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翼龙无人机,“人造太阳”驰援河南夜间照明,为何不用氢气球

翼龙无人机为河南受暴雨影响地区送去了手机信号。


接力翼龙无人机,“人造太阳”驰援河南夜间照明,为何不用氢气球

紧接着一款拖着电缆线的无人机为抗洪救灾提供夜间照明,对于这个老面孔,有不少朋友觉得无人机当灯杆用,真屈才,搞个氢气球+灯具不一样使用么?

接力翼龙无人机,“人造太阳”驰援河南夜间照明,为何不用氢气球

事实如真如此吗?用氢气球充当高杆能不能行?


接力翼龙无人机,“人造太阳”驰援河南夜间照明,为何不用氢气球

之前翼龙无人机千里奔赴河南,不少人就提出使用氢气球、氦气球升空方式,加载基站装备,会更节约。


接力翼龙无人机,“人造太阳”驰援河南夜间照明,为何不用氢气球

这次采用无人机+LED灯具提供夜间照明,有人觉得太奢侈了,建议采用放气球,更有网友直言:风筝+灯,完全可以胜任。

首先我们看应急环境下对移动照明的要求:

1、轻巧便携,短时间完成部署,能长时间滞空,提供大面积高质量照明;

2、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在大风、大雨中保障照明稳定性;


接力翼龙无人机,“人造太阳”驰援河南夜间照明,为何不用氢气球

更多的要求不列举,下面看看如果采用氢气球能不能行。

第一、氢气球的确可以快速升空,搭载灯具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因为没有动力,只是靠浮力实现悬浮,要想实现水平面的移动照明,就必须依靠多个缆绳调节,对于紧急救援环境显然存在不足,最直接的就是操作场地不够;


接力翼龙无人机,“人造太阳”驰援河南夜间照明,为何不用氢气球

第二、救灾排险情况下,可能伴随着需要要能快速实现灯光角度、照射位置的调节,因为有旋翼动力,加上电缆收放系统,很容易实现水平和垂直移动,并且在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下,抗风、抗雨等级不断提高。这些都是无动力飞行器无法实现的,用气球升空滞留没问题,想要调节就十分麻烦了。


接力翼龙无人机,“人造太阳”驰援河南夜间照明,为何不用氢气球

第三、“无人机+搭载设备”是一个一体化的操作平台,正向智能化发展,就目前的技术而言,已经具备自动部署能力,模块下化组装,一键升空,3分钟就能提供大面积照明。

如果采用气球升空虽然也快,但是想要控制其到达目标照明区域上空,需要多人合作或者多次调节,如果过程中需要移动又大费周折。


接力翼龙无人机,“人造太阳”驰援河南夜间照明,为何不用氢气球

实际上,系留无人机对比其他机种,的确算不上高尖端,但是能把最适合的技术应用到最需要的环境中,两者相互统一,就是最大的创新。

而“无人机+”这个技术平台随着应用的普及,搭载更多设备将成为可能,一般低空持续行飞行,能显著改善救援条件。


接力翼龙无人机,“人造太阳”驰援河南夜间照明,为何不用氢气球

至于气球虽然同样可以挂载设备,但是移动性,平稳性有很大的欠缺,并且重复使用成本比较高,在夜间提供照明优势并不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氢气球   无人机   河南   夜间   氦气   屈才   大面积   气球   稳定性   灯具   快速   太阳   动力   环境   设备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