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史上最令人不愉快的事件,蔡元培为此与学生冲突最激烈

北大校史上最令人不愉快的事件,蔡元培为此与学生冲突最激烈

(1912年3月,中华民国第一届内阁成立。右一为总理唐绍仪,左一为教育总长蔡元培。图片来源:搜狐网)

摘要:黄炎培说:“我们信仰一个学校的表示,是要看我们肯把自己的子弟送进去。现在我有子弟,决不向北大送。”胡适答:“老实说,我自己有子弟,也不往北大送,都叫他们上南开去了。”

蔡元培向来温和尔雅,是谦谦君子,很多人误以为是“好好先生”,其实很有主见和原则。“殊不知他‘外柔内刚’,有‘临大节而不可夺’的风格”(罗家伦《蔡元培先生的风格和远见》);“一遇大事,则刚强之性立见,发言作文,不肯苟同”(蒋梦麟《试为蔡先生写一笔简照》);“于其所不好者,绝不假词色。其行至方,语至直,从不阿合于人”(黄炎培《吾师蔡孑民先生哀悼辞》);“在公义一方面,蔡先生是特立不屈、勇往直前、丝毫不退、莫不假借的斗士”(任鸿隽《蔡先生人格的回忆》)。

1922年10月17日下午、18日晨,北大爆发“讲义费风潮”。蔡元培与学生公开冲突,也是他任北大校长期间最激烈的冲突。200多学生群拥至校长室,“要求将讲义费废止,复经说为解释,而该生等始终不受理喻。……该生等威迫狂号,秩序荡然。”(蔡元培《为北大讲义费风潮辞职呈》)

蔡元培闻声挺身而出,厉声问:“你们闹什么?”为首的学生说:“沈士远主张征收讲义费,故来找他理论。”蔡说:“收讲义费是校务会议决定的,我是校长,有理由尽管对我说,与沈先生无关。”学生继续纠缠寻找沈士远,蔡大声呼道:“我是从手枪炸弹中历炼出来的,你们如有手枪炸弹尽不妨拿出来对付我,我在维持校规的大前提下,绝对不会畏缩退步!”(曹建《蔡孑民先生的风骨》)

蔡此言不虚,在清华教书的林语堂去北大拜访他求序,“北大校长候客室当中玻璃架内,陈列一些炸弹,手榴弹”。(林语堂《记蔡孑民先生》)

他坚持校纪,不肯通融,斥责学生:“你们这班懦夫!”很气愤地喊道,袖子高高地卷到肘子以上,两只拳头不断在空中摇晃。“有胆的就请站出来与我决斗。如果你们哪一个敢碰一碰教员,我就揍他。”学生把蔡元培围了个半圆,蔡向学生逼进几步,学生就往后退几步。“这位平常驯如绵羊、静如处子的学者,忽然之间变为正义之狮了。”(蒋梦麟《西潮与新潮》)

北大校友何容在《对“卯”字号前辈的一些回忆》中称,“讲义费风潮”为“北大校史上最令人不愉快的事件”,所幸学生对蔡先生不敢过于放肆,只是喊叫:“你倚老卖老!”并未形成“暴力”。

基于对学生不可理喻行为的极度失望和痛心,10月18日,蔡元培果断辞校长职。总务长蒋梦麟、代总务长沈士远、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出版部主任李辛白、数学系主任冯祖荀同日宣布,“随同蔡校长辞职,即日离校”。全体职员也宣布暂停办公,北大校务瘫痪。

“讲义费风潮”爆发之际,胡适正在山东济南出席第八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10月18日收到北大教务处电报,告知他:“为讲义费哄闹,校长以下皆辞职,请速回京。”

胡适毫不掩饰对北大学生在此事行为上的失望,黄炎培也有同感。10月19日上午,黄炎培来到胡适在济南的寓所谈及北大“讲义费风潮”,说:“我们信仰一个学校的表示,是要看我们肯把自己的子弟送进去。现在我有子弟,决不向北大送。”胡适答:”老实说,我自己有子弟,也不往北大送,都叫他们上南开去了。”(《胡适日记》,1922年10月18日、19日)

胡适赶回北京,出面调停,首先让学生派代表去请蔡校长,诚恳道歉和挽留。其次,北大评议会通过三项决议:一、开除“讲义费风潮”积极分子冯省三的学籍;二、本校全体学生于本星期内,各以书面向各系主任声明是否参与暴动,如不声明,认为与闻暴动,应请校长照章惩戒;三、学生如不答应条件,评议会同人将随同校长辞职。学生接受评议会三个条件,政府也坚决退回辞呈,蔡元培于10月24日返校,复职视事(蔡元培《讲义费风潮后回北大视事启事》)。北大评议会又通过决议,暂缓收取讲义费。

10月25日下午,北大在三院大礼堂召开师生大会,蔡元培在演说中将“讲义费风潮”定性为学生“用这种蛮横的手段,显系借端生事,意图破坏”的“暴动”、“暴举”(按:暴动之举),“实在看得很重大”。还引清末学生风潮进行类比:“现在政治上的失望与改革的热诚,激动人的神经,又与二三十年前差不多了”;“学生在学校里面要试验革命的手段又有点开端了。我希望有知识的大学学生,狠要细心检点。”

辞职,辞职,辞职!在险恶黑暗的政治旋涡和恨铁不成钢的学生面前,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十年半,至少辞职七次。他以《易经》“小人知进而不知退”解释自己的动机和立场,“我国近年来有许多纠纷的事情,都是由不知退的小人酿成的。而且退的举动,并不但是消极的免些纠纷,间接的还有积极的努力。”(蔡元培《关于不合作宣言》)

(2019年4月15日00:20修订,【山水微言·272】。本文在《新京报》发表时有删节,四次连载之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胡适   讲义费   北大   南开   评议会   校史   学生   总务   校务   暴动   风潮   子弟   炸弹   校长   激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