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回乡探亲,与放牛汉热聊一路,到家后才发现车夫是生父

开国少将回乡探亲,与放牛汉热聊一路,到家后才发现车夫是生父

人生在世,总会遇到一些神奇的事情发生。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故事神奇之处就在于救了一条人命的苍蝇。

陕西的子洲县中在上个世纪20年代有很多贫农家庭,而大将军王扶之就出生在这个村子里。尽管生活贫苦,但王扶之的父,却并没因为自己家条件苦,就放弃了让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

在爷爷和父亲的辛勤拉扯下,王扶之一天比一天懂事。

开国少将回乡探亲,与放牛汉热聊一路,到家后才发现车夫是生父

因为条件不好,父亲带着年幼的王扶之来到了一个地主家为其放牛羊。父亲知道王扶之到了上学的年纪。

启蒙

虽然没钱,但他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读书。他托人将自己的儿子好不容易送进了私塾。王扶之很开心,虽然因为家里实在没钱,他也只上了三个月的私塾,但他还是很满足。

他知道父亲的苦心,在私塾的三个月中,王扶之得到了思想的启蒙,这促使他在之后的成长道路上懂得什么是珍贵的。

因为国内形势复杂,红军在大家的眼里多是报纸上有人恶意编造的虚假信息。所以大家都防着红军,但王扶之在12岁的时候知道了红军并不是那些人口中的那样。

相反,他们有组织有纪律,还十分亲民爱民

开国少将回乡探亲,与放牛汉热聊一路,到家后才发现车夫是生父

这些他都是亲眼所见,那时候红军曾活跃在延安一带,虽然年龄不大,但王扶之还是能够看出这支部队不同于国民党部队。

他小小的心灵中从此种下了革命的火苗,虽然不知道前路如何,但王扶之还是想立马跟上这支队伍。

机智回答

那时候像王扶之这样大的孩子红军是不收的,但王扶之很机智,因为长年累月的锻炼和体力活,虽然只有12岁,但王扶之比一般孩子都要显得大。

身量也与部队中的年轻一辈相差无几,他借着自己的身高优势,借问一个领导模样的人自己是否能够参加红军。

开国少将回乡探亲,与放牛汉热聊一路,到家后才发现车夫是生父

红军看了看面前这个孩子并问他多大,王扶之并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反而问红军看他像多大。

对方看他跟少共营的小红军差不多大,于是同意他加入红军少共营,因为读过三个月书,次年王扶之就因为成绩突出,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跟随部队南征北战,王扶之一路上参加了土地革命,在敌后战场上加入抗日战争,同民主革命战士共同历经解放战争,并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入朝作战。

抗美援朝时期,王扶之将雄赳赳气昂昂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风骨,在战场上体现地淋漓尽致

开国少将回乡探亲,与放牛汉热聊一路,到家后才发现车夫是生父

敌军的炮火持续砸向临津江以东的阵地上,为了应对敌方炮火攻击,担任师长的他与参谋们一同在山洞中研究战况以及探讨下一步作战方式。

两只苍蝇

而就在这时,敌人的炮弹突如其来地砸向了他们所在的山洞顶部。因为火力猛,整个山洞都因为炮弹砸塌了。而王扶之等人也被掩埋在废墟中生死未卜,王扶之被埋在了一片废墟之下。

开国少将回乡探亲,与放牛汉热聊一路,到家后才发现车夫是生父

他醒来时感到喘不过气的同时也没力气呼喊申请援救,更加不知道现在战场上是什么情况的他只能干着急,因为身上千斤重的石块,早就将他压得喘不过气来。

现场包括王扶之还有两名同志活着,他们三个在缓过气来之后费力地从重石块下爬了出来。而山洞中既没有食物也没有水,三人面临着活活饿死的威胁,无奈只能等待部队前来营救。

然而除了必要的呼救手段之外,他们三个想尽了方法也没等来个救援的人。洞里漆黑一片,洞口早已被炸得面目全非,水对于他来说极为重要。

开国少将回乡探亲,与放牛汉热聊一路,到家后才发现车夫是生父

但之后一天他们发现了更为紧迫的问题,那就是洞里的空气越来越稀薄了,对于战士来说,在这样的环境中死去未免太过窝囊,三人都绝望不已,但好在在最后关头,他们终于听到了细微的挖掘声。

而这挖掘声正是从志愿军将士们那里传来的,中国人从不放弃最后一丝希望,即便是死也要将他们的尸体给挖出来,这是彭司令员放的话。正是因为这句话,王扶之和其余两人才有了生还的希望。

王扶之等人被救出之后,志愿军将士将挖掘过程中支持他们继续下去的原因讲了出来。在长达30个小时的挖掘过程中,志愿军将士们心中难免怀疑洞里究竟是否还有人能够生还

开国少将回乡探亲,与放牛汉热聊一路,到家后才发现车夫是生父

他们奋力地挖掘着,突然发现从洞的缝隙中钻出了两只苍蝇,看到这,将士们都是为之一振。

既然苍蝇还活着,那说明里面的人很可能还活着,志愿军将士纷纷加快了手里的动作。

经过众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将王扶之等人揪了出来。挖掘了整整38个小时,若不是那两只苍蝇,将士们可能会选择放弃。

显然救了王扶之等人的命,的确实关乎这两只小小的苍蝇。

开国少将回乡探亲,与放牛汉热聊一路,到家后才发现车夫是生父

事后王扶之为这神奇的经历再次感叹,他虽然没能找到那位坚持挖掘的志愿军将士,但却将这小小的苍蝇当作了救命恩人。

归乡

后来王扶之踏上了归家探亲的路程,一别二十余载,家乡的一切都在远去,就连父亲的面容王扶之都快记不住了

他不愿利用公车办私事,亲自坐火车返乡,而返乡路上,一位老者将他独身一人便提出载他一程。王扶之欣然地接受了老人的好意。

在短暂的路程中,王扶之跟这名老者讲起了战场上的许多事,不知是回忆被勾起还是怎么的,这老者清泪俱下。

结语

之后王扶之询问老者为什么要哭,老者回答他说,“我有个儿子,当年跟随红军一同作战,至今未归。”

开国少将回乡探亲,与放牛汉热聊一路,到家后才发现车夫是生父

王扶之见老人伤心,不由得也想到自己的父亲。在外二十多年,都没什么时间能跟父亲通信件。

他出于感同身受便追问老者儿子的名字,却不曾想,眼前这个佝偻的放牛老者口中蹦出的那个人名竟是自己。

他努力地再次仔仔细细将老人的面容勾画了一遍,一遍又一遍,这张脸不就是自己的父亲的吗?

开国少将回乡探亲,与放牛汉热聊一路,到家后才发现车夫是生父

王扶之声泪俱下,他颤声地喊着模糊不清的字眼,看着父亲脸上徒增的皱纹和满头的白发,不禁感慨岁月的流逝,两人相别二十多年终于再见。

男儿当自强,可男儿又何尝不是满腔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土地革命   车夫   上个世纪   生父   志愿军   私塾   作战   炮火   少将   将士   回乡   老者   山洞   红军   苍蝇   到家   部队   神奇   父亲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