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红军长征的萧华上将夫妇,共谱《长征组歌》,妻子现年97岁

有句老老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说的是打虎要像兄弟一样一起向前,上阵打仗要团结得像父子一样,只有团结才无往不胜。有意思的是,在1955年全军大授军衔的时候,有不少兄弟兵成为开国将军,比如说王树声和王宏坤这对堂兄弟,堂哥王树声被授予了大将军衔,堂弟王宏坤被授予了上将军衔;还有贺晋年和贺吉祥这对亲兄弟,哥哥贺晋年和弟弟贺吉祥都被授予了少将军衔,一时传为佳话。

参加红军长征的萧华上将夫妇,共谱《长征组歌》,妻子现年97岁

参加红军长征的萧华上将夫妇,共谱《长征组歌》,妻子现年97岁

但至于父子兵,真有一对父子,在1955年的时候,父亲李克农授予上将军衔,李克农1899年出生,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曾任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红军工作部部长、中央联络局局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职务。他的儿子李纶授予少校军衔,虽然没有当上将军,但当时的李纶也参加过不少战役,磨练了意志,他一开始在延安学习,在解放战争时期,担任晋绥军司令部参谋,后来到华东野战军,先后参加过济南、淮海、渡江等战役,官至营长,在后来1988年的时候合授予了中将。

参加红军长征的萧华上将夫妇,共谱《长征组歌》,妻子现年97岁

当然,更有意思的是,当时授军衔的时候还有一对夫妻兵,丈夫被授上将,妻子被授少将,她也成为我军第一位女将军。那便是夫妻开国将军:甘泗淇和李贞,甘泗淇,湖南宁乡沩山区南竹山村人,土地革命时期,历任省宣传部长,红军独立师政委,抗战时历任区政治部主任等职务,解放战争时期任一野政治部主任,建国后任志愿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妻子李贞湖南浏阳人,先后任县军事部长,红六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红二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八路军妇女学校校长,晋绥军区政治部秘书长、西北野战军政治部秘书长等职务。这一对夫妻同时参加了红军长征都授予军衔的。

参加红军长征的萧华上将夫妇,共谱《长征组歌》,妻子现年97岁

当然,还有一对夫妻,也一起参加过长征,建国后也同时授予军衔,那便是丈夫被授上将,妻子被授上校的萧华上将与王新兰上校,不过,不同的是,这对夫妻参加长征,并不是在一支部队里,丈夫在红一方面军,妻子则在红四方面军,今天我们介绍这对夫妻的革命故事。

参加红军长征的萧华上将夫妇,共谱《长征组歌》,妻子现年97岁

萧华,江西兴国潋江镇肖屋村人,他1928年入团,1930年只有14岁的他就参加红军,后担任红一军团政治部青年部部长、红军总政治部青年部部长。少共国际师政委,红二师政委,参加了长征,领导称他为娃娃司令。

参加红军长征的萧华上将夫妇,共谱《长征组歌》,妻子现年97岁

他的妻子王新兰,原名王心兰,四川宣汉王家坝“双朝门”人,是名革命家王维舟的侄女。她从小受到革命熏陶,6岁就开始送情报,9岁参加红军,分配在红四方面军宣传委员会,11岁时随红四方面军长征。在长征路上,是最小的女红军战士。长征胜利后,她进入延安红军大学学习,毕业后,被安排进军委通讯学校学习,就在这学习期间,她与萧华认识了。

参加红军长征的萧华上将夫妇,共谱《长征组歌》,妻子现年97岁

当时,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会议在总部云阳召开,在会议之余的每日晚餐后,参会的红军将领们都三五结伙地外出散步。这一天,萧华等人来到镇边散步,转过一个院落,忽听一阵悠扬的口琴声传来。大家循声望去,只见一口古井旁,几位红军女文艺战士正在歌舞。她们一个吹口琴,一个唱歌,一个一边击掌伴奏一边舞蹈。萧华定睛一看,跳舞的女兵年纪不大,一身灰军,舞姿十分优美动人。她白皙的圆脸蛋上透着红晕, 水灵灵的大眼睛闪着光彩,一脸的天真无邪,十分可爱。有生以来,萧华的心第一次被这个红军女战士牵动了!

参加红军长征的萧华上将夫妇,共谱《长征组歌》,妻子现年97岁

就在此时,一位将领突然走过去抓住小姑娘的胳膊说 : “好啊,这回你可跑不了啦,给我做女儿,跟我回家吧!” 众人都十分惊愕,但跳舞的姑娘不惊不恼,一个劲害羞地笑。原来,小姑娘叫王新兰,第二天,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萧华鼓足勇气约王新兰一起散步,王新兰没有推辞,两人避开其他人的视线,向镇边走去。两人谈到长征的事情,似乎都有了共同的语言,两人都感到时间过得特别快。

参加红军长征的萧华上将夫妇,共谱《长征组歌》,妻子现年97岁

改编会议结束后,萧华要奔赴前线,王新兰却学业没有完成,两人临别之时,萧华把改编时分到的一床新棉被送给了王新兰,算是定情之物,两人的终身大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参加红军长征的萧华上将夫妇,共谱《长征组歌》,妻子现年97岁

王新兰从延安抗大毕业后,被分配到新闻台当服务员。1938年,王新兰离开了延安去山东。在那个战火纷飞的特殊时期,王新兰一行人从延安走到山东,时间竟达一年之久。随后,冀鲁挺进纵队的一个团到一一五师师部领物资,王新兰跟随该团行动,走了20多天后,她终于到达萧华任司令的东进抗日纵队司令部驻地——宁津县前后姜家村。

参加红军长征的萧华上将夫妇,共谱《长征组歌》,妻子现年97岁

这一天,王新兰进入司令部,恰好萧华外出开会,身边的警卫人员接待她,一看到她,警卫员小王就紧紧盯着她,然后对着她惊呼:“啊,你就是我们司令员笔记本上印的那个明星呀!”,原来他错把他的照片当成购买本子时就是印刷上去的了,此事一时在部队中传为美谈。

参加红军长征的萧华上将夫妇,共谱《长征组歌》,妻子现年97岁

不一会,门外的人员传来敬礼声:“报告萧司令,有人在屋里等你”,此时萧华三步并着二步冲进办公室,王新兰内心一阵狂跳,忙从椅子上站起来,萧华已经推门进屋。那一刻,他们都愣住了,四目对视,百感交集,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两年不见,王新兰已从一个小姑娘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萧华除了热情开朗外,又增加了几分成熟和坚毅。

参加红军长征的萧华上将夫妇,共谱《长征组歌》,妻子现年97岁

她一见到萧华就急忙站立起来,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报告司令员,无线电报务员王新兰前来报到!”。后来人家说,在战火纷尽的年代,王新兰为了与萧华这次团聚,在路上整整走了365天,战马也跑死了2 匹!当天晚上,负责这项工作的政治部主任符竹庭打来电话:“组织上决定萧华同志和王新兰同志结婚!同时,祝愿你们互敬互爱,白头偕老”从此,便携手共同迎接人生的风风雨雨,基本没有分开过。

参加红军长征的萧华上将夫妇,共谱《长征组歌》,妻子现年97岁

此时正值抗战最艰苦的时候,二人的婚礼只是多炒了二个菜,最亲近的几位同志吃了一顿饭,虽然没有轰轰烈烈,更没有你侬我侬,但是,在那种年代爱情显得格外深刻,更在相互鼓励中不断成长。此后的46年里,王新兰一直是萧华的贤内助,两人同甘共苦,相濡以沫,一直是战友们眼中的模范夫妻。

参加红军长征的萧华上将夫妇,共谱《长征组歌》,妻子现年97岁

王新兰与萧华团聚后不久,冀鲁抗日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符竹庭送来一份截获了敌人的电报,上面写着“延安近日给萧华送去一个美人,此人年轻灵动,经过特种谍报训练,能骑善射,常使双枪,百发百中。望各部队加强警戒”云云,萧华看后大笑着说:“百灵鸟好生灵动,王新兰好生了得!”在场的人也笑得前仰后合。

参加红军长征的萧华上将夫妇,共谱《长征组歌》,妻子现年97岁

建国后,这对相濡以沫的夫妻非常恩爱,王新兰被授予了上校军衔,萧华被授予了上将军衔,萧华不断会打仗,而且还会写词作曲,样样精通,文韬武略,王新兰对才华横溢丈夫,那可真是恩爱有加。后来,王新兰每谈起萧华创作《长征组歌》就会想起那激情燃烧岁月,往事历历在目,他选择了长征中十二个“关节点”,即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四渡赤水、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大会师、会师献礼、誓师抗日,形成一组。

参加红军长征的萧华上将夫妇,共谱《长征组歌》,妻子现年97岁

萧华将军与妻子一道共同走过长征,共同用十二首诗来概括长征全过程,这在过去是从来没有过的,组诗高度概括了红军举世无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历程,歌颂了红军战士不怕任何艰难困苦和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抒发了红军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崇高精神。

参加红军长征的萧华上将夫妇,共谱《长征组歌》,妻子现年97岁

《长征组歌》创作出来很,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得到了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老百姓的喜爱,如今虽然红军长征八十多年过去了,近百年历史风尘,近百载岁月沧桑,这一圈由音符滴落产生的涟漪,激荡起红色大地的豪情、苏区人民的深情、组歌演唱者的激情。那用血与火谱写的旋律,穿透上一世纪的回音壁,响彻新世纪的天空。而由组歌述说、重现的长征画面,一次次令人们感慨万千,一幅幅定格为永恒的记忆……这对同时参加长征,同时授予军衔的红军夫妻的故事,令无数人对他们的敬意油然而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组歌   总政治部   上将   解放战争   司令部   延安   妻子   纵队   军衔   政委   现年   红军   夫妇   政治部   部长   主任   夫妻   萧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