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记忆中的中秋节,传统习俗不能少,每一个都离开讲究二字

中秋节最离不开的就是这月饼,早在中秋节到来一个多月前,北京的各大超市里就开始卖月饼了,但是早在老北京,中秋节的月饼盒春节的饺子一样,是一家人亲手做出来的,因为在老北京,月饼一般都很少出门儿买,尤其是在清代

老北京人记忆中的中秋节,传统习俗不能少,每一个都离开讲究二字

都是北京人自个儿在家做,中秋节吃月饼,有不少传说,其中一个版本,决定了吃月饼的具体时辰,按老话儿来说,吃月饼也是为了咬月,咬月的谐音是‘邀月’邀天上的月亮,饺子的谐音是交在子时,所以大年三十,十二点吃饺子

老北京人记忆中的中秋节,传统习俗不能少,每一个都离开讲究二字

而吃月饼也得按时按点儿,祭完月之后,这时候就吃月饼,现如今北京人都不再祭拜月亮了,吃月饼这个环节,被挪到了晚饭之后,但长幼有序的规矩,从未打破过

老北京人记忆中的中秋节,传统习俗不能少,每一个都离开讲究二字

吃完晚饭以后,一家人开始吃月饼,长辈来分,一人一份,如今的月饼馅儿,不断挑战着北京人的想象力

老北京人记忆中的中秋节,传统习俗不能少,每一个都离开讲究二字

传统的五仁月饼,在声讨声中差点被踢出月饼圈儿,而龙虾月饼,蔬菜月饼,却哗众取宠成了焦点,而老北京人记忆里的月饼没有那么多华而不实,按照老北京的说法,月饼主要分三种,一个叫提浆月饼,一个叫提糖月饼,还有就是酥皮儿月饼

老北京人记忆中的中秋节,传统习俗不能少,每一个都离开讲究二字

所谓提浆月饼,是月饼的一种制作方式,这种月饼的皮面儿是冷却后的清糖浆,调制面团制成的浆皮,提浆月饼是地地道道的京式月饼,而其他两种,提糖月饼跟酥皮月饼,这些都是南方传过来的月饼

老北京人记忆中的中秋节,传统习俗不能少,每一个都离开讲究二字

而老北京人常说的自来红,自来白,就属于提浆月饼,但是说起这两种月饼的名字,老北京人有着自个儿独特的发音,特别有意思,叫zi来红,zi来白,一听这话儿,一看就是老北京人,除了发音,很多老北京人,关于吃月饼还有一个传统,有的老北京家庭,依然保持这个传统

老北京人记忆中的中秋节,传统习俗不能少,每一个都离开讲究二字

八月十五的月饼,叫‘团圆饼’它要留到除夕晚上,八月十五意味着合家团圆,而对于北京人来说,合家团圆最直白的体现方式就是吃,因此中秋节又被北京人称之为月饼节,月饼节三个字儿虽然简单,但却透着老北京人的实在

老北京人记忆中的中秋节,传统习俗不能少,每一个都离开讲究二字

中秋上哪儿赏月?

北京那么大,哪些地方最适合赏月呢?或许北京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卢沟桥,毕竟卢沟晓月,有乾隆皇帝御笔签名,卢沟桥成了一大热点,然而在老北京人心里,能赏月的地儿不止卢沟桥,比方说景山,八大处,玉渊潭公园,陶然亭,香山

老北京人记忆中的中秋节,传统习俗不能少,每一个都离开讲究二字

登高自然感觉是离着月亮更近一些了,然而光能看到月亮还不行,讲究的北京人,并不满足看月亮这件事儿本身,还要求得有好的环境,比方说什刹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对于老北京人来说,这儿无疑是最佳赏月的地儿,除了有吃有喝,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老北京人记忆中的中秋节,传统习俗不能少,每一个都离开讲究二字

那就是这一片儿北京城中难得的水面儿,说起中秋,就不得不提一个老北京的重要角色,它就是兔儿爷,关于它的歇后语,只多不少,而且跟很多老北京规矩都紧密相连,过去北京人家里会请两样东西,一个是兔儿爷,还有一个就是月亮码儿

老北京人记忆中的中秋节,传统习俗不能少,每一个都离开讲究二字

它俩都是老北京祭月必不可少的两样道具,月亮码儿说白了就是一张纸,一幅画像,上面画着月神,玉兔,吴刚等等,都是月宫里面的几个角色,祭拜完月亮码儿就直接烧了,紧接着就是祭拜兔儿爷,祭拜兔儿爷也有讲究

老北京人记忆中的中秋节,传统习俗不能少,每一个都离开讲究二字

首先把兔儿爷您得请过来,甭看兔儿爷此时风光,跟月饼一样,也是八月十五蹭热度的,因为拜完月,北京人就砸了,一年一换,而老北京‘隔年的兔儿爷,老陈人’这句歇后语,就是这么来的,对于北京孩子而言,兔儿爷是个玩意儿

老北京人记忆中的中秋节,传统习俗不能少,每一个都离开讲究二字

兔儿爷既成了老北京人心中的神,也成为了孩子们心中的贴心玩伴,在北京人眼中,中秋节的这顿饭,像年夜饭一样重要,一般老北京人都会在自个儿家做,图的就是热闹,一家人聚在一起,有说有笑,不过,如今不少北京人为了图省事儿都到馆子里预定

老北京人记忆中的中秋节,传统习俗不能少,每一个都离开讲究二字

但饭馆里的饭菜再香,也没有老北京人自个儿做的地道,除了吃团圆饭,吃月饼的同时一定要有时令水果,这就是老北京人过中秋的讲究之一,因为中秋节正好是秋收的时候,因此各种水果也纷纷上市,有苹果,沙果,葡萄,基本上都是京郊产的

老北京人记忆中的中秋节,传统习俗不能少,每一个都离开讲究二字

每到过节,最高兴的就是孩子,中秋节里给孩子的玩意儿也不少,除了兔儿爷,还有一样就是灯笼,过去崇文区花市大街,灯市口,前门这一带,卖灯笼的都特别多,在这一天里,灯笼可以自个儿买,但更多的是亲手糊灯笼,现如今北京城早已没这景儿了

老北京人记忆中的中秋节,传统习俗不能少,每一个都离开讲究二字

古老的中秋节传承了几千年,那些大讲究,小规矩的来源,已经模糊不清,所以作为一个北京人,规矩不能忘!不然的话,中秋节也会跟春节一样,越来越没有节日气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卢沟桥   北京人   中秋节   北京城   兔儿爷   讲究   歇后语   月亮   现如今   月饼   灯笼   团圆   北京   规矩   中秋   传统习俗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