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机航发“逆流”而上,即将“大功”告成

中国战机航发“逆流”而上,即将“大功”告成

很多人一直认为中国战机发动机始终不行,并且,也不可能短期内获得重大进步,为什么?因为人家(欧美发达国家)始终认为中国材料技术不行,很难突破瓶颈,但是,今天看来可能要让有些人失望了。

确实,从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的航空发动机走的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

1956年,中国第一台WP5发动机在沈阳根据苏联BK-1发动机的技术数据成功仿制。很长一段时间,中国航空发动机主要买进和改进,比如WP6、WP7、WP8。

目前很多外界的人认为,中国的太行也是引进国外的技术制造的,性能与国外的中档发动机差不多,距离F135这类的差距还是很大,但是,这已是过去式了。

中国战机航发“逆流”而上,即将“大功”告成

中国稀土工厂

海外航空媒体一直认为中国的发动机制造业总体还很非常落后,他们认为中国的航空发动机不仅落后,其他的发动机也不是很好——主要原因是我国开始不重视发动机的研制,同时,他们认为从技术上看,限制中国发动机的主要是材料,我们目前还无法研制出稳定性高的叶片。

中国战机航发“逆流”而上,即将“大功”告成

中国的新航发在试飞

近期,美国的《航空和空间技术周刊》再次发文称,中国稀土丰富,特别是铼产能的提高和不断买进,意味着中国在涡轮冶金技术上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在单晶叶片的合金方面,中国因为技术的进步,它的战机风扇的涡轮压力也在不断增加,中国已在不断试验更大,更强推力的新航发了。

中国战机航发“逆流”而上,即将“大功”告成

装备新航发的歼10C战机

我们知道,歼-10战机在最初装备的是进口俄罗斯的AL-31FN发动机,最大推力为12.2吨,该发动机是俄罗斯第四代涡扇发动机,俄苏-27战斗机就是它,性能还是非常可靠的。AL-31FN涡扇发动机的快速爬升以及推力都有非常好的表现,而且维修比较简单而且稳定性也比较好,我们的歼-10一装就是10多年。

2018年之后,珠海航展上歼-10B换成了国产发动机WS-10B,这也是中国首次将矢量发动机装备在国产战斗机上,随着发动机的迭代,目前歼-10战机的发动机,都已经装备了新一代的WS-10A太行发动机,这款发动机也是中国独立设计的大推力发动机。

中国战机航发“逆流”而上,即将“大功”告成

中国歼10

在WS-10发动机研发并实装之后,又开始装备到了中国空军的三代机以及三代半战机上,其中最让人熟知的,还是中国两艘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歼-15战机,全部装备了WS-10太行涡轮发动机,这也说明,中国自己研发的新发动机已实现稳定和高效。

中国战机航发“逆流”而上,即将“大功”告成

中国航发集团

前不久,中国航空界的工程师已向外国同行证明,中国单晶叶片早就成功,曾经海外认为中国人制造不出的单晶叶片,因为铼和镍技术才让中国人开窍了,这真的可笑了!

专家称:虽然有些金属是可以相应的提高涡轮叶片的作业温度,但是,单凭铼和镍的合金金属,就想快速研制出大推力航发,这是做梦!今天中国大推力航发的成功研发,就有人说中国人是偷师国外的技术,这实在是可笑至极。

中国战机航发“逆流”而上,即将“大功”告成

美国的GE发动机

从目前航空界的航发梯队来看,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中国这5个国家,具有独立的自主开发和设计航空发动机的能力,并且形成自己的产业规模。

第一梯队,美国的GE、PW公司,英国的RR公司。

第二梯队,俄罗斯的土星公司和礼炮公司,法国、美国、德国的MTU,意大利的AVIO公司。

第三梯队,以加工制造航空发动机零部件能力较强,包括日本三菱重工、川崎重工、石川岛重科重工、韩国三星科技公司等。

在民航发动机领域,三家公司实际上主导由三家把持市场的大的份额,他们分别是GE、PW、RR,其他公司基本上都是他们建立的合资企业。

中国战机航发“逆流”而上,即将“大功”告成

WS-15矢量发动机喷嘴

在这几年在航发研发和投入可谓是巨大而卓有成效的,据最近英国防务媒体的报道称,中国全新的歼-20战斗机,换上了国产的大推力新型发动机,让外界很是惊讶。

英国报道称,国产的新歼20战机,正在陕西某地进行新发动机的测试,新的歼20用的发动机就是最新的WS-15大推力发动机,推力至少在15吨。

同时,俄罗斯《军事平等》认为,中国在雅克-141飞机所采用的R-79-300发动机的基础上开发出国产WS-15发动机已经日渐成熟,装配上歼20,就意味着中国国产军用航空发动机已实现了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中国战机航发“逆流”而上,即将“大功”告成

WS-15

媒体认为,除了由WS-15来支撑歼-20项目,其他WS系列发动机目前,已全面动工,从大,中,小三个级量上都有产品推出,并且它们有望全面替换进口的俄制AL-31F和RD-93等发动机。

中国战机航发“逆流”而上,即将“大功”告成

F135发动机

我们知道,俄罗斯SU35装备的AL41F-1S发动机,推力14.2吨,其整体水平在三代机里面属于上等,但是,最好的还是美国发动机——美国F35隐形战机战机装备的F135发动机是世界上技术水平最高的发动机,推力约19吨。

如此看来,我们的推力达到15吨,是足以支撑歼20完成华丽的转身。

中国战机航发“逆流”而上,即将“大功”告成

科学报道

很多人说,全球知名的中型推力发动机是欧洲战机EJ200装备发动机,它是由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4国联合研制,确实它的设计理念非常先进,性能不错,可靠性也好,但是,我们新推出的“太行”发动机中型航发,照样也达到了欧洲战机9000千牛以上的推力,并且我们的推重比达9.6,它还在欧洲战机之上。

中国战机航发“逆流”而上,即将“大功”告成

俄罗斯苏-57

俄罗斯媒体称,虽然目前俄罗斯苏-57采用“产品-30”发动机,但是,当今天的中国也在朝这个方向前进。并且因为中国在新材料技术和创新了航发的设计思路,可能就在这1-2年,中国大推力的发动机即将面世,这要是放在以前看,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中国战机航发“逆流”而上,即将“大功”告成

发动机在试车

俄罗斯媒体认为,中国超级航发已开始试验,其未来的定位为24吨级,发动机的寿命要在8000小时以上——这样的目标,目前只有俄罗斯,美国和中国这三个国家在这个方向奔跑了。

中国战机航发“逆流”而上,即将“大功”告成

中国新发动机试验

从航空媒体专业报道看,以涡扇15发动机为代表的新式发动机阵营,目前最大推力将在18吨左右的水平,推重比接近10,,这是什么水平呢?F-135发动机是目前现役战斗机当中已知的最大推力发动机,其推力值为18.7吨,那么,我们最大推力基本可以做到和美军这款航发非加力时最大推力持平的能力,可见,中国航发的进步是浅而易见的。

近期,英国国防与安全智库——皇家联合三军研究所报告认为,中国和俄罗斯目前空军作战能力方面,认为中国制造的战斗机水平正在赶超俄罗斯,并且在新式航发的研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国六代战机就是采用的中国自己研发的新式发动机。

中国战机航发“逆流”而上,即将“大功”告成

国产新型发动机

在国家的“十三五”计划中我们已开始将航空发动机研发作为国家重点工程,投入费用高达千亿,还专门成立了振兴航空发动机委员会,组建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并在北京建立航空发动机产业基地。

中国战机航发“逆流”而上,即将“大功”告成

歼20隐身战机

我们相信,中国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和进步时间会给我们答案,虽然我们距离俄罗斯和美国顶级航发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我们还在继续创新和不断吸引先进人才。

专家相信——中国自己的超级发动机问世,时间不会太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战机   中国   太行   推力   梯队   俄罗斯   大功   英国   涡轮   逆流   美国   叶片   发动机   装备   体育   航空发动机   技术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