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 ——日本侵略者“有计划的恐怖政策”(中)

前文链接:

南京大屠杀 ——日本侵略者“有计划的恐怖政策”(上)

日军在长江边对中国战俘与普通民众大规模的集体屠杀延续了多日,进行了多次。虽然日军在屠杀后用抛尸长江、纵火焚烧等方法企图毁尸灭迹,但毕竟尸体太多,因而在1937 年12 月中下旬那些日子里,南京长江边仍是尸积如山,血流成河,长江里则流淌着成千上万的尸体,形成了极为恐怖的景象。这给当时曾亲临其境的西方人以极大的震撼,也给日方一些良心未泯的人士以极大的刺激。从他们留下的文字中可以看到当时长江边的恐怖景象。第六师团第十三联队的二等兵赤星义雄在12 月14 日这天则看到了长江成了“死尸之江”的可怖景象:

站在码头上观看扬子江的流水,这时,一幅无论如何也令人难以置信的情景展现在眼前。两千米,不,也许还要更宽一些,在这宽阔的江面上,漂流着数不清的尸体。一望无际,满眼皆是尸体。江边如此,江中心也是如此。那不是士兵,而是老百姓的尸体,其中有成人,也有儿童,男男女女全都漂浮在江面上。尸体像“木排”样,缓缓地漂流着。朝上游看去,尸“山”接连不断。似乎可以想见,那接连不断的“山”是看不到边的。看来至少有五万人。而且几乎都是老百姓,扬子江的确成了“死尸之江”。

在日军完全控制了南京以后,在松井石根“扫荡败残兵”的命令下,各部日军在南京城内外,分区进行挨家挨户的严密搜查、抓捕与屠杀已脱下军装的中国“便衣兵”,这其中既有为数众多的、四散溃逃隐匿的中国军队官兵,但更多的则是普通青壮年百姓,只是因为他们头发上有戴过帽子的痕迹或手上有老茧,或者只是因为他们被日军认为“可疑”,就被日军任意地抓捕杀戮:有些是被日军随意地零星枪杀,有些则是被日军集中到汉中门外秦淮河边、中山码头等地,进行大规模的集体屠杀。这种抓捕与屠杀一直延续到1938 年1 月底。中国军民的尸体满布南京的大街小巷、屋内屋外。幸存者伍长德原是南京的一名普通警察,他当时弃家,躲进了“国际委员会”办的难民区。

南京大屠杀 ——日本侵略者“有计划的恐怖政策”(中)

日军在汉中门外秦淮河边将屠杀后的尸体浇上汽油焚烧

1937 年12 月15 日下午,一帮日军闯进难民区,把两千多名中国难民绑起来带到汉中门外。伍长德看到4 挺重机枪分架在两边。等一队同胞被驱赶到中间时,日军立即开枪扫射,同胞们纷纷倒下。当伍长德和同胞们一起被赶进射击圈时,没等枪响,伍长德先倒在尸堆上,躲过了枪击。日军枪击以后,又挨个捅刺刀,伍长德的后腰挨了一刀,血流如注。但日军还不罢手,又往被杀害者身上浇煤油,点火焚烧,然后才离开。伍长德身上也着了火,他痛得翻身滚下护城河,才幸免于死。

日军第十六师团第三十旅团旅团长佐佐木到一在1937 年12 月14 日的《阵中日记》中记载:“城内外的扫荡,全由两个联队的部下掌握。潜伏在各处的残兵败卒被拉了出来。但他们的武器都已被丢弃或隐藏起来。三百名、一千名,大批俘虏接连而来。……整天可以听到各地传来的枪声。死尸填满了太平门外很宽的护城河。

日军在搜捕屠杀战俘时,对普通民众中的青壮年有意识地加以大规模的捕杀。第九师团第六旅团在“城内扫荡命令”中指示:“青壮年可全视为败残兵和便衣兵,要全部将其逮捕监禁。”

对敢于赤手反抗日军暴行的中国军民,日军就会立即进行大规模的血腥报复。日本随军作家石川达三在1938 年1 月到南京采访后所写的《活着的士兵》中,记述了这样一次事件:

前天下午,两个到城外去征集蔬菜的士兵失踪了。因此,昨天早晨派出了五十名士兵,分头到他们可能去的那一带的居民家里翻箱倒柜地搜查。在一家居民的垃圾堆里,发现了其中一个士兵用过的烟盒。估计他们两人一定是在被惨杀后抛进了水池里。

士兵们立即把附近居住的中国人全部赶到了一起,威胁说:“假如不供出是谁干的,就杀死所有的人!”罪犯是五个男人。不用说,他们当场就被处决了。笠原下士介绍了处决的情况:“简直像用木棒敲打水中的橡皮球一样,一棒子打下去,鲜血咕嘟咕嘟地冒出来,流出的鲜血还冒着热气呢!”

南京大屠杀 ——日本侵略者“有计划的恐怖政策”(中)

日军残杀中国战俘与平民,旁观日军以此为乐

日军连续多日搜捕与屠杀,使南京城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屠场,到处都是被日军捆绑、驱赶去刑场的中国军民,到处都响着枪声与哭叫声,到处都是尸体与鲜血,到处都是恐怖的景象。一直到1938 年1 月,即日军占领南京约1 个月后,日军的屠杀仍在继续。1938 年1 月7 日拉贝在其日记中记录了几起中国平民惨遭日军屠杀的事件:“一个妇女神情恍惚地在街上到处乱跑,有人把她送进了医院,听说她是一个18 口之家的唯一的幸存者,她的17 个亲人都被枪杀或刺死了。她住在南门附近。另一个来自同一地区的、同其兄弟一起被安置在我们的一个难民收容所的妇女失去了父母和3 个孩子,他们都是被日本人枪杀的。她用最后的一点钱买了一口棺木,为了至少能收敛死去的父亲。日本士兵知道了这个消息,就抢去了棺木盖,抛尸于街头。中国人是不必被收殓的——这是他们的解释。而日本政府声称,它不同手无寸铁的平民作战!”

1947 年3 月10 日中国国民政府国防部组织的审判(日本)战犯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大规模集体屠杀共有28 案,屠杀19 万多人;零星屠杀有858 案,屠杀约15 万人。总计日军屠杀中国战俘与难民达30 余万人。

1948 年11 月4 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经两年多时间开庭审问调查后判决:“在日军占领后最初六个星期内,南京及其附近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总数达二十万人以上。这种估计并不夸张,这由掩埋队及其他团体所埋尸体达十五万五千人的事实就可以证明了。根据这些团体的报告说,尸体大多数是被反绑着两手的。这个数字还没有将被日军抛尸入江,或以其他方式处理的尸体计算在内。

日军疯狂的抢劫、焚烧、

奸淫暴行

日军除了进行了骇人听闻、持续多日的血腥大屠杀外,还同时进行疯狂的抢劫、奸淫、焚烧。

1. 关于抢劫

拉贝在1937 年12 月14 日的日记中记载了他亲眼所见日军的疯狂的抢劫行动:

日本人每10 人至20 人组成一个小分队,他们在城市中穿行,把商店洗劫一空。如果不是亲眼目睹,我是无法相信的。他们砸开店铺的门窗,想拿什么就拿什么,估计可能是因为他们缺乏食物。我亲眼目睹了德国基思林糕饼店被他们洗劫一空。黑姆佩尔的饭店也被砸开了,中山路和太平路上的几乎每一家店铺都是如此。一些日本士兵成箱成箱地拖走掠夺来的物品,还有一些士兵征用了人力车,用来将掠夺的物品运到安全的地方。……贝茨博士报告说,甚至连安置在安全区内房子里的难民们仅有的一点点东西也被抢走了,就连仅剩的1元钱也逃不出闯入者的手心。

日军在抢劫中国居民、机关、工厂、商店、学校的同时,甚至对居住在南京的外国侨民与各国驻南京外交机构的房屋财产也进行抢劫,可见其抢劫已达到疯狂的程度。拉贝在1938 年1 月8 日的日记中揭露日军“对60 栋德国人的房屋中的40 栋进行抢劫并把两栋房屋彻底烧毁”,“美国人甚至有100 多所(约120 所)房子被日本士兵抢掠或破坏”。

对日军在南京城的抢劫罪行,当时滞留南京的金陵大学美籍教授、社会学家刘易斯·史迈士在1938 年3 月开始专门组织调查,历时约3 个月,在1938 年6 月写成调查专著《南京战祸写真》,其中写道,“(日军)‘抢劫’大体上涉及城里百分之七十三的房屋”,其中,“在城里,城北区被抢劫的房屋多达百分之九十六,城北东区是百分之八十五,只有一个区低于百分之六十五,那就是安全区,在这里房屋遭到抢劫的占百分之九”。南京房屋与房内财产总损失达2.46 亿元;南京市民平均每一家损失1262 元。

日军在抢劫以后,往往就是焚烧,包括焚烧中国的军政机关、商店、文化古迹与居民房屋。日军对南京大规模纵火焚烧的原因,首先是为了破坏中国的经济,毁灭中国的文化教育,破坏中国人民的正常生活,进一步加强对中国政府与中国人民的恐怖威慑;同时也是为了掩盖他们疯狂抢劫后的痕迹。

南京大屠杀 ——日本侵略者“有计划的恐怖政策”(中)

 1937 年12 月15 日,日军利用汽车、马车、自行车甚至童车掠夺财物

西方侨民在日记里多次记载了他们亲见的日军纵火焚烧南京的场景。1937 年12 月19 日,拉贝在日记中写道:“我们房子的南北两面都发生了巨大的火灾。由于水厂遭到了破坏,消防队员又被日本士兵抓走了,所以我们爱莫能助。国府路整个街区好像都烧了起来,天空被火光映照得如同白昼。”1937 年12 月20 日,拉贝在日记中写道:“在不远的地方又有一大片房子燃烧起来,其中也有基督教青年会大楼。人们几乎不得不相信,纵火是在日本军事当局知道并且纵容下发生的。”

1937 年12 月21 日,拉贝在日记中记载了日军在南京城内多处纵火焚烧的罪迹,并分析了日军纵火的原因:“毫无疑问,日本人正在纵火焚烧城市,可能仅仅是为了抹去他们洗劫掠夺的痕迹。昨天晚上,城市有6 处火灾。其中一处较大的火灾发生在珠江路(是沿我南面院墙的广州路的延续)。……夜里2 时30 分,我被院墙倒塌声和屋顶坍塌声惊醒,大火已经蔓延到了主要街道中山路,这个时候危险是很大的,因为大火会蔓延到我的住处和中山路之间的最后一排房子。”拉贝还指出日军“先抢劫,然后纵火”的规律:“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这类火灾的前兆迹象了:只要有大批卡车出现,那么稍过一会儿,房子就会燃起熊熊大火,这就是说,先抢劫,然后纵火。”

就在1937 年12 月21 日这天下午,拉贝与留在南京的全部西方人士,共22 人,集体整队前往日本驻南京的大使馆,向日方递交了一封信,向日方提出三项要求。其中重点讲了日军在南京的抢劫与纵火,指出:“抢劫和纵火已经使得城市的商业生活陷于停顿,全部平民百姓因此而拥挤在一个大难民收容所里。”他们要求日方当局“制止在城市大部分地区纵火,以免尚未被毁坏的其余城区继续遭到肆无忌惮的有组织的破坏”。拉贝向日使馆人员申明:“我们和中国人的观点是一致的,即这座城市将会被全部烧光。”在拉贝12 月21 的日记中,收录有这天“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内部卷宗档案《南京市区内纵火记录》,记录了日军入城后的纵火暴行。但是西方人士的交涉与抗议的效果等于零。日军的抢劫与焚烧在南京城内外继续进行。

拉贝在1937 年12 月22 日的日记中写道:“ 有组织的纵火活动仍然在继续进行。”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美籍教授明尼·魏特琳在1937年12 月22 日的日记中写道:“ 大火仍然映照着南面与东面的天空,很明显,所有的商店都被抢劫,然后放火焚烧。我不想看南京,因为我肯定它已是一片废墟。”

拉贝在1937 年12 月28 日的日记中写道:“纵火事件不断。”1938 年1 月9 日回到南京的德国驻华大使馆留守南京办事处政务秘书罗森,在1 月15 日给德国外交部的报告中说:“ 日本人的数周恐怖统治使得城里的商业区,即太平路地区和所谓波茨坦广场(指新街口广场)以南的整个地区在肆无忌惮地掠夺之后变成一片瓦砾,只零星可见一些建筑物的残垣断壁。日本军队放的大火在日军占领一个多月之后至今还在燃烧……日军在南京这方面的所作所为为自己竖立了耻辱的纪念碑。

南京大屠杀 ——日本侵略者“有计划的恐怖政策”(中)

聚集在收容所里的难民

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判决书中说:“在日本兵抢劫了店铺和仓库以后,经常是放一把火烧掉它。最重要的商店街的太平路被火烧掉,并且市内的商业区一块一块地、一个接一个地被烧掉了。日本兵毫无一点理由地就把平民的住宅也烧掉。这类的放火在数天以后,就像按照预定的计划似的继续了六个礼拜之久。因此,全市的三分之一都被毁了。”

2. 关于强奸与轮奸中国妇女的性暴行

南京大屠杀同时也是一场南京大奸杀。日军在对南京军民实施屠杀、抢劫与焚烧的同时,始终伴随着对中国妇女的大规模的、持续多日、毫无掩饰与毫无节制的疯狂强奸、轮奸和奸后摧残、屠杀。

日军的疯狂奸淫活动,也是日本最高军政当局在攻略南京中实施的恐怖威慑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最高当局要让中国人民认识到,日本军事力量的强大与恐怖,不仅有战争、屠杀、抢劫与焚烧,还有对中国妇女的威胁。进占南京的日军提出的口号是:“征服中国女性!”“凭力量找女人!”因此,日本军政当局对日军在南京的疯狂奸淫活动,不仅不认为是一种罪恶、一种耻辱,不仅不加以禁止或节制,反而认为是一种战胜者的荣耀与征服者应享有的“战果”,是“增长士气的一种必要手段”,进行公然的倡导与纵容。

日本随军作家石川达三在1938 年1 月初到南京采访后写成的纪实作品《活着的士兵》中,真实地记述了长期接受军国主义与法西斯教育的日军官兵在向南京进攻期间,就对奸淫中国妇女充满了野兽般的渴望与期盼,作品这样写道:

向南京进军!向南京进军!

南京是敌国的首都,士兵们为此感到兴奋。南京与常熟、无锡不同,打下了南京,就意味着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他们不再感到无聊了。

在行军的队列中,日本军马的数量逐渐减少,中国马和水牛的数量在增加,而且随军的中国民夫的人数也在增加,成了行军的独特风景线:中国人在帮助日本人进攻南京,他们牵着水牛,穿着膝盖鼓鼓的黑棉裤,光着脚,急匆匆地走着。士兵们抽着烟,与他们并排走着,有时用扛着枪的右肘捅一下他们的肩问道:“你,南京,花姑娘,多多的有?”当他们听懂了这种口齿不清的话语后,在满是污垢的脸上轻轻浮起难看的微笑,简短地回答:“有……”于是士兵们点着头笑起来,情不自禁地喊道:“太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日本   中山路   恐怖   奸淫   侵略者   南京   难民   日本人   日军   城内   有计划   中国   士兵   尸体   疯狂   政策   房屋   日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