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岁抗战老兵,弥留之际说遗愿:我能埋在卢沟桥吗?我想找老营长

“每次从电视上看到抗战作品,父亲就移不开眼。而在看到‘台儿庄血战’时,他更是忍不住大哭,哭得像个孩子一样,还一个劲儿地说‘比这还惨,还要惨,惨很多呀……”这是抗战老兵王德修的大女儿王正华眼中,父亲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状态。

王正华第一次见到父亲时,她已经8岁了。还记得初见父亲时,父亲身着戎装,头戴军帽,腰间还别着枪,一身正气反而让懵懂的她不敢靠近。久久喊不出“爸爸”这个称呼,便喊了他一声大爷。而这大爷一喊就是一辈子,一生都没改过口来。

95岁抗战老兵,弥留之际说遗愿:我能埋在卢沟桥吗?我想找老营长

王德修是河南商丘人,出生时家境是十分殷实的,祖宅在睢县县城。不愁吃,不愁穿,能入私塾学文化,是与之同龄的孩子,想求却求不到的生活。然而这份幸福在他12岁那年,因为父亲的不幸离世戛然而止了。

从此母亲一个人要照顾3个孩子,生活重担全都压在了她身上。还好后来经熟人相荐,王德修获得了一份到乡间私塾教学的工作。虽然他年纪小,可自幼聪明的他,却将这份工作做得很好。

95岁抗战老兵,弥留之际说遗愿:我能埋在卢沟桥吗?我想找老营长

无论何时,谁都会想要一个和平稳定的生活。可终究早在日军攻占我国东北开始,就注定了中华大地上要经历一次动荡。为了抗日,无数中华儿女告别了家人,阔别了家乡,相继走上战场。时不时传来的抗日新闻,也不断影响着王德修。经过思考,他在1937年18岁时下定了决心。

他也知道,这个决定可能会让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会让妻子等一不归人,会让还未出世的孩子再也见不到父亲。国家患难,终究得有人站出来。前有鲁迅“弃医从文”,今有王德修“弃笔从戎”。这天,他同其他爱国志士一样,满怀报国之愿告别了母亲,离开了身怀六甲的妻子从了军。

95岁抗战老兵,弥留之际说遗愿:我能埋在卢沟桥吗?我想找老营长

“卢沟桥事变”爆发时,王德修才刚在国民党29军中,接受了新兵训练。对于实战,他心中多有惶恐,却还是义无反顾地随军参加了“守桥任务”。日军的增援来得很快,11连的战士们誓死守桥,全部为国捐。而后王德修所在的12连,奉命出战。

桥上全是尸体,地上全是战友们的血,染得都看不见石头本来的样子呀……”这样的场景是王德修一辈子都忘不掉的,每次回忆起来他的声音都忍不住哽咽,他的眼眶也含着热泪。

95岁抗战老兵,弥留之际说遗愿:我能埋在卢沟桥吗?我想找老营长

营长一句“卢沟桥就是我们的坟墓!”令王德修的战斗激情空前高涨。大概在中午11时,交战双方弹药耗尽,纷纷拔出了刺刀,展开了肉搏战。拔刀那一刻,王德修还高喊了一声:死就死了,死也不能当亡国奴!

“卢沟桥事变”彻底点燃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激励我们誓死要将侵略者赶出中国的决心。虽然这一仗打得惨烈,但却也打出了中国人的骨气与威风。王德修在战斗中负了伤昏死过去后,被连长宋相中命人送去了后方医院。等他醒过来时,他发现自己的左手无名指已经没了,右肋下被捅伤,差点儿连后背都刺穿了。

95岁抗战老兵,弥留之际说遗愿:我能埋在卢沟桥吗?我想找老营长

虽然第一次战斗就受了如此严重的伤,可这丝毫没有让这个十八九岁的新兵战士畏惧战斗。出院后,他立马归队报到。这时,其所在的29军已改为“七十七军”,意在纪念“七七事变”。而后他成了一名机枪手,随军转战全国多地。河北、安徽、江苏、湖南等地,都有他战斗过的足迹。

八年抗战,足迹踏遍祖国无数山河,却无心赏景。在安徽宿州和日军交战时,他也差点儿没了命。他记得当时日军的子弹像耗不尽一般,疯狂向七十七军倾泻。“子弹雨”就像风一样,从他耳边刮过。整整六天六夜的战斗,牺牲了很多战友,等到换防结束战斗时,他当真就是从全是战友尸体的“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终于等到抗日战争胜利,王德修在离家8年后写下了第一封家书。“他还活着,女儿,你爹还活着……”“我儿还活着呀……”得知王德修还活着,一家人欣喜若狂。很快,妻子就带着8岁的女儿从商丘出发,去与爱人相见。待一家三口终相聚时,便发生了前面女儿开不了口叫“爸爸”的画面,往后也就一直喊他“大爷”。

95岁抗战老兵,弥留之际说遗愿:我能埋在卢沟桥吗?我想找老营长

再后来,解放战争打响,七十七军在淮海战役期间揭竿起义,王德修也如愿加入解放军。而后继续历经生死,还当过师长警卫员。戎马十余年,历经无数次生死,待新中国成立后,王德修决定退伍回家弥补对家人的亏欠。

返乡后,他先是在睢县一所中学里当一名普普通通的校工,而后去到一家搬运公司,一直做到了1979年退休。王德修的晚年很幸福,儿女膝下承欢,五世同堂。平日里看看电视,哼哼京剧,偶尔接到老战友后代的慰问电话,会让他高兴许久。

95岁抗战老兵,弥留之际说遗愿:我能埋在卢沟桥吗?我想找老营长

2014年入夏后,95年的王德修老人身体每况愈下,只得终日躺在床上。意识到父亲可能时日不多后,儿女们问了问他是否还有想做的事,没交代的话。片刻之后,昏睡的老人睁开了眼睛,说了一句他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很多次的话:

“我曾在卢沟桥拼过刺刀,我死了,能不能把我埋在卢沟桥?我要去找我的老营长啊!”话语虽然是慢吞吞道出来的,可却也是儿女们很久未听到的洪亮之声。

同年10月,老人离开了,去“找”他的老营长,去“找”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卢沟桥   营长   商丘   睢县   弥留之际   中华儿女   私塾   刺刀   遗愿   安徽   事变   日军   战友   大爷   父亲   女儿   孩子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