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记忆,这条胡同没有景点,没有百花,但却有老北京人的念想

现如今,除了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人,其余留在北京工作的北漂儿,又或者是来北京城旅游的人,对咱北京的这些个儿地儿并不了解,感兴趣的只有年轻人追捧的三里屯,挤死人的王府井大街,以及南锣鼓巷

老北京记忆,这条胡同没有景点,没有百花,但却有老北京人的念想

事实上,咱大北京的美,并不止于这仨地儿,就拿三里屯来说,工体没了球赛,还有多少人会上三里屯,除了住在附近的老街坊以外,恐怕在酒吧里,十个人里边儿有九个都是新北京人!

老北京记忆,这条胡同没有景点,没有百花,但却有老北京人的念想

在他们眼中,三里屯就是夜生活打开的正确方式,蹦个迪,喝点酒,出门儿就敢号称自个儿是老北京人,对北京土著而言,简直就是一个笑话,并不是看不起他们,而是因为北京的美,并不在各大商业圈儿,而是在胡同里

老北京记忆,这条胡同没有景点,没有百花,但却有老北京人的念想

所以今儿个就跟大伙儿聊聊老北京的胡同,老北京的胡同各有各的特点,每条胡同背后都有着厚重的历史故事,同时也承载了无数北京孩子的童年记忆!

老北京记忆,这条胡同没有景点,没有百花,但却有老北京人的念想

前两天路过百花深处胡同,一直关注我的街坊都知道,之前写过关于这篇这条胡同的文章,但总感觉没有把重点讲明白,所以今儿个继续深挖这条百花深处胡同

老北京记忆,这条胡同没有景点,没有百花,但却有老北京人的念想

这条胡同东起护国寺东巷,西到新街口南大街,在众多老北京胡同当中,百花深处,并不算最抢眼的,对比一下,显得还很普通,并不像名字叫的一样,走进胡同一没有花儿,二没有景点儿

老北京记忆,这条胡同没有景点,没有百花,但却有老北京人的念想

但从某种层面来说,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没有沦落成商业坟墓,还是北京人记忆当中那条胡同,商业化的胡同里边儿住的全都不是北京人,有一家儿算一家儿,全都是个体商户,卖的东西五花八门,完全就是为了迎合网红游客

老北京记忆,这条胡同没有景点,没有百花,但却有老北京人的念想

而百花深处这条胡同,只有打小儿生活在这儿的老北京人,他们在这儿,一直都过着真正的北京胡同生活,远离外界的喧嚣,好不惬意

老北京记忆,这条胡同没有景点,没有百花,但却有老北京人的念想

说起胡同的名字,流传着很多版本,但听大部分老北京人说,过去在明代那会儿,有对夫妻,在这儿置办了几十亩空地,靠种菜维持生活,这也不难理解,搁过去老北京,除了紫禁城外,甭管在哪儿,都没有吓死人的房价

老北京记忆,这条胡同没有景点,没有百花,但却有老北京人的念想

现如今甭说在百花深处胡同了,您就是在五环边上,能有十几亩地见天儿也够瞧的了,两口子省吃俭用,有了点积蓄后,逐渐扩大规模,还在院子里种了不少芍药,牡丹之类的花儿,同时还盖了池塘

老北京记忆,这条胡同没有景点,没有百花,但却有老北京人的念想

此情此情,想必老北京人都能想象得到,这才是真正向往的生活,小日子过得甭提多滋润了,要知道,牡丹也好,芍药也罢,在老北京那个年代,都是文人的最爱,一传十,十传百,没过多久,就有不少北京人跑这儿来围观

老北京记忆,这条胡同没有景点,没有百花,但却有老北京人的念想

这就好比现如今,触景深情,发朋友圈儿一样,就地即兴写首诗,感叹一下生活现状,来的人多了,大伙儿就给它起了一个雅名儿,号称百花深处

老北京记忆,这条胡同没有景点,没有百花,但却有老北京人的念想

这个说法并不是在网上查的,而是从老北京人口中得知的,可信度远比网络传说要高,不少老北京人都戏称,当年这两口子要有商业头脑的话,滋要想挣钱,直接开发一旅游景点,直接收门票,不出半年就发财了

老北京记忆,这条胡同没有景点,没有百花,但却有老北京人的念想

当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真要这样做了,也就没北京人愿意来这儿了,一直到清代园子才彻底荒废,慢慢地就变成了一条胡同,地儿没了,但名儿一直都保留了下来

老北京记忆,这条胡同没有景点,没有百花,但却有老北京人的念想

走进过条胡同的北京人都知道,这条胡同跟外面的街道简直就是两个世界,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更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只有下棋的老北京大爷,还有坐在胡同边儿上一脸慈祥的老北京大妈

老北京记忆,这条胡同没有景点,没有百花,但却有老北京人的念想

前几年来这儿的时候,还有几家都养着鸽子,最典型的就是到了饭点,满胡同里都会飘出北京人自个儿家做菜的饭香,这种味道如今已经很难在胡同里闻到了

老北京记忆,这条胡同没有景点,没有百花,但却有老北京人的念想

小时候放学还没等进院,就能闻着街坊四邻炒菜炖肉的香味儿,之前这片儿有不少北京人都养鸽子,但随着变迁,不少老北京人都离开了这儿,值得一提的是,住在这儿的老北京人,都是地道的养鸽大户,上百只在胡同里都不算是什么稀罕事儿

老北京记忆,这条胡同没有景点,没有百花,但却有老北京人的念想

早清儿七八点钟,您上班儿出门儿,抬头能看着成群的鸽子旋绕在胡同上空,伴随着悦耳的鸽哨,现如今这景儿恐怕满北京城都找不着了

老北京记忆,这条胡同没有景点,没有百花,但却有老北京人的念想

除此之外,胡同口不远,还有一百花录音棚,北京孩子记忆当中,不少经典歌曲都是在这儿录制的,最典型的一首就是陈升的《北京一夜》它就是在这条胡同诞生的,不少听众都对其进行了解析,不难想象,某年某月,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夏天,原唱从录音棚出来,走到胡同口时,看到了这条胡同的名字

老北京记忆,这条胡同没有景点,没有百花,但却有老北京人的念想

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一句话,不敢在午夜问路,怕走到了“百花深处”结合“北京一夜”的歌词儿,再联想起胡同里的一景一物,相信每个北京人都颇有感触

老北京记忆,这条胡同没有景点,没有百花,但却有老北京人的念想

2002年的时候,陈凯歌导演了一部京味儿小电影儿,名儿就叫《百花深处》这是他继《霸王别姬》之后,又一部力作,虽然只是一部小电影,但拍出了不一样的高度,讲的就是冯远征饰演的角色找人搬家的事儿

老北京记忆,这条胡同没有景点,没有百花,但却有老北京人的念想

耿乐饰演了一个搬运工人,按照冯远征的路线把车开进了胡同,但进了胡同后,怎么找都找不到曾经住过的大院,对此耿乐还以为他拿哥几个儿开涮,故意找他们逗闷子,觉得他就是个疯子

老北京记忆,这条胡同没有景点,没有百花,但却有老北京人的念想

在路上,冯先生还不停地问,这是哪儿啊?怎么不认识了?这时候耿乐说了一句话,直呼也就老北京才在北京迷路呢,这句看似不起眼的台词儿,作为一个北京人,心里咯噔一下,甭提多心酸了

老北京记忆,这条胡同没有景点,没有百花,但却有老北京人的念想

确实就是这样,北京城的变迁让很多老北京人都不认识它了,曾经熟悉的街道,熟悉的胡同也早已物非人非,曾经走进胡同,全都是京腔,现如今天南海北,哪儿的口音都有

老北京记忆,这条胡同没有景点,没有百花,但却有老北京人的念想

所以疯得并不是冯先生,而是他们,陈凯歌想表达的也不仅仅只是一条胡同,而是在怀念永远都回不去的老北京!

老北京记忆,这条胡同没有景点,没有百花,但却有老北京人的念想

在北京人的记忆里,老北京城少说也有三千多条胡同,而现如今剩下的屈指可数,其中还有一半都成了商业圈儿,与其说是胡同,倒不如说是景点儿,没有了北京土著,还叫老北京胡同吗?

老北京记忆,这条胡同没有景点,没有百花,但却有老北京人的念想

老北京是全国人眼中的首都,老北京胡同也全都被推平,盖起了高楼大厦,城市需要发展,但老北京文化不能丢,老北京胡同更不应该消失,不然的话,最终留下来的只有京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百花   北京人   北京城   土著   里边儿   胡同   芍药   今儿个   圈儿   词儿   录音棚   景点   现如今   北京   深处   记忆   商业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