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接见“主席”:中国历史上最讽刺的汉奸聚会,结局太舒适

1943年,汪精卫前往伪满洲国会见溥仪,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三十多年前,年轻的革命党人汪精卫化身刺客,从东京辗转来到北京,以革命党人在北京开的守真照相馆为暗杀基地,筹划刺杀刚登基的4岁满清小皇帝溥仪,但一直得不到机会,汪精卫只得改变计划,退而求其次,刺杀溥仪的父亲——摄政王载沣

“皇帝”接见“主席”:中国历史上最讽刺的汉奸聚会,结局太舒适

载沣

1910年3月31日夜里,汪精卫等人用一个定做的大铁茶壶,在里面装满烈性炸药,埋在什刹海甘水桥上,这是载沣上朝的必经之地,只等载沣的轿子经过,就引爆炸药。

凌晨三点多,有个打灯笼的路人路过甘水桥,发现桥下的土里竟露出一根电线,还有新鲜泥土翻动的痕迹,就好奇地扒开来看,发现了那个大铁茶壶,因为埋得比较深,徒手挖不出来,只好作罢离开。

在附近盯梢的汪精卫等人见事已败露,决定取走炸弹,再找刺杀机会,正在此时,大队满清禁卫军突然来到桥下,包围了现场,汪精卫等人见势不妙赶紧逃跑,禁卫军挖出炸弹,根据茶壶很快抓到茶壶店老板,根据店里的购买记录,大清密探查到了汪精卫的手下,两天时间就抓到了还没逃跑的汪精卫等人。

后来,在肃亲王善耆和孙中山的游说下,汪精卫得以保住性命,坐了一年多的牢,直到清廷被推翻才出狱。

“皇帝”接见“主席”:中国历史上最讽刺的汉奸聚会,结局太舒适

溥仪

历史沧桑,风水轮流转,造化弄人。三十多年后,满清的小皇帝溥仪长大,成了日本人扶植的“伪满洲国皇帝”兼“陆海空大元帅”,野心勃勃地想要利用日本的势力,光复昔日爱新觉罗氏的大清荣光;

“皇帝”接见“主席”:中国历史上最讽刺的汉奸聚会,结局太舒适

而曾经的燕京少年汪精卫,也逐渐忘了当年“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誓言,对抗日战争心生悲观,在日本“梅工作”影佐祯昭的诱降下,做了日伪政权扶植的南京“伪国府主席”

一南一北,一个主席一个皇帝,两个傀儡政权首脑,曾经的敌人,30年后成了一根绳上的两条狗,都趴在日本人的槽里吃食,何其讽刺!

1943年5月,“伪满洲国”成立十年庆祝大会,在日本大特务土肥原和影佐祯昭的授意下,安排汪精卫前往东北会见"康德皇帝"溥仪,为全国打造团结和睦的大东亚共荣景象,说是两个“元首”会面,不如说是他们背后两个日本特务头子自导自演的一场戏,汪精卫和溥仪都是提线木偶的演员而已。

“皇帝”接见“主席”:中国历史上最讽刺的汉奸聚会,结局太舒适

汪精卫一行乘火车到达长春新京火车站时,提出要溥仪亲自前去迎接,但是溥仪就是不去,还想了一个说辞:“日本天皇派来的特使我去车站迎接了,可我不能把日本天皇的特使和汪精卫等同呀!

吃了一次暗亏的汪精卫咬牙切齿,因此这次会见十分端架子,让他去拜见曾经的仇人,祝贺他"满洲国皇帝陛下福体康宁,满洲帝国国运兴隆",迫于日本人的压力也就捏着鼻子忍了,但接待礼仪,必须按照两国元首的会面规格来,也就是说:双方必须是以平等地位会见

但溥仪不乐意了,你汪精卫再牛,也是我大清的子民,我父王当年没杀了你这个乱臣贼子,已经是皇恩浩荡了,还想行元首之礼?坚决不行,汪精卫必须以大清旧朝礼制跪拜皇帝,换句话说:朕是君,你是臣

双方因为这个礼仪问题大吵大闹,眼看着庆祝大典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可谁也不肯退让一步,为了面子较上了劲,虽然两人都是傀儡,但日本人的文化,是不可能理解中国人对传统礼仪的重视程度,礼大于天,不可逾制。

两个日本特务也很苦恼,在这件事情上,两个傀儡的态度居然出奇地坚决,灵机一动,俩特务相处了一个折中的法子——不按君臣礼仪,也不按元首礼仪,采用欧美流行的西式礼仪,互相握个手就行了。

“皇帝”接见“主席”:中国历史上最讽刺的汉奸聚会,结局太舒适

主子都发话了,两人也都表示同意。但没想到的是,大典庆祝现场,老奸巨猾的汪精卫还是被溥仪给摆了一道。

当天,当汪精卫带领一众汉奸,西装革履器宇轩昂地来到“皇宫”,进门就发现溥仪眯着眼冷笑着,高高站在台阶上方,毫无下来迎接的意思。

汪精卫心生不快,又不好当场发作,快步往里走去,心道一个你末代小傀儡,还真把自己当成大清皇帝了。走进去刚站定,旁边的“皇宫侍卫”忽然大声齐喊:一鞠躬!

汪精卫顿时僵住身体,万万没想到溥仪竟然在这里当众羞辱他,原本说好的握手礼,现在看两个日本人在一旁似笑非笑的态度,汪精卫内心长叹一声,知道溥仪这番羞辱,一定是得到了日本的默许,看来自己在日本人心中不“受宠”了,位置已不及溥仪了,心念至此,内心一片悲凉,又有些茫然。

有日本人护着,众多中外记者在场,在所有人的目光注视下,汪精卫不得不低下头颅弯腰鞠躬,等于是行了个君臣之礼,三鞠躬过后,按理说该溥仪答礼了,但溥仪压根没有答礼的意思,而是等汪精卫行完礼才慢悠悠走下台来,与汪精卫握了握手,土肥原等人也鼓着掌走上前来,三人倒上酒举杯庆祝大东亚共荣,现场一片喜庆祥和的气氛。

“皇帝”接见“主席”:中国历史上最讽刺的汉奸聚会,结局太舒适

20分钟后,汪精卫就借故身体不适告辞,转过身去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双手捏得紧紧的,钻进汽车里闭上眼睛不说一句话,回到寓所就把自己关在卧室里,掩面痛哭了起来。

那个昔日里在日本与杨度、孙中山、黄兴指点江山畅谈救国理想的意气少年,那个千里回国刺杀摄政王“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而轰动全国的青年,那个站在台上侃侃而谈与蒋介石分庭抗礼的“民国美男子”,都不见了,都死去了,如今只剩下一个卑微如狗、懦弱自卑的暮年人,日本人操控他也罢了,连一个末代小皇帝、自己曾经的刺杀对象,都敢这样当众羞辱他!

一世英雄活到如此地步,自己当初选择公开叛国,究竟图的是什么?

“皇帝”接见“主席”:中国历史上最讽刺的汉奸聚会,结局太舒适

溥仪会见汪精卫的这场闹剧,传出去后,很快受到国共两党和全国人民的不齿,“皇帝”接见“主席”,闻所未闻,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老百姓们甚至据此编了个辛辣的歇后语:汪精卫见溥仪——木偶奇遇记。

其实当时日本鬼子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两天了,1943年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结束,我国军民即将开始反攻。而日军随着战局不断扩大,南北绵延的战线拉得过长,已是力不从心,加上多年来战争的巨大消耗,日军的财力、物力、兵力都已严重不足,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线和大城市,迅速灭亡中国的美梦彻底破灭。

在广大农村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和新四军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不时向日军发起反攻,日伪军的控制势力范围被隔开,许多炮楼据点的日军陷入绝境,想出去运点粮食弹药,都得问问“八爷”的意思。

汪精卫与溥仪会面之时,距离日本宣布投降仅剩2年零3个月时间,日本人自己已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哪里还有心思像当初诱降一样捧着他们?

“皇帝”接见“主席”:中国历史上最讽刺的汉奸聚会,结局太舒适

1945年8月8日,苏联红军对关东军宣战,溥仪听到消息后,吓得连忙携带家眷和“官员”乘坐火车南逃,8月15日逃到通化县时,听到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消息,顿时知道大势已去,连忙颁布“退位诏书”。8月19日,溥仪逃到奉天机场,准备跟着关东军飞到日本,飞机还没起飞,就被苏联红军的空降兵堵在了候机室。1950年溥仪被苏联移交,送抚顺战犯管理所受劳动改造。编号981,后来1959年被特赦后做文史工作,最后死于尿毒症。

而汪精卫的下场更凄惨,他早年被“民国第一刺客”王亚樵盯上,派出铁血锄奸团成员孙凤鸣刺杀汪精卫,在大礼堂合影时被孙凤鸣三枪击中,其中一发子弹嵌入脊柱之中,无法取出,1944年子弹铅毒发作,在痛苦哀嚎中死去,其夫人陈碧君花了5000万伪币,把他风光大葬在南京梅花山孙中山陵墓隔壁,后来民意沸腾,陈诚和张灵甫派工兵营用了150吨德制炸药,炸开坟墓,夷为平地,尸首被火化后,骨灰随意丢在了路边的臭水沟里……

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

当年在会见溥仪的路上,汪精卫北上经过北平时,华北伪政府请他发表演说,汪精卫上台后,几度张口却说不出一句话,许久后哽咽道:"那年我在被清朝逮捕入狱后,有人问我中国何时能好,我说在30年后,我想今日在座可能也要问,我还是如此答。"说罢泪水流了下来,会场上气氛一片悲戚。一队挎着刀的日本军官走进会场,虎视眈眈地盯着台上,汪精卫不管不顾,继续演说。

据说汪精卫在临死前,为自己写了一首《自嘲》的诗,其中两句是:"纵有先辈尝炎凉,谅无后人续春秋。"

英雄气短,走狗落魄,如此春秋,不续也罢。

“皇帝”接见“主席”:中国历史上最讽刺的汉奸聚会,结局太舒适

汪精卫与溥仪,一个卖国求荣,一个卖国求权,狗咬狗,一嘴毛,为了一根骨头耍尽心机,争得面红耳赤,毕竟都是日本人的狗,一个槽里吃食的,除了这点可笑的面子,也没什么能一较高下的了。

卖国走狗下场如此悲惨,后人须知,守我中华,吾辈有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关东军   抗日战争   皇帝   苏联   特务   元首   汉奸   茶壶   日本人   日本   炸药   傀儡   满清   日军   礼仪   舒适   结局   主席   聚会   两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