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地解读“北京天空出现七彩祥云”,七彩云并非“真祥云”

北京天空出现了“七彩祥云”,在古代文化中并未见把此和“祥瑞”结合起来的说法。七彩云的形成,是一种“日华”现象,即云中含有小冰晶,或者小水滴时,太阳光射过来发生的衍射现象,使得太阳光谱被分离,形成的五彩或七彩的光芒。这与彩虹的形成有所类似。明确了现象形成的原理,我们再来说古代文化中代表“祥瑞”的是不是这种七彩云。

客观地解读“北京天空出现七彩祥云”,七彩云并非“真祥云”

北京七彩云·网络供图


古代文化中有个词叫“景星庆云”,出自明方孝孺《御书赞》:“惟天不言,以象示人,锡羡垂光,景星庆云”一句。这是受古代“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的观点影响而说的话。如在史书中经常描写皇帝出生时有“云光之气”,如《汉书》载“黄帝受命,有云瑞”;《魏志》载“文帝生于沛国谯县,上有云气青色而圆盖”等。另外在一些古籍中也常见这类说法,如《春秋孔演图》载“舜之将兴,黄云升于堂。汤将兴,白云入房”等。

客观地解读“北京天空出现七彩祥云”,七彩云并非“真祥云”

彩云图片


在古籍中常见的祥瑞描写,有“庆云、景云、卿云、瑞云”,但很少叫“祥云”的说法。《西京杂记》载“瑞云曰庆云,曰景云,曰卿云”。也就是说这些名目不同的祥瑞之象,其实都是指同一种。但是所谓“庆云”实际不是云。《汉书·天文志》明确定义——“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庆云。庆云见,喜气也”。南北朝时期的孙氏《瑞应图》对庆云描述得简单明了“景云者,太平之应也,一曰非气非烟,五色氤氲,谓之庆云”。

客观地解读“北京天空出现七彩祥云”,七彩云并非“真祥云”

氤氲紫气·网络供图


由此可见,所谓祥瑞之象的“庆云”,并非指什么五彩七彩的云,实际上是指具备五色中的任何一色的氤氲形态。而彩云的出现,是常见的现象,冷暖空气交互的季节,雨后的数天,空气中存留湿气,都可以形成。人们如今称为“七彩祥云”,更多的是对彩云呈现出的靓丽色彩的惊喜,并不是古人认为的“祥瑞之象”。这不可与古籍中所载庆云有关的说法相提并论,如《孝经援神契》载:“王者德至山陵,则景云见。天子孝则景云见”。《礼斗威仪》载:“人君乘水而王,其政和平,则景云见也”。这些只说“景云、庆云”,从未说“祥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祥云   孝经   日华   彩云   政和   庆云   西京   汉书   祥瑞   氤氲   古籍   北京   说法   古代   现象   常见   天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