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元勋彭德怀,当初为何没有选择国民党,而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彭家有将,其名德怀,15岁因参加饥民闹粜被通缉,逃到洞庭湖当堤工,18岁入湘军当兵,产生富国强兵之思,开启革命之路,为新中国成立与建设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作为新中国的开国元帅,关于他的文章数不胜数,但多数都是围绕着他最著名的战役,为何能够成为毛泽东最信任的将军来写的。关于他的这些丰功伟绩,说个三天三夜恐怕也说不完。所以,这里咱们不说他的战功、不论他为国牺牲了多少,就单单来讨论一番:他为何没有留在国民革命军加入国民党,而是在北伐战争之后,选择加入共产党?

开国元勋彭德怀,当初为何没有选择国民党,而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彭德怀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彭家围子,在过去是一个只能用偏僻贫穷形容的小村庄。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彭德怀,就将他幼年时期所居住的地方保留了下来,与毛泽东和刘少奇等人的故居一起并列称为“金三角”,现今的彭德怀故居还保有20世纪初农村的样貌。

故居外有的石门旁连着墙,走进去你就会看见彭德怀故居的具体样子。里面是由砖木构成的,穿斗式架构,如果你见过老房子就知道,老房子中间的屋顶一定是凸出来的,高于两侧的屋檐,这样做是为了下雨天屋顶能够很好的排水。

房子的门两侧贴着门联,门联上写着:“为善最乐;见恶必除”,这个是彭德怀亲手撰写的。走进房屋的最里面,是穿堂的,房屋的尽头是一片树林,东边有一大片竹林。故居非常的简单,除了有平常会见到的桌椅之外,几乎看不见有什么额外的装饰。

开国元勋彭德怀,当初为何没有选择国民党,而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不过这处房屋是经过修缮的,彭德怀出生的地方离这里只有30米,在主屋的旁边都是一些茅草屋,可以想见彭德怀年幼的日子是怎么样的。

这个地方也是非常的荒凉,方圆八九里只有草木,但是这些土地却是那个时候大多数农民的命根子。有很多荒废掉的土地带有种植过红薯、棉花的痕迹。

彭德怀一家就靠着种植出来的红薯棉花维持生计。因为当时中国的农业还处于封建社会的生产水平,自然农业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稳定,且农作物的收成也是看天的。如果天公不作美,或是来了什么洪水干旱的话,那么要维持生计就很难了。

开国元勋彭德怀,当初为何没有选择国民党,而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那个时候,像彭德怀那样的家庭还是能够勉强靠小农经济生存的,彭德怀幼年的时候读过两年的书,虽然很短暂,但是短短两年的读书时间却为他一生的爱好打下了基础。

彭德怀有个姨夫,是个穷苦的知识分子,靠着私塾和行医挣钱糊口,彭德怀就是在姨夫那里受到的启蒙,在姨夫那里读了《三字经》、《百家姓》、《便用杂志》、《增广》等书。

彭德怀很喜欢读书,在行军打仗的时候,哪怕只有一点空闲,他都会掏出书来看,渐渐地就变成了他的习惯。

家里让他去读书的目的主要是认识几个字就行,不至于吃亏,但是彭德怀自己很刻苦,只要是家中无事,他便会抓紧时间能读多少算多少,从不虚度光阴。彭德怀没有享受过多少童年时光,他所处的大环境和小环境都在催促着他不断地成长。

开国元勋彭德怀,当初为何没有选择国民党,而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党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孙中山被选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但是中华民国还没有成立多久,以袁世凯为主北洋军阀就想复辟,当时很多人不同意,造成了时局的动荡。

然而任北洋军阀有通天的本事,也无法扭转时代的转向。况且北洋军阀内部已经开始分崩离析,孙中山在这时召开国民党一大,建立黄埔军校从而建立了国民政府。这个时期,中国主要是被国民党统治着,但是由国民党统治的中国并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本质。于是中国共产党在悄然间起来了,开始为中国寻找一条光明之路。

开国元勋彭德怀,当初为何没有选择国民党,而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彭德怀1898年出生,正好经历了这种政变,就因为国民党统治下的地主阶级开始剥削中国农民,彭德怀一家也受到了影响。彭德怀8岁那年,母亲病死,父亲也病重。没多久,他四岁的弟弟也被饿死了。

为了养活自己的祖父祖母,他必须得放弃学业,早早地挑起家中的重担。为了不饿死,他开始变卖家中的东西,先是卖掉山林树林,后又将土地典押,只留下不到三分地。最后连家中的所有用具也卖掉了,仅留下两间房屋栖身。

那个时候是什么样子?彭德怀他自己说过那时候的大多数人:和原始人一样。家中烧水煮饭的铁锅都是漏的,得用棉絮扎紧才能烧水做饭。到了冬天,没有鞋子穿,光着脚丫子在地上走都有。

彭德怀甚至还去街上讨过饭,这对于一个正值十几岁的少年来说是伤自尊的。有时候还会遇上那种嘲笑的人,彭德怀受不了这种侮辱,便拿起家中的砍柴刀上山砍柴,累是累点,但是这样得来的钱让彭德怀能够踏实一些。

可见那时候的生活是非常难熬的。等到了彭德怀14岁的时候,他被迫给地主做了农工。

开国元勋彭德怀,当初为何没有选择国民党,而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他被分到一个刘姓的殷实户放牛。主人对他的要求很严格,除了让他将牛喂饱之外,还让他每天割满两篓草料。割得少了或者不新鲜的话,就不给饭吃,经常受到打骂。

之后彭德怀又转到一个谢姓的富裕农民家做工,每天除了砍柴,倒车水、翻粪之外都挣不了几个钱,彭德怀小小年纪每天连饭都吃不拍,身体在长期的劳作下来也变坏了。所以彭德怀被辞退了。

辞退了的彭德怀返回家乡,但是家中还是一贫如洗,每天面临着吃不饱饭的状况,彭德怀又一次去做了劳工。这次他去的是家附近一个小煤窑,在这里工作不仅工作条件差,工资少之外,监工还经常打人,而且打得十分凶残。

彭德怀经常看见监工将一些工人打得头破血流,但是工人都不敢去反抗,之后彭德怀看不过去,就带着劳工们反抗过两次。可这两次只是让监工和地主们稍微放宽了惩处他们的力度,他们的生存环境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转变。

在煤窑里熬过了两年的秋冬之后,彭德怀身体状况急转直下,无奈之下他又回到家中,开始在家中种起了地,这个时候彭德怀16岁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彭德怀开始对社会有了自己的思考。这几年的打工生活让他对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有了基本且清醒的认识,他心里积压的对地主阶级的不满越来越浓。

这段时期发生了一件事,让彭德怀有了彻底的转变。

开国元勋彭德怀,当初为何没有选择国民党,而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当年彭德怀所住的乌石村久旱不雨,造成了田地的龟裂,农民无法种出粮食,生活环境变得更加恶劣。再加上地主的勒索,百姓的生活更加艰难。

这种阶级的不公必然造成阶级的矛盾,时间一久,农民心里积压的不满也彻底爆发出来。本身就吃不饱饭,而且好不容易种出来的一点粮食也被扣押了,所以他们到处闹着要吃大户。

彭德怀一家附近有个姓陈的地主一贯投机取巧,经常搜刮民脂民膏。他家屯粮数年,有很多的存粮,但是就是不肯平价卖给农民,想着与奸商勾结,以高价卖到外地去。

很多人都知道这地主家里有很多粮食,都聚集起来到他家里去央求他放点粮食出来。而地主始终不理他们的央求,将门关得死死的。

彭德怀也参加了这次饥民闹粜活动,当时饥荒,地主、官府为了囤积粮食,逼得饥民被迫斗争:“当年大旱,饥馑严重,地主富商囤积居奇,饥民自发闹粜,吃排饭,我也参加了”(《彭德怀自述》)。

开国元勋彭德怀,当初为何没有选择国民党,而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陈姓地主眼见不对劲,立马跑去官府告发了农民。胳膊没有拧过大腿,彭德怀被抓了起来。彭德怀的父亲听说了这件事,非常着急,立马央求堂兄彭玉华带儿子逃离乌石村。

彭德怀跟着他姨夫乘着木筏,去投奔在洞庭湖滨种田的彭德怀的另一个亲戚。这是彭德怀第一次离开乌石村。彭德怀乘船一路赶到洞庭湖边湘阴县的西林围,在一个包工队做了堤工。

那个时候,彭德怀只能睡在四处通风的草棚里,冬天一到,外面和里面的温度都差不多,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吃的还是糠皮瓜菜,偶尔可以吃上一次米饭,但还是带着砂砾的,根本无法下咽。民工们经常泡在水里,一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

彭德怀看着那些翘着二郎腿坐在一旁悠闲自在的地主老爷们,做了这么几年工的他悟出了一个道理,他和这些苦命的劳工即使用一生来工作也依旧也无法吃饱饭,过上正常的生活。因为那些钱都会被地主牢牢握在手里,因为这些土地并不属于他们,他们无法改变这样的现状。

而这些米仓里的粮食全是用民工的血泪变出来的,他们这么卖命的工作,所有的劳动成果却都归于那些地主,那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他人做嫁衣,民工越是卖力,没办反获得劳动成果的同时,还将地主的地位越做越高。

彭德怀看出了资产阶级的剥削的本质,想清楚了一切,便扔下了正在干的活计,气愤地说道:“他娘的,穷人尽受气,老子不挑土了,当兵去!”

于是,1916年彭德怀入了湘军,192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彻底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共产党。

开国元勋彭德怀,当初为何没有选择国民党,而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彭德怀的童年经历让他看清了资本剥削的残酷,所谓时势造英雄,而中国当时的现状成了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最佳催化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   门联   北洋军阀   饥民   监工   姨夫   劳工   故居   地主   中国   粮食   家中   当初   农民   体育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