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重庆老妇参观白公馆,摸着墙上照片抽泣:晓轩我来看你了

1981年,重庆老妇参观白公馆,摸着墙上照片抽泣:晓轩我来看你了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20世纪是一个动乱与和平共存的年代,有人因此千古流芳,也有人因此家破人亡。

在1981年的白公馆内,本来四周都是静静缅怀先烈的人们,却不想突然有人发出了抽泣的声音,回头一看竟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众人于心不忍昐昐上前劝说。

1981年,重庆老妇参观白公馆,摸着墙上照片抽泣:晓轩我来看你了

是因为这位老人共情太深吗?并不,是因为这其中一位烈士是她的丈夫。

革命的种子

“晓轩,我来看你了。”

短短的一句话却道出了无数心酸,离别时的约定现在全部变成了泡影,如今见面却只能隔着照片,相框中的他与记忆中相差无几,但是却再也没有了温度。

这位晓轩就曾是我们抗战时期的一位重要领导人,在电视剧《红岩》中哪位许云峰就是以许晓轩为原型展开的故事。

许晓轩出生于1916年的江苏,是父母眼中的一个异常懂事的孩子。

1981年,重庆老妇参观白公馆,摸着墙上照片抽泣:晓轩我来看你了

在他还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已经去世,只剩下他和母亲两个人,许母正愁孩子未来的发展时,一位教书的私塾先生出现了,因为看中了许晓轩的聪慧,颇有一种想要收他为关门弟子的冲动。

也是因为这场缘分,许晓轩有了一个上学的机会,在学校的这段期间也算是他觉得最充满希望的一段日子,老师教授的知识还有作业等,在他看来都是极为有趣的存在,每每都是第一个完成。

后来他的成绩越来越优秀,老师也忍不住有些提拔的心,在一次批改许晓轩作业时,老师便有意提到“不如我们对个对子?”,许晓轩也来了兴趣,当即同意。

1981年,重庆老妇参观白公馆,摸着墙上照片抽泣:晓轩我来看你了

“柴门闻犬吠”这本是出自刘长卿的诗句,对子讲究对称呼应,许晓轩也开始思索自己学过的古诗中是否有相映得彰的词句,温庭钧的义举“鸡声茅月店”给了他灵感,当即答道“茅店闻鸡鸣”。

后来的他因为生活所迫,虽说私塾先生已经给他减免了学费,但是家庭中依旧需要其他的开支,许晓轩不得不提前辍学来赚钱补贴家用,他找到一家钱庄当学徒,在这里他也有幸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

陈世德就是其中之一,当时陈世德在电信局上班,在深入了解许晓轩之后便觉得,如此聪明的一个人蜗居在钱庄实在可惜,便建议许晓轩可以再多学一些其他技艺,以便将来有用得着的时候。

许晓轩本来就好学,后来就听从了这个建议加入了“世界语讲习班”,不仅英语学得有模有样,其他的几门语言也都略有涉及。

1981年,重庆老妇参观白公馆,摸着墙上照片抽泣:晓轩我来看你了

平时上课期间,老师时不时会引用一些历史革命的典故,像是“十月革命”等,这逆天改命的变革让许晓轩热血沸腾,放眼看中国如今的情况,许晓轩隐隐约约的感觉,或许这里,也该变天了。

入狱

在接触过一段时间之后,许晓轩才知道,原来好友陈世德是一位党员,但是不幸的是,陈世德后来被逮捕,两人失去了联系,许晓轩也因为各种原因搬离了当时的城市。

在1935年的时候,19岁的许晓轩与姜琦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两人就是典型的由父母支配的婚姻,但是好在两人的性格也十分合拍,平日里也十分恩爱。

1981年,重庆老妇参观白公馆,摸着墙上照片抽泣:晓轩我来看你了

结婚之后,徐晓华到了无锡公益铁工厂担任会计工作,在抗战爆发之后,徐晓华第一次感受什么叫做压迫,什么叫做抗衡。在日寇的步步紧逼之下,为保证工厂的日后发展,徐晓华带着重要资料转移重庆。

在重庆落地生根之后,便快速地展开了复工生产的活动,给前方军人提供物资,在1938年,加入青年职业互助会之后,因为表现优异,后被选中加入了共产党。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中,他先后担任了宣传部长还有新市区委员会成员的职位,此时的他因为工作表现出色已经成为新区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但是后来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对外,他选择了隐藏身份。

1981年,重庆老妇参观白公馆,摸着墙上照片抽泣:晓轩我来看你了

表面上看着,他似乎还是一个小小的会计而已,但是纸包不住火,一些有心人士知道了他的背后身份,在一次他率领群众进行斗争的时候,将他的情报卖给了敌人,导致许晓轩被当地的军警逮捕。

姜琦华并不是没有埋怨过,徐晓华时常不着家,但凡回家也是拿钱去补贴工厂,姜琦华不知道他工作的具体内容,但也隐约知道十分危险,可是每当劝解的话要说出口时,又忍不住咽了回去。

牢狱之灾

许晓轩与姜琦华结婚之后,因为徐晓华常年都在工厂奔波,其实夫妻间两人很少见面,有时候为了方便,许晓轩甚至就直接住在了单身公寓,不少人都不知道原来他已成家有了妻子。

1981年,重庆老妇参观白公馆,摸着墙上照片抽泣:晓轩我来看你了

因为许晓轩是被秘密逮捕,很多人都没能及时发现异常,也不知道怎么的,此时两人的孩子才出生7个月,姜琦华看着孩子突然一阵心悸,莫名的想要了解丈夫的去向,这一找才发现,原来人不见了。

后来许晓轩的兄长联系到了黄培炎,在黄培炎的帮助下,兄长得到了一个探望的机会,此时的许晓轩已经瘦了一圈,却还是不忘叮嘱先不要告诉妻子。

姜琦华一直被瞒在鼓里,后来得知之后气急攻心,突然病倒。家人们在想方设法的营救许晓轩,但是那些特务却一定要许晓轩承认一些莫须有的错误和罪名,许晓轩哪肯服从,只是回以“宁关不屈”四字。

1981年,重庆老妇参观白公馆,摸着墙上照片抽泣:晓轩我来看你了

在1941年期间,许晓轩做好必死的决心,开始在狱中暗自发展自己的实力,到了1946年被转移到重庆白公馆看守,因为多次组织越狱之后,敌方开始变着法的折磨他。

到了1949年的11月,监狱接到了上级下发的命令,对这些“顽固不化”者进行抹杀,许晓轩英勇就义,此时的他不过才34岁,三天后,解放军打到了白公馆,但是许晓轩却再也救不回来了。

1981年,重庆老妇参观白公馆,摸着墙上照片抽泣:晓轩我来看你了

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姜琦华一直被迫辗转各地,一直到32年之后才终于有机会来到白公馆,当初许晓轩写给她的信一直被他珍藏着,后来无条件的捐赠给了历史博物馆。

结语

再一次见到丈夫的照片时,这些年的思念与心酸无奈一同涌上心口,眼泪也不再受控制,往日的埋怨与不舍、心痛全部化为了思念,最终只是一句“晓轩,我来看你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重庆   抗战时期   红岩   历史博物馆   电信局   私塾   对子   钱庄   作业   老妇   兄长   墙上   丈夫   工厂   老师   孩子   照片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