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四大特点与调理

心律失常四大特点与调理。

心律失常指心脏扩张收缩活动交替驱动、博动、传导、频率、节律等异常。心律失常影响心脑气血循环功能,严重者引心脑、肾肺等器变,重症者可危及生命生活。

心位于胸中,心包围护其外。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一,心率节律启源与来源关系。

心率节律启源直接因素是心室、房室的启活动节律关系特征的组织结构体系。

心率节律来源间接性有赖周身脏腑气血功能维护支持稳定,其中生命功能特色,如与肺宗气主气贯心脉及脾精微二者后天节律属性紧密联系,又与起启睡眠节律属性及生物钟等功能强化支持联系,当然精神情绪也作用影响其中。

中医认为心律失常者,归属心悸病症。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种,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不能自主的病证。伴有气短,胸闷痛,甚至眩晕,神乱,脉象失调、节律不齐特点。

二,心率失常调理保养法,分四项类。心源阴虚失常类。心源阳虚失常类。心源痰饮瘀滞类。五脏六腑生物失调类。

1.心源阴虚失常类,包括精血阴虚亏弱。症状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心悸易惊,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不华,神疲乏力等。

宜生津养心血、益气复脉。

太子参、五味子、麦冬、玄参、炙甘草等,随证加减。

2.心源阳虚失常类,包括心气心阳失调。临床症状:心悸气短,头晕乏力,或自汗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动则心悸,静则悸缓等。

宜益气回阳,温化心血定悸。

炙黄芪,桂枝或附子,人参,五味,白术,麦冬等,随证加减。

3.心源痰饮瘀滞类,症状可见,心悸眩晕,胸脘痞满,形寒肢冷,小便短少,下肢浮肿,渴不欲饮,或胸闷不舒,心痛时作,伴唇甲青紫,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等。

温化痰饮化瘀,通络安神定悸。

桂枝,茯苓,白术,泽泻,桃仁,红花,姜黄,川芎,当归等,随证加减。

4.五脏六腑生物失调类。症状多与起居、睡眠、情志精神、饮食、环境等因素不良刺激引变。

宜改善起居、睡眠、情志精神、饮食、环境等因素。归脾丸,生脉饮,金匮肾气丸可选用。

另外对心悸者,针灸 推拿内关穴有特色,快速而灵效。


心律失常四大特点与调理

三,古人对心率失常认识

心悸其病名首见于《备急千金要方》。

《内经 素问·平人气象论》“左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素问·举痛论》“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也有因外感及血瘀而发者。

原创作品,并保留相关法律权益。

本文为知识共享,请关注。

原创作者罗占光中医生。

如使用不当,概不负责,并保留相关法律事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心律失常   素问   白术   桂枝   麦冬   节律   心率   胸闷   起居   气血   失常   症状   睡眠   因素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