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推出“颠覆性”战机,它未来恐将领衔中国战机设计

中国推出“颠覆性”战机,它未来恐将领衔中国战机设计

苏47

说到变掠翼飞机,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俄罗斯著名的S37“金雕”,它采用的前掠翼设计,外形非常拉风,S37能以前掠翼状态进行超音速飞行,机动性极好,内埋弹舱,倍命名为苏47。可变后掠翼气动布局的优点是:通过机翼后掠角变化,使飞机在低速和高速飞行中获得理想的机翼前缘升力。后掠翼虽然空阻小,但存在机翼前缘升力不足的缺点。

中国推出“颠覆性”战机,它未来恐将领衔中国战机设计

苏47

金雕,是前携机翼的方式,虽然说后掠角越大,升力系数越低,使得飞机在起飞,着陆,空速限制等指标上都不理想.可变后掠翼在起飞,着陆和低速飞行时,使用较小的后掠角,使机翼前缘升力增加,机翼效率提高,而高亚音速和超音速飞行时使用大后掠角,提高飞机的加速性能和高速飞行能力,但是,俄罗斯因为在设计后,仍旧不能很好控制飞机飞行,后来放弃了。

中国推出“颠覆性”战机,它未来恐将领衔中国战机设计

近期,媒体公开报道,我国沈飞曝光了一种全新的飞行器外形设计,让大家“惊爆眼球”。可变后掠翼飞机非常设计复杂,操纵也非常麻烦,故障率也比较高,最要命的是复杂的变翼机构限制了飞机的载荷,外型,隐身等一系列性能的提高.。

中国推出“颠覆性”战机,它未来恐将领衔中国战机设计

苏34鸭嘴兽

现代飞机设计通过采用三角设计,鸭翼,跨音速面积率曲线设计,大边条设计,翼身融合技术等现代技术可以很好地弥补后掠翼的不足,使飞机获得非常好的性能,而避免了变翼飞机的诸多不足,所以没有必要采用变翼这种复杂的设计方式了。

不过,我们沈飞的设计,看来是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


中国推出“颠覆性”战机,它未来恐将领衔中国战机设计

变前掠双机身布局

沈飞申请的一种名为“变前掠双机身布局”飞机外形设计专利,被成功授权。这次设计推出的就是这种“变前掠双机身布局”飞机。

中国推出“颠覆性”战机,它未来恐将领衔中国战机设计

变后掠翼(英文Variable-sweep wing)飞机可以在飞行中改变机翼后掠角度,能获得在不同速度和状态下更优的升阻比。变后掠翼曾一度是种“高大上”的技术,但也存在结构复杂,增加机身重量等弱点。

随着大边条,翼身融合等技术的应用,国外很多国家都没办法吃透它控制和升力平衡问题,国外航空科研机构认为变后掠翼的优势不大,于是包括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均放弃了对此类飞机的下一步研发,很多国家完全停止项目。

中国推出“颠覆性”战机,它未来恐将领衔中国战机设计

B-1B“枪骑兵”

目前,变向后掠翼飞机存量最大的在美国,是一款战略轰炸机B-1B“枪骑兵”(Lancer),它是美国罗克韦尔公司研制的变后掠翼战略轰炸机,1974年12月首飞。

B-1曾短暂下马,后在里根总统的扶持下又继续发展,这就是B-1B。目前美国装备约60架B-1B;诸如这样的变向后掠翼飞机,并非国外没有研制双向掠翼飞机,而是很多验证机都摔在路上了。

中国推出“颠覆性”战机,它未来恐将领衔中国战机设计

变前掠双机身

我国的沈飞,这次推出的“变前掠双机身布局就很好解决困扰已久的变向与气动外形等难题,我们飞机它的前掠翼可以不断往前调整,直到收拢在机身之下。这样以来,该飞机主要依靠机身和边条提供升力,进行高超音速飞行,从而克服前掠翼飞机高速性能的缺陷,它被军事专家称为又一个天才设计。

中国推出“颠覆性”战机,它未来恐将领衔中国战机设计

变前掠双机身

该战机,除了可变前掠翼之外,据专家称我们将采用可变掠翼双发矢量发动机,使得该方案采用了双体设计,整个机身分为前中心体、两个可变后掠翼、两个机身、可变前掠翼,设计虽然极为复杂,但是控制性能和空中机动性却异常的好。

中国推出“颠覆性”战机,它未来恐将领衔中国战机设计

沈飞的这种飞机一旦服役,中国空军战机将再次迎来跨代的大变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双机   后掠角   升力   机翼   机动性   俄罗斯   轰炸机   前缘   美国   战机   中国   机身   外形   布局   飞机   性能   未来   颠覆性   体育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