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有穷秀才,没有穷举人?

#古代为什么有“穷秀才”,没有“穷举人”#

古代为什么有穷秀才,没有穷举人?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中国长期有这样一种观念,认为读书才是最有出息的事情,有的地方甚至连带字的纸都不会随便丢弃。

这种氛围之下,我国产生了非常灿烂的文化,每个时代,都有代表自己的一种文化形式,古老的文明,加上悠久的文化,让我们能够历经多次磨难而又重新站了起来。

但事实上爱读书,文化繁荣,只是表象,在表象的背后,是促使这一切发生的根本原因,那就是科举制度,正是这样的制度,催生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庞大的群体,通过读书做官的人。

古代为什么有穷秀才,没有穷举人?


秀才,举人和进士,就是处在不同层次的通过科举之人的称呼,简单来说一个读书人要想功成名就,要通过三级考试。

县里的,省里的和全国的,这三级考试,都是有固定名额的,你在县里达到了一定名次,展示了你的优秀,这个时候你就是秀才了。

到往上,如果你在省里的考试成绩优秀,那你就是居然了,最后是在京城举行的全国性考试,如果你进入了前面的名字,那恭喜你,进入了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称呼,进士。

古代为什么有穷秀才,没有穷举人?


当然了,每个读书人都有一个终极梦想,那就是状元梦,骑着高头大马,在京城游街,各种鲜花和掌声,那种感觉绝对是人生巅峰。

秀才举人进士的三个层次中,举人是一个门槛,如果你做了举人,就相当于你有了去京城考试的资格,而且这个时候你身上就有了功名,举人见了知县那也是不用下跪的,在某些时候举人也是可以做官的。

所以很多读书人,就算是没达到最后的进士,但中了举人,那一辈子也算是非常的荣光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范进中举。

古代为什么有穷秀才,没有穷举人?


范进中举,是我被选进了我们教科书的,很多人对这个五十多岁中了中了举人,高兴地发了疯,最后被杀猪的老丈人一巴掌拍醒的,中年男人印象非常深刻。

因为是节选,所以很多人可能还不是很了解,范进为什么会高兴成这个样子,我们看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当范进中举的消息传开之后,他们家就立刻变得热闹起来,有人开始送钱,攀关系,有点人直接送了一套宅子,有的人自愿给范进他们家做奴仆的。

更有夸张的是,还有人主动把土地给范进,做他们家佃户的,原来的范进穷得要死,一夜之间成了富人加地主了。

古代为什么有穷秀才,没有穷举人?


小说里,范进的母亲,看到许多人进进出出,在他们家搬东西,好心提醒这些人,不要把东西弄坏了,结果这些人告诉他,这些东西都是他们家的,他们也都是范进的丫鬟佣人,结果老母亲高兴的大小,最后居然一命呜呼,高兴死了。

这个经济上的倒还在其次,主要是范进的身份不一样了,有了功名之后,就可以直接去找县太爷喝酒了,和他称兄道弟都没问题。

理解了这个背景知识,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会有穷秀才,没有穷举人了,做了举人都有如此优厚的待遇,那中了进士更不用说。

古代为什么有穷秀才,没有穷举人?


加过是全国的优秀人才,都挤在科举这条窄路上,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条路成功的人都是少数,大量的人是无法取得功名的。

古代中国长期以小农经济为主,一个种地的家庭,三代才能供养一个读书人,曾国藩他们家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如果你选择了读书的道路,也就意味着你不事生产,成了一个啥都不会的闲人,努努力,在县里弄个秀才还是有很大机会的。

但想做举人,这个概率就比较低了,明清时代科举严格,有大量的读书人其实是无法考取功名,也就是举人和进士这个级别。

古代为什么有穷秀才,没有穷举人?


这样就造成了大量的秀才,实际上是处在非常贫困的状态,而读书人的动手能力有非常低,基本上就是什么都不会,尤其是不会种地,更不会从事其他手工业,所以生活过得非常凄惨。

考科举,就跟现在的做明星一样,因为头目效应实在太明显,吸引了庞大的基数,结果大部分人其实都处在底层。

范进发了疯,被人嘲笑,但他无疑是幸运了,鲜花美酒社会地位一应俱全,可怜了那些读了几十年书,最后一无所有的穷酸秀才们。

古代为什么有穷秀才,没有穷举人?


关于科举,你有什么要说的,欢迎留言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穷举   秀才   京城   举人   县里   科举   进士   读书人   功名   表象   中国   庞大   古代   东西   考试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