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走向:日本新兵一泡屎,点燃卢沟桥战火,抗战自此全面爆发

历史总是在不经意间被小人物改变。

1937年7月7日晚上十点多,传令兵志村菊次郎离开联队去树林里拉了个稀,回来就听说自己“失踪了”,更令他迷糊的是,中队长清水节郎明明已经看到他了,还是不依不饶地站在宛平城下,要求中国守军开门接受搜查。

诡异的一幕就出现了:传令兵志村菊次郎站在宛平城下,仰着头向中国军队索要“失踪的自己”。

中国守军当然交不出人,人就在城下站着呢。

守城的是29军3营营长金振中,这个被日本人称为“抗日死硬分子”的西北汉子,指着前来交涉的日本军官鼻子怒骂:宛平城绝不允许日本军队进入,过去不允许,现在不允许,将来老子也不允许!

日本军官站起来,拍着桌子威胁道:贵军如果不允许,那我们就武力强占了!

金振中一脚踢翻桌子,扑上来与日本军官扭打在一起。宛平县长王冷斋再次强调:经过宛平县警察搜寻,城里“未发现有所谓失踪日兵的踪迹”。

凌晨04:20,日军进城搜查彻底遭拒,向宛平守军开枪射击,埋伏在制高点沙岗和铁路东侧的日军炮兵阵地,向宛平城墙和平民区猛烈开炮,中国守军被迫还击。

历史的走向:日本新兵一泡屎,点燃卢沟桥战火,抗战自此全面爆发

卢沟桥遗址

卢沟桥上一声枪响,“七七事变”爆发,中华民族全面抗战自此开始,一场决定民族生死存亡的大战,在这天夜里拉开序幕。

今年是“七七事变”84周年,倭寇虽败,贼心不死!今天,笔者带你重回卢沟桥,仔细看看那天在桥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听听那些在历史书上看不到的细节故事。

历史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

“演习失踪士兵”,只是日军进攻宛平城的一个烂得不能再烂的借口,就算士兵找到了,明天他们还会以“阿猫阿狗丢了”继续挑衅,因为侵占北平才是日军根本的战略目的。

历史的走向:日本新兵一泡屎,点燃卢沟桥战火,抗战自此全面爆发

遥指卢沟桥的日军

日本以区区岛国,侵占我东三省后,又把狼子野心瞄向了华北,意图“把华北变成东北”,先后蚕食了察哈尔、热河大部国土,但在他们南下的路上,有一座北平城挡住了他们,城内有一支让日军不安的部队——29军驻防。

1936年9月19日,日军以卑鄙的手段侵占丰台,北平事实上已陷入北、东、南三面包围:北面热河和察东是关东军的部队;西北面有8个师4万余人的蒙古伪军;东面有1.5万人的“防共自治”伪军保安团;正南面丰台,是日军的步兵旅第一联队的第三大队

也就是说,北平只剩西南面还有29军宋哲元部驻防,如果宛平县丢了,平汉铁路将被切断,北平就彻底沦为一座任人宰割的孤城!

卢沟桥和宛平城是进出北京的要道,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说宛平县是北平连接中原的“脖子”,卢沟桥就是脖子上的“咽喉”,守住卢沟桥,就是守住北平与中原的通道

历史的走向:日本新兵一泡屎,点燃卢沟桥战火,抗战自此全面爆发

驻守平津地区的中国军队是29军,军长宋哲元,副军长秦德纯、佟麟阁。

29军原是西北军冯玉祥的部队,当年在中原大战后被张学良收编,给枪给炮给人,名义上是一个军,实际上是三个军合并,兵力有10万人,全军下辖4个步兵师,每个师都是4个旅的加强师,另外还有一个骑兵师、一个骑兵旅、一个特务旅和一个保安大队。

29军的老兵大多经历过“长城抗战”,大刀队杀得日军心惊胆战,这份荣耀让他们毫不惧怕日军,而新兵们听着老兵的故事,大多心态非常乐观,早憋着一股劲要跟日军干一场,既然早晚要打,早打比晚打强。

历史的走向:日本新兵一泡屎,点燃卢沟桥战火,抗战自此全面爆发

冯治安

不知道是宋哲元有意还是无意的安排,驻守北平的是37师,师长冯治安,这个人让北平日军非常恐惧。在长城抗战中,这支部队经常半夜扛着大刀摸进日军军营砍脑袋,曾吓得日军睡觉不敢脱钢盔,脖子上戴个铁围脖。

37师驻防北平后,冯治安师长派驻110旅219团驻扎在宛平,团长吉星文,河南扶沟人,正是抗日名将吉鸿昌的侄子。

历史的走向:日本新兵一泡屎,点燃卢沟桥战火,抗战自此全面爆发

吉星文

吉星文思虑再三,深感守卫卢沟桥责任重大,于是把战斗力最强悍的三营派去驻防,三营营长金振中,就是文章开头和日本军官打架那位,是一名脾气暴躁的抗日悍将,他要求全营将士在吃饭前、睡觉前都要高喊一遍口号:“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而三营的实力也确实“富得流油”:三营是一个加强营,下辖4个步兵连,1个重迫击炮连、1个重机枪连,全营将士有1400多人。

从三营进驻卢沟桥以来,日军就故意制造摩擦不断,双方距离最近的工事只有400多米,两边士兵巡逻的时候,日军目光挑衅,我军眼神仇视,常常一言不合就干架。

历史的走向:日本新兵一泡屎,点燃卢沟桥战火,抗战自此全面爆发

日本在1901年《辛丑条约》中,攫取了平津线驻军的权利,随后又以“丰台驻军场地不够”为理由,提出在卢沟桥修建兵营,欺负人都欺负到脸上了,中国守军断然拒绝。

从那以后,日军动不动就疯狂演习挑衅,从白天演习到夜间演习,从排队列操到实弹射击,当着守军的面,以卢沟桥为假想敌演习夺桥冲锋,恨得桥上士兵们牙痒痒。

有一次,日军以“一匹战马丢失”为理由,要求桥上守军让开道路,让他们进城搜索。守桥的连长梗着脖子骂道:要马没有,要打仗就来!

哪想到日军果然实弹发起进攻,还动用了炮兵轰炸守军工事,守桥的连队奋起反击,一度发起反冲锋,日军立刻增兵一个中队压制,冯治安师长调派220团赶往宛平支援,双方剑拔弩张,最后在220团即将赶到时,日军突然撤退。

其实当时在北平一带,日军实力并不占优,第四旅团人数不超过1万人,而中国军队29军有10万人,真打起来日军不敢硬碰硬,所以就一边寻衅找事,逼迫中国军队不战而降,另一边加紧从东北和海上增兵,实行缓兵之计。

历史的走向:日本新兵一泡屎,点燃卢沟桥战火,抗战自此全面爆发

还有一点,29军军长宋哲元其实对日军和国军的态度,始终是“没有一个好东西”:对日军,他希望能“以战促和”,双方最好就保持这种态势,你占你的东北,我占我的北平,井水不犯河水;对国军,宋哲元对蒋介石派来“支援”的6个北上师态度飘忽,不乐意让中央军的势力伸进平津,加上之前中原大战的宿仇,他对蒋介石是爱答不理。

基于这样的考虑,宋哲元并不想跟日军闹得太紧张。

1936年夏天,宋哲元在北平宴请日军步兵旅团司令官河边正三和中队长以上军官,宋哲元则率领团长以上军官作陪。哪知道这一场宴会,居然变成了双方的“斗法”。

双方的中高层军官互相掺杂着,乌压压坐了十几桌,你瞅着我我瞅着你,眼睛里杀气笼罩。宴会刚开始,菜还没上齐,一个日军大队长就跳上桌子,鬼叫了一首日本歌曲。

历史的走向:日本新兵一泡屎,点燃卢沟桥战火,抗战自此全面爆发

何基沣,淮海战役中起义

110旅旅长何基沣怒喝一声,也跳上桌子,旗鼓相当地唱了一首中国歌,比起日本歌曲的百转小调,中国歌曲大气淋漓。38师副师长李文田满饮一大碗酒,一抹嘴起身来了一段京剧黑脸,霸气外露,杀气腾腾,日本人毫无招架之力。

几个日本军官叽里呱啦商量后,排着队走到大厅正中,左扑右突,来了一段跳大神一样的舞蹈,然后挑衅地用手指着冯治安师长。冯师长眼皮都没抬,挥了一下手,37师两名团长翻身入场,左右一抱拳,打出一套刚猛的踢打六合拳。

比拳又败下阵来,武不行,就比文。

日军司令官河边正三身后走出一个小胡子的军官,摊开笔墨刷刷刷写了一行楷书书法,不得不说,这个鬼子对中国书法确实有研究,河边正三满脸得意,在一群中国人面前用中国书法取胜,是一种更大的羞辱,而且他相信这群军官莽汉,打仗可以,一定没有会书法的。

这时只见宋哲元举杯一欠身,看向身边一位两鬓斑白的老者:“有劳玉帅了!”那老人自入场来,始终眼神冰冷地看着这群日本人,不做声地只顾喝酒,此时略一点头,起身一手背后,一手挥毫书法,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那小胡子日本人一看到前几个字,立刻恭敬低头,跟这位老者龙飞凤舞的“醉笔”书法相比,他的书法只能算是小学生水平。

这个老人写完就丢下笔,满场的日本军官,他看也不看一眼。

有汉奸悄悄告诉河边正三:这是老军阀吴佩孚……

历史的走向:日本新兵一泡屎,点燃卢沟桥战火,抗战自此全面爆发

吴佩孚

吴佩孚早年血腥镇压工人运动,九一八后坚决反日、抗日,1924年9月,吴佩孚以“中国最强者”成为首次亮相美国《时代》杂志周刊封面的中国人,隐退后被张学良优待,不再过问政治,以种花养鸟、研究佛学安度晚年,严词拒绝了日本重金邀请他上台担任“华北五省自治”委员会主席。1939年,吴佩孚吃饺子时被骨屑伤了牙齿,在日本诊所就医时,被土肥原贤二指示牙医杀害。他死后,蒋介石送挽联:落日睹孤城,百折不回完壮志;大风思猛士,万方多难惜斯人。

书法一阵,日本三战三败,鬼子羞恼成怒,当场拔出日本刀来叽叽喳喳,当场乱舞,展示武士道精神。

独立旅旅长李致远怒火冲天,让警卫把他的柳叶精钢大刀提上来,怒吼一声,劈了一套滚刀法,刀锋呼啸间,日本人大概又忆起了长城抗战时,被29军大刀队支配的恐惧!

历史的走向:日本新兵一泡屎,点燃卢沟桥战火,抗战自此全面爆发

时间来到1937年,双方依旧冲突不断,战火一触即发。中国守军对日军戒心更深,拒绝日军部队通过宛平城门前往卢沟桥。日军开始频繁前往卢沟桥一带进行实弹演习,明目张胆地侦查地形,记录中国守军的布阵、装备。

该来的还是来了。

1937年7月6日,大雨下了一天。宛平城上的守军,紧张地架着机枪,盯住城下的日本兵,他们几百号人已经在城下站了一天,一句话也不说,双方就这么互相瞪着。神经病!守军连长也懒得理他们,抽着烟望天:老天爷再下大点吧,淋死这帮龟儿子

历史的走向:日本新兵一泡屎,点燃卢沟桥战火,抗战自此全面爆发

第二天下午,日军又来了,这次他们待了一会就绕过宛平城,直奔卢沟桥而去,日军第三大队第八中队在中队长清水节郎率领下,在卢沟桥附近的龙王庙一带冒雨演习,龙王庙有29军两个排驻扎。

到了晚上22:30左右,大雨停了,寂静的黑夜里,西北方的日军阵地突然响起一阵机枪声,宛平城上的守军检查后发现,不是自己人开的火,同时加强戒备。

没过几分钟,北平机关长大佐松平久太郎就打电话给29军副军长秦德纯:日本陆军一中队演习中,听到宛平城内中国军队开枪,导致演习部队纷乱,失落日兵一名,日本军队今夜要入城搜索。

这莫须有的罪名简直无稽之谈,秦德纯拒绝日方要求,但为了谨慎起见,答应“等天亮后,令该地军警代为寻觅,如查有日本兵,即行送还”。

8日凌晨2:00,日军悄悄在卢沟桥火车站西南秘密集结,并占领高地沙岗,而此时带队的第八大队大队长一木清直,已向上级汇报了“失踪士兵已返回”,上级的回复是“机不可失,占领宛平城东门”。

凌晨3:00,29军派出宛平县长王冷斋为代表的五人代表团,从城上吊下来,前往城外日军驻地谈判。

历史的走向:日本新兵一泡屎,点燃卢沟桥战火,抗战自此全面爆发

谈判代表

凌晨4:00,中日谈判代表继续在宛平城内谈判,王冷斋再次重申“先调查再处理”的态度,拒绝日军进城搜索。

正在此时,日军调兵完成,悍然炮轰宛平城,吉星文汇报冯治安,冯师长的命令很简单:一寸土地都不许退让!

开战后,日军炮兵第一炮就精准炸毁了县城公署,王冷斋吓出一身冷汗,这才想起一个细节:

当年公署刚建好时,日军驻地大队长一木清直专程前来道贺,从驻地到公署好几里地,那天一木清直居然没有骑马,而是步行赶来。现在想想,这老鬼子当时是在用步伐测量炮兵射击的准确距离。

历史的走向:日本新兵一泡屎,点燃卢沟桥战火,抗战自此全面爆发

被日军炮轰的宛平城墙

战斗打到清晨5:00,日军大炮也没轰开宛平城门,反而被守军打得伤亡不小,城内的几名日军代表见势不妙,举起白旗上城,要求继续谈判,日军趁机后撤,转向偷袭卢沟桥的中国军队阵地。

两个中队500多人的日军和两个排70多人的中国守军,在龙王庙遭遇。

70多位英雄用机枪、步枪、手榴弹节节抵抗,最后子弹打光后抽出大刀,向日军发起白刃战,此战日军伤亡100人以上,中国守军最终寡不敌众,70多人全部阵亡

接到龙王庙求援,29军2营紧急救援龙王庙,见到的却是日军正在疯狂屠杀重伤员,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双方在铁路桥和龙王庙展开拉锯战,阵地几次反复易手。

历史的走向:日本新兵一泡屎,点燃卢沟桥战火,抗战自此全面爆发

天还没亮,大雨又开始下了。

宛平城上的守军得到龙王庙兄弟被围杀的消息,一支突击队自愿组成,他们背着大刀从城墙上索降下来,借着夜色和大雨掩护,沿着永定河摸到日军一个阵地背后,突然发起白刃战,29军大刀队如神魔降世,再次让日军接受一次长城抗战喜峰口的恐惧洗礼,被杀得血肉横飞。

历史的走向:日本新兵一泡屎,点燃卢沟桥战火,抗战自此全面爆发

一位19岁的战士,单人一把刀砍死13名日本鬼子,还活捉了一个。天亮了,战斗结束,一个中队的鬼子全部被砍死在铁路上,阵地最终回落到中国守军手里。

下午16:00,日军要求中国代表出城谈判,这时守军已经不理他了,打到此时,血债血偿,还有什么可谈的。

下午17:00,日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中国守军撤出宛平城,守军未予回复。

下午18:05,日军再次炮击宛平城,城内大批居民区被日军炸毁,百姓伤亡惨重,城上守军利用城墙和路桥工事坚守不退,奋起反击。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战火染红卢沟桥,宛平不太平,北平不太平,歌曲《卢沟桥》唱到:“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飞机坦克来勿怕,大刀挥起敌人跑!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

历史的走向:日本新兵一泡屎,点燃卢沟桥战火,抗战自此全面爆发

7月8日,毛主席通电全国: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7月17日,蒋介石提出“不求战,不避战”方针,命令宋哲元“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但令人失望的是,全国一片抗日热情中,平津却是打打停停,宋哲元和日军边打边谈,最终给了全国人民一个“惊喜”——29军打算绕开蒋介石,单方面和日军谈判拟定协议,日军在协议中提出:29军必须和日军道歉,并取缔北平地区一切抗日团体和活动,要求中国军队不在北平城内设防

历史的走向:日本新兵一泡屎,点燃卢沟桥战火,抗战自此全面爆发

蒋介石接到宋哲元的电报后大骂,但29军是西北军且在平津如同“割据”,蒋介石也没办法,只得苦劝宋哲元:倭寇不重信义,一切条约皆不足为凭

但宋哲元并不相信蒋介石,他更相信自己手里的10万部队,保存实力,割据一方,于是宋哲元继续和日军周旋,他相信凭借自己的兵力,留下平津根据地不是问题,而且谈判中日本人对他的态度,也不是特别强硬了。

殊不知,这是日本人的“缓兵之计”,他们宛平一战认识到29军的实力,决定先稳住29军并加急调兵,而始终对谈判抱有希望的29军,眼睁睁看着日军占据有利地形,一直按兵不动。

7月26日,华北日军的援兵第五、六、十、二十师团和独立混成第一、十一旅团开到平津,总兵力达到10个师团10多万人,平津战场的天平开始向日军倾斜。

历史的走向:日本新兵一泡屎,点燃卢沟桥战火,抗战自此全面爆发

大军一到,日军撕下谈判的面具,命令29军撤出北平。

被宋哲元拒绝后,日军于28日凌晨先发制人,全线猛烈进攻29军,此时的29军兵力已完全落于下风,宋哲元进退两难,正在犹豫不决之际,南苑29军军部遭到日军主力攻击,防线被拦腰砍断,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阵亡,南苑丢失,军部和132师被日军击溃。

宋哲元留下张自忠和四个保安团与日军继续谈判,其余部队退到河北保定,幻想着张自忠能把日本人摆平。再后来29军被蒋介石变相夺权,在宋哲元休养期间,大将被调得七零八落,内部矛盾重重,部下斗志丧失,29军落日黄昏,沦为二流部队。

历史的走向:日本新兵一泡屎,点燃卢沟桥战火,抗战自此全面爆发

宋哲元

两年后,宋哲元在四川绵阳郁郁而终,追授为一级上将。

虽然宋哲元在最后关头心存侥幸,但29军在卢沟桥上,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威风!历史是两面的,功是功,过是过,我们不能否认29军将士们奋勇杀敌的功绩,更重要的是:

29军在卢沟桥上的抗争,让一直隐忍的中国人彻底爆发,抗战之大爆发,卢沟桥就是那根导火索!随后八年血泪抗战不屈不挠,直到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

历史的走向:日本新兵一泡屎,点燃卢沟桥战火,抗战自此全面爆发

84年过去了,卢沟晓月,弹痕犹在,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周边虎视眈眈,历史绝不能忘!

待到七月七,重温大刀歌: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二十九军的弟兄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

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咱二十九军不是孤军,

看准那敌人,把它消灭!

把它消灭!冲啊!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卢沟桥   平津   日本   北平   华北   龙王庙   守军   大刀   日本人   师长   新兵   日军   军官   战火   蒋介石   中国   部队   走向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