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一生只写过一首诗,如今被编入教科书,内容我们都耳熟能详

我们常说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的内涵并非三两句就能概括。“礼”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就包括对父母长辈的孝敬。中华民族是最注重血缘关系的,对亲情犹为重视。我们不难发现,时代发展至今已经形成完善的孝道体系,古人对于“孝”的研究也非常深刻,其思想理论一直延续至今。从古至今多少关于孝心的故事感动了世人,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今天要说的也是有关“孝”的故事,尽管主人公在历史上“臭名昭著”,但她的这首诗却流传至今,内容我们都耳熟能详。

慈禧一生只写过一首诗,如今被编入教科书,内容我们都耳熟能详

清朝的慈禧太后想必熟悉历史的都应该有所了解,(叶赫那拉氏)她17岁进入后宫,赐号兰贵人,后来得到咸丰皇帝的宠幸,得以晋封懿嫔。由于生下了咸丰皇帝唯一的皇子载淳,即后来的同治皇帝,使得她更加被咸丰帝宠幸,晋封懿妃。咸丰帝自幼体弱多病,加上当时的中国动乱不断,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还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内忧外患的局势让他心力憔悴。在此期间,懿贵妃趁此机会开始干涉朝政。

慈禧一生只写过一首诗,如今被编入教科书,内容我们都耳熟能详

咸丰帝在热河去世后,慈禧的儿子载淳继承皇位,母亲自然被尊为皇太后,此后皇宫中便开始了长达数年的权力斗争。慈禧太后最终掌握朝中大权后,便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垂帘听政,她成为了国家的最高领导。清末西方国家不断侵略中国,在慈禧太后等人运作下,清政府不断通过割地赔款来换取短暂的和平,并且地方上不断压榨百姓,各地百姓苦不堪言。对于国内兴起的革命,慈禧太后一直都是血腥镇压,甲午战争爆发时,慈禧太后竟然还挪用海军军费来给自己过寿。

慈禧一生只写过一首诗,如今被编入教科书,内容我们都耳熟能详

由于慈禧太后的各种离谱决策,使得她在近代史上一直遭人唾弃,通过出卖国家利益来维持短暂和平,挪用抵御强敌的战争经费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她被人们所唾弃也是正常的。然而,慈禧太后的一生并非只有负面,历史是较为公允的,晚清的改革也是值得肯定的,清末新政便是比较好的正面例子。慈禧重用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在地方开展洋务运动,这也是中国发展近代化工业的开端。除此之外,慈禧还曾有一首诗流传下来,如今我们耳熟能详。

慈禧一生只写过一首诗,如今被编入教科书,内容我们都耳熟能详

大多数人估计都不知道慈禧还曾写过诗,可能是她的“劣迹”太过于耀眼,让很多人都忽略了这首诗的存在。如今这首诗还被编入教科书供大家学习,抛开人物偏见不谈,这首诗还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并且很多人都能够背诵,足以见大家是接受这首诗的。这首诗就是《祝母寿诗》,从诗名也能看出是写给母亲祝寿的。慈禧也是挺有孝心的。诗的内容如下:

慈禧一生只写过一首诗,如今被编入教科书,内容我们都耳熟能详

慈禧母亲六十大寿时,她正宫中尚未得势,无法随意进出皇宫。当时紫禁城虽然距离锡拉胡同母亲的宅邸咫尺之遥,可慈禧却无法参加母亲的大寿,于是写下这首诗托人送给母亲。其中一句“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被广大民众所传唱,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诗,却很少有人知道这是慈禧所作。这首诗并非千古名作,可它所表达的孝心却格外浓厚。如今这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诗。慈禧一生只写过这一首诗,如今还被编入教科书。对此,大家有何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热河   耳熟能详   太平天国   英法   咸丰   慈禧   内容   孝心   清末   心力   皇宫   教科书   中国   皇帝   母亲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