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李治真的软弱无能吗?

纵观唐高宗李治的一生,可以说在国家治理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因为纵容武则天擅权专政,给人们留下了软弱无能的形象,让人为之惋惜。

唐朝历经二百八十九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帝王,在这些帝王当中,唐高宗李治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他本身取得了很优秀的政绩,却被其父亲李世民和妻子武则天的光芒所掩盖,前者雄才大略,在建立唐朝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还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后者篡唐建周,以中国唯一正统女皇帝的形象被历史所铭记。在这两位君王的衬托下,唐高宗李治的光芒暗淡了许多,甚至因为其纵容武则天擅权专政,给人们留下了软弱无能的形象。那么,翻开史料,距今一千多年的唐高宗李治的真实形象是怎样的呢?

唐高宗李治真的软弱无能吗?

唐高宗画像

李治少年时以仁孝出名,能够登上帝位是李世民后期面对几个儿子夺嫡之争日益激烈的局面,反复思量的结果。李治是太宗与长孙皇后的第三个儿子,前两个儿子分别为李承乾和李泰。长孙皇后十三岁就嫁给了当时年仅十六岁的李世民,此后的太原起兵,攻入长安,册封秦王,玄武门之变,登基为帝,李世民一生中的重大时刻几乎都有长孙皇后的陪伴。长孙皇后一生都在以她的行动全力支持自己的丈夫,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亲自上前线勉励秦王府幕僚和将士。在唐太宗制定“休养生息、恢复国力”政策的时候,带头遵循简朴的生活方式。在魏征犯颜直谏触怒太宗的时候,劝说太宗要任贤纳谏。可以说长孙皇后是一个站在成功男人背后的伟大女人,同时长孙皇后也以自己对丈夫的全力支持赢得了太宗皇帝的敬爱。正因如此,太宗皇帝也对长孙皇后的三个儿子宠爱有加,即位第一年就立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并加封次子李泰为魏王,贞观五年封李治为晋王。然而,太宗皇帝能够将一个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却不能阻止儿子们的夺嫡之争。也许是因为长孙皇后早亡,对两个儿子疏于管教的缘故,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之间的夺嫡之争越来越激烈。双方各自拉拢朝臣,相互攻讦,最后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贞观十六年,太子李承乾试图暗杀魏王李泰,失败后又图谋叛乱,再次败露。这件事后,太子李承乾未被赐死,但被贬为庶人,发配黔州。而李泰的魏王称号也被废黜,贬至东莱郡。

这时,李治进入了唐太宗的视野。从唐太宗内心来说,作为一个父亲,他肯定不愿意看到自己的亲生儿子相互之间斗得你死我活,无论选择太子李承乾还是魏王李泰作为皇位继承人,另外一个人的下场只有死路一条。而李治性格温和,由李治来当皇帝可以同时保全三个儿子的性命。事实也证明确实如此,李承乾和李泰都得以善终,李承乾在贞观十七年去世,太宗为其废朝,且以国公之礼葬之。而李泰在永徽三年去世,高宗为其缀朝,以唐朝最高的丧葬规格“诏葬”为李泰举哀,且将其追赠为太尉和雍州牧。

在国家治理方面,李世民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而唐高宗执政时期也开创了一段治世,被称为永徽之治,虽然不如贞观之治出名,却也足够辉煌。高宗本人继承了父亲的很多优点并将其发扬光大,比如鼓励大臣进谏,并且将太宗时期的三日一朝改为一日一朝,以便随时处理紧急政务。高宗执政时期积极选拔人才,多次发布“求贤诏”来招揽人才为朝廷效力,同时大力改革科举制度,这一时期通过科举走上仕途的官员迅速增多。经济方面,高宗继续执行太宗时期轻徭薄赋的政策,同时注重减赋赈灾,与民休息,对农业生产和减轻人民生活负担有极大的好处。因此,这一时期,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经济继续稳步发展,人口迅速增多。可以看出,太宗皇帝的贞观之治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而高宗作为一个守成之君,能够继续执行太宗皇帝的各项政策并发扬光大,延续贞观之治的荣光,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同样具有很大的贡献。

在边防军事方面,唐太宗对外开疆拓土,重创高句丽,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设立安西四镇,让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被称为“天可汗”。而在高宗当政期间,向北擒车鼻可汗,平定漠北;向东联合新罗灭亡百济与高句丽;向西灭亡西突厥,大大拓宽了唐朝版图。可以说,唐太宗奠定了唐朝版图的基础,随后的唐高宗将其发展到了巅峰。而武则天执政时期,出于巩固政权的目的,杀掉了大批不满她统治的能臣名将,致使唐(周)朝对外战争频频失利,首先是后突厥重建并占据了漠南漠北大片土地,后突厥军队还进入河北地区,大肆劫掠并屠杀了数万百姓。其次,吐蕃多次攻陷安西四郡,并迫使唐朝军队退回到玉门关内,唐朝丢失了西域大片土地。东北方向的契丹和奚也开始崛起,并侵略唐朝,甚至杀死了武则天派去镇压契丹的十几万军队。武则天时期的唐(周)朝边防告急,战火四起,屡屡被外族侵略,浪费了唐太宗和唐高宗打下的大好基础,武则天需要对这个局面负主要责任。可以看出,唐高宗的强盛武功远远超过其妻武则天,甚至不输于其父唐太宗,能够取得这样成就的人是绝对不可能软弱无能的。

唐高宗李治真的软弱无能吗?

武则天画像

很多人觉得李治放纵武则天擅权专政并篡权称帝,是其昏庸无能的表现,其实,这种说法是有待商榷的。李治即位初期面临的朝堂形势错综复杂,而武则天是其应对朝堂政治斗争的最佳选择。太宗皇帝驾崩时,托孤于长孙无忌、李勣和褚遂良,其中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关陇贵族集团实力最为强大,掌控着朝堂大局,但是长孙无忌仍不满足,假借房遗爱谋反案,大肆清除异己,政敌房玄龄的后人遭到清算,次子房遗爱被杀,其他三个儿子被流放偏远之地,和房遗爱交往过多的宰相宇文节、安国公执失思力、谯国公柴哲威、尚书奉御薛万备等人也被流放,同属山东士族集团的李继,也被迫辞去尚书左仆射的职务,以房玄龄、李勣为代表的山东士族集团彻底失势。同时,皇室宗族势力也遭到了打击,唐高宗的叔叔李元景、哥哥李恪及妹妹高阳公主被赐死,宗室亲王李道宗被流放。在此之后,长孙无忌提拔了多名关陇贵族集团官僚担任朝廷要职,属于江南士族的褚遂良投靠了长孙无忌,朝堂上出现了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贵族集团独揽大权的局面。长孙无忌权倾朝野,高宗感觉到皇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他必须找到办法来限制长孙无忌的势力。恰在此时,“废王立武”事件给了高宗重振皇权的机会。对于立武则天为后,长孙无忌是坚决反对的,但是高宗皇帝不顾长孙无忌的反对,联合李勣和其他支持“废王立武”的大臣正式册立武则天为后。这件事之后,高宗和武后身边开始聚集了一批不满关陇贵族集团把控朝政的大臣,这批人积极为高宗和武后出谋划策,使关陇贵族集团中的骨干人物褚遂良、韩瑗、来济等人先后遭到罢黜。随后,在武则天的授意下,许敬宗等人诬告长孙无忌等人密谋造反,长孙无忌被削去官职和封邑,流放黔州,其宗族子弟皆被流放或诛杀。三个月后,长孙无忌被迫自尽,至此,关陇贵族集团彻底瓦解。

唐高宗李治真的软弱无能吗?

长孙无忌画像

关陇集团瓦解后,李治的身体状况出现了问题,这给了武则天参与政务的机会。据史书记载,高宗在位时期,武则天处理的政务大多是有关外戚和后宫的事务,而任命宰相、将领等重要事务,仍然由高宗亲自处理,这说明朝廷的国事政务仍然由高宗主导。甚至,高宗还会有意识地打压武后势力,如武后的支持者李义府、许敬宗等人先后遭到罢免,武则天的政敌王方毅等人得到重用,并且还提拔杨弘武、戴至德、李安期、赵仁本等人为宰相,甚至编纂《外戚训》《内训》来警示武则天,这个时期武则天虽然也在培植自己的势力,但是不敢过于放肆。可惜的是,高宗执政晚年身体越来越差,已经没有了足够的精力来继续压制武则天,这也给了武则天扩充自己政治势力并独揽朝政大权的机会。但是,高宗死后,武则天篡唐为周也不能说明唐高宗软弱无能,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因为没有限制吕后权力,致使吕后专政并大肆屠杀刘氏宗亲。汉武帝刘彻更是因为听信谗言,废除太子,并立年仅8岁的刘弗陵为帝,致使霍光专权。可见,皇帝也无法掌控自己死后的事情。所幸的是,李唐王朝终究是深得民心,武则天最终也不得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李显,天下重新归于李唐。

纵观唐高宗李治的一生,可以说在国家治理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因为一些不得已的原因,致使武则天篡唐为周,这个污点使得后世对其评价不高,甚至留下了软弱无能的坏名声,让人为之惋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长孙   贞观   无能   软弱   士族   贞观之治   唐朝   太子   皇后   势力   贵族   皇帝   时期   儿子   集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