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史,千辛万苦只为民

中国水利史,千辛万苦只为民

水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人类依水而居,不断地适应、利用、改造和保护周边的水环境。华夏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古人在水边生存和采集,繁衍后代。随着农耕文明的兴起,人们有了灌溉农田的需求。到了封建社会,水在物流运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智慧的先民慢慢学会,通过水利工程来开发水资源,趋利避害与自然相处,这对后世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传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流域发生了一场空前的大洪水灾害,洪水造成了平原淹没,人畜死亡,房屋吞没。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召集了部落会议,征求治水的能手。鲧被推荐总负责人。鲧接受任务后,想把部落居住区围护起来堵塞洪水,做了九年也没做好,最后被大统领放逐到羽山而死。

舜帝继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提出“疏顺导滞”的治水方案:利用水往低处流的自然原理,顺地形把淤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合通四海。经过十三年的不懈努力,三过家门不入的执着,禹终于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原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

中国水利史,千辛万苦只为民

疏堵结合,是古人在治水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遇到其他问题也同样适用,不能一味地只想着硬处理问题,要结合实际情况找到解决办法。

中国水利史,千辛万苦只为民

水利事业初步发展期

春秋战国是中国水利事业初步发展期。战国时的魏、赵、齐都在黄河沿岸筑堤防,排沼泽。魏国于文侯时,西门豹修漳水十二渠灌邺(今河北临漳西南)。

当时水利大国就有秦国。公元前251年左右,秦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巧妙地利用岷江从峡谷进入平原的河道地形,以极少的工程为成都平原提供充足的水源,以近似天然河流的渠道,实现灌区自流灌溉、沿用至今,成功地将巴蜀之地孕育成如今的“天府之国”。

中国水利史,千辛万苦只为民

韩国听说秦国喜欢大工程,就派工匠郑国游说秦国凿穿泾水,从中山以西到瓠口,修一条水渠来灌溉农田,以此来消耗秦国的国力。秦国果然“上当”,公元前246年开始修渠,河渠尚未修完,秦国已觉察出水工郑国目的不纯,要宰了他。郑国义正言辞:“臣是卧底,但渠成以后确实对秦国有利。”秦王嬴政认为他说得对,就让他接着干。开渠300余里,水到渠成,用含泥沙量较大的泾水灌溉,增加了土壤的肥力,雨量稀少,土地贫瘠的关中地区,农作物丰产,变得富庶,此渠也因此命名为郑国渠。

中国水利史,千辛万苦只为民

古代灌溉工程至今能发挥作用,关键还在于政策执行力。灌溉工程一直是由政府主导下的用水户自治。政府介入工程管理,保障。用水户之间则是通过劳动力组织、工程管理,水量分配联系起来。人们得以用最少的管理成本,实现灌溉工程的可持续。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由于人口增加,森林破坏、土地垦辟,黄河泥沙淤积、河床逐年增高。黄河成为了“地上河”,自汉武帝开始,黄河下游频繁决溢,筑堤和堵口是当时常用的治水手段。此后黄河长期分两支或多支分流,西汉末泛滥改道。至东汉明帝永平十三年(公元70)王景主持治河,筑堤1000多里,并修复汴渠,使河汴分流。以后,黄河九百多年未大改道。

中国水利史,千辛万苦只为民

西汉末年,由朝廷倡导关于治河的辩论,为后世留下了疏导、筑堤、改道、水力刷沙、滞洪等方法。其中贾让的治河三策也让人印象深刻。他认为:完全依靠堤防治水是下策,将防洪、灌溉、航运结合起来综合治理是中策,通过人工改道,避高趋下的方案,不与水争地才是河定民安,千载无患的上策。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大量农业人口南移,水利建设的重点就转到了江淮地区。淮河流域是当时南北政权争夺的重点地区,水利建设多与军事屯田有关。

农田水利蓬勃发展期

隋唐宋元是农田水利蓬勃发展期。随着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北方水利经历了由复兴至衰落的过程,南方水利蓬勃大发展。这一时期,最出名的水利工程是京杭大运河。

北周静帝将皇位禅让与杨坚,杨坚创立隋朝。杨坚南下大胜陈,统一了中原地区。表面上大业一统,实则门阀间明争暗斗。隋朝定都于长安,但是为了抵御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入侵,北方驻扎了大批的军队。军队所需的粮草,北方难以供应,南方又很难按时运达,这就需要挖掘大运河。

605年4月14日(隋大业元年三月二十一日)隋炀帝“命尚书右丞皇甫议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605年,修通济渠,连通洛阳至今江苏淮安,同时疏浚山阳至江都的邗沟。608年,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今北京)。610年,修建江南河,直达钱塘江边的余杭(今杭州)。隋唐大运河经过洛阳,整体呈“之”字型。元朝郭守敬规划开凿会通河和通惠河,打通京杭大运河。今京杭大运河为了提高效率,对运河裁弯取直,大体呈南北直线型。

中国水利史,千辛万苦只为民

中国水利史,千辛万苦只为民

中国水利史,千辛万苦只为民

京杭大运河从北到南大致分为七段: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鲁运河(会通河)、中运河、里运河(淮扬运河)、江南运河,连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中国的河流大多是东西走向,挖一条1700多公里、南北走向的大运河,难道就没人提醒杨广吗?当然有,可隋炀帝杨广我不听,我不听。

百姓不是被征召修大运河、就是抓去打仗,谁来种地?面对沉重的税负和徭役,生活日益窘迫、怨声载道的民众,纷纷揭竿而起,但这些都无法抹杀大运河的历史功绩。京杭大运河是古代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保障,所以后周、北宋、元、明、清等朝代,都对其疏浚或整修过。内河航运网形成后“自是天下利于转输,运漕商旅,往来不绝”。北宋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就形象地反映出,当时汴京(今开封)在汴河两岸的市井风情,商旅贸易、建筑桥梁等之繁盛。

唐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边疆战乱,北方水利急剧衰退。入宋以来,受辽夏分立影响,恢复不易,但北宋初年在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还是修复了不少旧渠。中唐以后,农田水利建设集中在南方,不过以中小型水利为主。太湖流域至五代已形成治水与治田相结合的塘埔和圩田体系。闽浙沿海则出现了不少御咸蓄淡的灌溉工程。

明清农田水利以修复旧有设施为主,新建大型工程不多。明代治黄河在很长时期只是保证运河漕运畅通,南分北堵,是一种半放任状态。晚明潘季驯主持治黄,着眼于泥沙,提出“以堤束水,以水攻沙”,大修堤防,固定渠道。清康熙时靳辅、陈潢沿用潘氏主张。清乾隆后的河政日趋腐败,治河成了贪官污吏的“重灾区”。

咸丰五年(1855),黄河发生大水灾,改道自大清河入海(即今黄河道)。1870年,长江又发生百年不遇之大水灾,导致清廷传统的“北灾南济”救灾平衡模式不能运行。1900年,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召见受聘于中国开滦煤矿工程师赫伯特·克拉克·胡佛(后出任美国第31任总统),考察黄河水利情况。

胡佛在给李鸿章的报告中,详细分析了清政府治理黄河水患,却收效甚微的原因。胡佛认为,“中国河吏是有能力的,尤其精湛于保持河道不断地被维修”,但那只是一种灾后防御的消极治河措施,无法根除黄河淤堵、悬河运行等问题。胡佛还认为,“官吏贪污,玩忽职守是工作形势糟糕的根源”,也是治河无功的另一重要原因。

“湖广熟天下足”是清朝时期的谚语,意味着两湖地区是全国的大粮仓。但这个大粮仓在1909年和1910年,因长期降雨造成水患,粮食作物大减产,导致武汉、长沙米价持续上涨,长江流域出现了超过400万灾民。危机甚至波及到了江浙地区,1910年底,江浙地区米价上涨50%。

1911年,山东、江苏、浙江、辽宁又出现了水灾。革命党利用几百万灾民起义,清廷拨了一部分钱粮赈济灾民的同时,派出军队镇压。袁世凯和孙中山对了下眼神,宣统皇帝退位,清朝“破产清算”。

新中国以来的水利建设期

建国初期,由于连年的战争,水利工程设施失修,水旱灾害严重,成为摆在新生人民政权面前的当务之急。1949年和1950年,淮河接连发生流域性洪水,新中国遂开启了淮河治理、开发、保护的新纪元。

淮河洪水按影响范围可分全流域性洪水和区域性洪水,全流域性洪水是由于梅雨期长、大范围连续暴雨所造成。区域性洪水由局部河段或支流暴雨所造成。历史上1593、1612、1632、1730、1848、1850、1898、1921、1931年都曾发生过大洪水。

按照“蓄泄兼筹”,以达根治的方针。当时主要工程是加固和修筑堤防、疏导泄洪河道,并修建水库和拦河大坝,以增强蓄洪和灌溉能力。刚刚经过土改、翻身分得土地的广大农民,像当年支援淮海战役一样,勇跃奔赴治淮工地。淮河两岸红旗招展,夯声不断。民工们使用最简陋的工具:铣、锹、条筐、独轮车、夯,完全靠肩挑手推,奋战在各个工地上。在全国人民支援下,治理淮河第一期工程于1950年11月全面开工,220余万民工奋战在治淮工地上。

中国水利史,千辛万苦只为民

1951年7月,淮河上游的石漫潍水库完工;1952年,淮河支流颖河上游的白沙水库和汝河上游的板桥水库开工兴建;1953年,新沂河嶂山切岭、苏北导沂整沭、淮安杨庙穿运、三河闸、刘老涧节制闸等陆续开工或完成……1954年,淮河再次发生特大洪水,但由于这些水利设施发挥作用,洪水东注黄海,南入长江,顺畅下泄,没有造成水患。

中国水利史,千辛万苦只为民

1950年,中国在黄河下游实施大堤加培工程,每年投入劳力20万到25万人,宽河固堤,废除民埝,扩大河道排洪能力。这次大规模建设掀起了治理黄河的高潮,也为以后的黄河治理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水利史,千辛万苦只为民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拉开荆江治理的大幕,30万劳动大军从四面八方开赴荆江分洪工程工地。1953年,荆江分洪工程全面建成,并于1954年首次运用。到1957年完成土石方1.4亿立方米。

中国水利史,千辛万苦只为民

1958年下半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各地兴起了修建水库的热潮。大型水库,如北京密云水库、浙江新安江大水库、辽宁省汤河水库、河南省鸭河口水库、广东省新丰江水库、海南省松涛水库等,都是在大跃进中施工或建成的。治水的规模大、力度强,是大跃进时期水利建设的一个特征。由过去的筑堤、导流发展到对大江大河的拦河、截流、改道等,气壮山河。

中国水利史,千辛万苦只为民

1958年实施和竣工的海河拦河大坝合拢工程,把华北五条内河入海河道切断,使淡水不再流入大海,海水不再上溯内河;黄河三门峡截流工程,于1957年开始,1958年截流成功,是根治和综合开发黄河的主体工程。截流后,可造成647亿立方米的库容,历史上“三年两决口”的黄河从此再未发生过水患。洪水泛滥的历史基本结束,大面积的干旱现象也基本消灭,扭转了几千年来农业靠天吃饭的历史。

根据国际大坝委员会的规定,坝高超过15米,或者库容超过300万立方米、坝高在5米以上的坝为大坝。全球有约5万座大坝,其中中国有22000多座,占全球44%。全球100米以上的大坝共851座,其中中国有130座,占15%。(毛时代修建的水库占中国的90%左右,占世界的40%左右)为中国抗洪防洪起了决定性作用,为广大农村提供了灌溉用水,为各个城市提供了清洁水源,例北京的密云水库、官厅水库、十三陵水库、怀柔水库,杭州千岛湖、江苏天目湖、贵阳红枫湖、湖北丹江口水库、河南的红旗渠等水利设施都是毛时代修建的。

改革开放,国家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经济建设上。一开始水利工作也主要集中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没太多顾及水资源的保护。于是就出现了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生态恶化等一系列的问题,洪涝、干旱、污染灾害也时有发生。特别是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全流域性洪水灾害,警钟长鸣。

中国水利史,千辛万苦只为民

大洪水之后,国家对水资源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给予高度重视,开始了大江大河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重点城市防洪工程建设、行蓄洪区安全建设等工作。陆续实施了“封山植树、退耕还林;平垸行洪、退田还湖;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湖”的战略部署。

针对流域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增加产生的水污染、生态退化、水土流失等突出问题,中国实施了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长江中下游水污染防治规划、天然林资源保护、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和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还湿、水土保持连片重点治理等措施,初步建立了基于水功能区管理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体系,建立了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东洞庭湖、鄱阳湖、崇明东滩等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94年长江防洪的关键工程——三峡工程开建,2008年进入试验性蓄水期,具备按正常蓄水位175米运用条件,极大地改善了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同时发挥了发电、航运、供水等综合效益。2002年南水北调工程开建,2013年东线一期工程通水,2014年中线一期工程通水。2014年国务院确定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2020年国务院部署推进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水利投资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水利工程促就业、稳增长、保民生的作用凸显。

中国水利史,千辛万苦只为民

中国水利史,千辛万苦只为民

在防洪减灾方面,中国基本建成以堤防为基础、江河控制性工程为骨干、蓄滞洪区为主要手段、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洪减灾体系;

在水资源配置方面,以跨流域调水工程、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和重点水源工程为框架的“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初步形成;

在水生态保护方面,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河湖生态补水、水土流失防治等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扎实推进,水生态环境面貌呈现持续向好态势。

水利发展离不开人类的智慧。保护好水资源就是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好人类自己,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往期文章:

美国消费,堆砌起来的海市蜃楼

奇葩的退货理由,自己定下的规矩,商家含泪也要遵守

中国水利史,千辛万苦只为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秦国   淮河   水患   黄河   水利建设   长江   河道   千辛万苦   水资源   运河   流域   洪水   中国   水库   水利   中国水利   工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