   北京   部队   大街   当年   名字   英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