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登基后,将大多数功臣都给杀掉了,为何只有汤和幸免于难?

我们都知道,明朝洪武大帝朱元璋是一个平民出身的天子。于是他对于民间的疾苦特别了解,从这一点来看的话,朱元璋确实是一个以民为重的好老大。然而朱元璋也有一个更糟糕而且更恐怖之处,那就是有非常严重的猜疑心。这就导致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们几乎都被干掉了,可能也就剩下汤和一人了。

朱元璋登基后,将大多数功臣都给杀掉了,为何只有汤和幸免于难?

如果按水平和成就来说的话,汤和与那些被干掉的大臣相比也没有多少差距啊,为何只有汤和可以善终,而为何其他人都会死在朱元璋手中呢?这是特别有趣的事情,让我们共同来看一下汤和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吧。

元末战乱,天灾频仍,汤和家中又穷又快,揭不开盖子,为了能活下来,他毅然加入郭子兴义军,此时朱元璋正在皇觉寺里当和尚。而在军营中的汤和感觉生活特别好,至少能吃上一顿饭,因此他就想起发小朱元璋,为他送去一封信。

朱元璋登基后,将大多数功臣都给杀掉了,为何只有汤和幸免于难?

而当时的天下乱成了一锅粥,寺庙里也没有多少粮食,因此朱元璋往往要跑到各处去化斋,其实说难听点就是要饭。汤和在信中就告诉他,那里伙食非常不错,偶尔还能有肉吃,因此朱元璋就迅速来投奔了。从某个角度来看,汤和就是朱元璋的伯乐,倘若他不写信的话,元璋或许会做一辈子的和尚。

朱元璋登基后,将大多数功臣都给杀掉了,为何只有汤和幸免于难?

明中后期,朱元璋对汤和也特别重视,两人经常在一起喝酒,回忆儿时的趣事。不过,两人心里都明白,他们之间不再是单纯的好哥们关系,而是君臣有别,汤和言辞都十分谨慎,史书上这样描述他们:“为人谨慎,多思少虑。”

随著其他功臣相继遇害,汤和就更加小心翼翼了。最为关键的是,由于他往往和老大打交道,因此也相对了解朱元璋心中所想。如果自己继续掌握大权,用不了多久,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胡惟庸。就这样,在最后一次上朝时,汤和就向朱元璋递交了辞呈。

汤和这样说道:“臣年老,不能再统领军队出征,希望皇上允许我辞官回乡。”朱元璋高兴的答应了,迅速将兵权给拿了回来。而且,朱元璋还下令在凤阳修建一所汤和的宅子,其他大臣都没有达到这个高度。

朱元璋登基后,将大多数功臣都给杀掉了,为何只有汤和幸免于难?

结论:“飞鸟尽,好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帝王之家都是无情的,历史上在皇权斗争中可以保全自己之人屈指可数,汤和就是其中一例,这和他小心翼翼的性格分不开。于是在某些时候,一个人的命运完全是性格决定的,各位有什么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凤阳   伯乐   明朝   都会   幸免于难   宅子   辞呈   兵权   皇权   出生入死   这一点   功臣   大臣   和尚   小心翼翼   谨慎   性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