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食,如果出现在古代,会有何解释?

月食和日食,都是正常的天文现象,不应该被过度解读。因为这些天文现象,遵循的都是日月运行的规律,自然而然发生的。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大约是一个月;地球绕太阳公转约是一年。无论是日食和月食,都是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的位置关系。月食就是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使月球无法被太阳直射,从而产生的。以我国所处的北半球为例,大约每两年内至少发生一次月食,没什么奇怪的。

月食,如果出现在古代,会有何解释?

月食


基于传播传统文化的目的,本文要说的是“月食发生在古代,古人会作何解读”。这里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古代提出的“天人感应”的理论,即“天象应人事”。而按照古代“元气论”的说法,日月星辰等自然万物都是阴阳二气不同的相关作用形成的。《列子》认为“日者,阳之精;月者,阴之精”,因此日月才有“太阳、太阴之说”。即“太阳是天上的阳气精华,月亮是天上的阴气精华”。同时基于此,君为阳、为日;后及大臣为阴。《汉书》载“月者,众阴之长,妃后、大臣、诸侯之象也。

月食,如果出现在古代,会有何解释?

月食示意图


另外《夜航船》载“日食为失德,月食为失刑”。基本上古代涉及到月食的解读和征兆问题,都围绕这些方面来解读。但我们要明白,古代所有的“天象应人事”,以及对日月星辰等天象的征应的说法,其目的都是找准时机“谏言以明君”。因为在《史记》一书中,就明确记载了发生月食的原理——月行在望,与日冲,月入于暗之内,则月食,是曰阳胜阴,其变轻”。直白的说就是“月亮行进到地球的阴影部分,所以地球上的人看不到月亮了”。

月食,如果出现在古代,会有何解释?

月食图片

在古代对于月食的相关解读中,这一类的记载很多。如《荆州占》载“月蚀,则失刑之国当之”;京房《易房》载“月蚀,失刑,所宿之国当之”;董仲舒《对灾异》曰“臣行刑罚,执法不得其中;怨气盛,并滥及良善,则月蚀”。另外古人认为月食对兵事有征兆,《洛书》:“日蚀之岁,不可出军;月蚀之月,不可出军”。夏氏曰:月蚀出兵,军折伤后有失。

月食,如果出现在古代,会有何解释?

月食图片


古代对于天象征应问题,划分得很细。关于月食,甚至把每个月发生这个现象都给了个征兆,如《荆州占》“四月月蚀,人主当之;五月月蚀,年饥”。而月食从不同方向开始,也有不同的说法,如按照南北西东,分别对应男女老少等。最后说说,月食发生在古代,应该有何应对。《礼》曰“妇顺不修阴事,不得谪见於天,月为之蚀。故月蚀则后素服而修六宫之职,荡天下之阴事”。《荆州占》曰:“月蚀,后自提鼓阶前,把槌击鼓者三,中良人、诸御者、宫人皆击杵救之。月已蚀,后乃入斋,服缟素,三日不从乐,以应其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月食   董仲舒   天象   荆州   古代   目的   日月星辰   日食   公转   月亮   月球   征兆   地球   发生   太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