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映射原理与三元意识学说》第八章 记忆隔离与超自然推理


《记忆映射原理与三元意识学说》第八章 记忆隔离与超自然推理

作者:哲学猫

上一章进述了“记忆映射原理”的基本概念,现在我们先简单梳理一下!

  “记忆映射”就是“引导源”引导人类读取自己意识库里的记忆和意识的一种方式。

  “记忆映射”在不同的状态下,它具有以下不同的特性。

  人在清醒时,“意识库”与“现实世界”相连,“现实世界”是一个持续性的“引导源”,它在“记忆映射”下所产生的意识流会对记忆以及意识的读取有所牵制,以致我们读不到意识库中大部分的记忆与意识。

  而在梦境中,人的“意识库”是与“现实世界”断开的,它在“记忆映射”下产生的“意识流”对记忆以及意识的读取是随机性的,它可以在一个人的“意识库”的记忆片断之间随意游走,以至于能读取到“意识库”最深层的地方,这是人在清醒时不可能做到的。

  上面两种状态对记忆与意识的读取的对比表明:人在不同状态下,“记忆映射”对记忆以及意识的读取相对来说是存在着某种限制性。

  关于对记忆以及意识读取的这种限制性,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特殊的案例——人格分裂。

  人格分裂,大部分的人应该都听说过这种现象,明星张一山演的“柒个我”就是一部关于人格分裂的影片,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虽然很少见,但它确实存在。

  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出现了不同的人格,他的记忆、思维、行为在不同时间段中不停地切换,这就好像是几个灵魂占据了一个身体一样。同时,不同的人格主导这个身体的时候并不知道其它的人格的存在。

  人格分裂现象与之前讲的清醒时相对在梦境中的对记忆以及意识读取的限制具有一定相似性,这两种现象都涉及到一个“记忆隔离”的概念。

  如果划一个圆圈,一个人的所有记忆以及意识都在这个圆圈之内,正常人在读取记忆时,他能合理地通过“记忆映射”在这圆圈里读取所有的内容。但是拥有人格分裂的特殊的个体却不一样,它好像把这个圆圈里的记忆以及意识划分成了几个部分,当读取其中一个部分的记忆以及意识时,其它部分的记忆以及意识就好像产生了“记忆隔离”,记忆映射的过程产了阻断,再无法读取另一部分相关联的记忆以及意识,每个部分之间产生了某种屏障,记忆映射无法通过,所以才出现好像几个不同的灵魂占据一个人的身体的现象。

  人格分裂这种现象倒底是如何产生的,这是一个无法更深入的解释的问题,但能确定的是在记忆映射的过程中,确实存在着阻碍记忆读取的这种“记忆隔离”现象,人在读取记忆以及意识的过程中会因为某种条件而产生限制,这就好像人在清醒时相对于在梦中无法读取更深层次的记忆以及意识被牵制一样。

  如果你们读懂了并理解“记忆隔离”这个概念,那你们是否想过一个更有深度的问题:

  如果我们画一个圆,这个圆圈里所有的内容代表了我们这辈子所有的记忆以及意识,正常人通过记忆映射是只能读到这个圆圈里边的内容(经验主义),那么是否存在某种特殊的“记忆映射”方式能让我们读到这个圈圈的外边去呢?

  人只能记得这辈子的事是否也是因为某种“记忆隔离”?

  在追寻上面问题的答案之前,我们先研究一下另外的一个问题——人的记忆以及意识倒底存储在什么地方?

  第一个答案:人的大脑之中。

  第二个答案:人体之外的特殊形式的载体之中。

  从第一个答案去分析,人的记忆以及意识都是存储在大脑中,这个很直观的答案,也是人们下意识地去这么认为。

  如果把人当做成一个电脑机器人,人的大脑就像是电脑的硬盘,人的所有记忆以及意识都存储在里面,人要是没有脑袋就自然就会“停机”,人也就没有了生命特征。

  但这个答案就真的就是事实吗?

  不一定!必竟这只能算是一种主观性的看法,也是一个根本无法被证实的观点,现实中某些特殊的案例也很容易将其推翻。

  在网络上有这么一个特殊案例:

  一只叫麦克的无头鸡被拧下了脑袋后却还能活着,不仅仅如此,它在被主人用针管注射食物到胃里后还能活18个月。

  既然鸡都没有头了,那为什么它还有生命特征,如果记忆以及意识都存储在脑袋里,当没有了脑袋的时候,这只鸡应该“停机”了才对。

  再说另外一个案例——蚯蚓。把蚯蚓分成两段,过了一段时间后,两段蚯蚓分别长成了两个拥有独立行为的个体。

  如果动物的记忆以及意识存在它身体里特定的某个地方,那这种现象就太不合理了。

  上面两个案例很能说明一个问题,生物的记忆以及意识极有可能不是存储在生物的体内,生物的大脑或者身体极有可能只是信息的收发器,人也应该是如此。

  如果生物的大脑只是一个信号的收发,那生物的记忆以及意识倒底存储在什么地方?

  我们再来用形象的比喻来推理一下。

  控制一个机器人的程序可能是安装在机器人身体里的硬盘里,但也有可能存储在“云端服务器”,是“云端服务器”上的程序远程控制着这个机器人的所有行为。

  控制生物的记忆以及意识也一样,它有可能也存在着一个类似的“云端服务器”。

  有一种假说是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宙就是一个大脑,宇宙就是所谓的“云端服务器”,人体的记忆以及意识都存储在上面。人体可能拥有着类似某种“人体波”的存在,它与宇宙这个大脑进行着信息交换,这种说法听起来有一定合理性的。

  但对比这种假说,我更相信另一种假说。

  如果我们把我们这个世界比做成电脑中的某种游戏,而我们只是游戏中的某个角色人物,那么在电脑的外面肯定有一个“我”通过某种信息传递的方式控制着、指挥着电脑中这个游戏中的角色人物的一举一动。

  这个外面“我”不一定是人型,它也许是某种特殊型态。

  不管怎么说,这个“我”肯定就是一个记忆以及意识的载体,而且这个“我”所处的世界也和所谓的“现实世界”并不在一个位面,它们是两个不同维度的世界。

  为了更方便理解,我们把另一个世界的“我”定义成“意识体”(存储意识的载体,一个存储空间),而这个“我”所处的世界位面称它为“意识海”(一个无边无际没有形态的硬盘)。

  我们现在先做一个假设,假设“意识体”与“意识海”的存在确实是真实的,我们再将它与“记忆隔离”结合起来推理现实中的一些现象。

  现在我们再回到之前的那个问题:

  人只能记得这辈子的事是否也是因为某种“记忆隔离”?

  如果人的记忆以及意识都是存储在“意识海”中的“意识体”中,那么就有可能通过某些特殊的“记忆映射”能突破“记性隔离”而读到“圆圈”(这辈子记忆)的外面去?

  (当“人格分裂”的患者通过治疗后痊愈后,几个人格与记忆就能产生融合。)

  先举一个特殊的案例:再生人现象。

  这种现象估计很多人在抖音上和生活中看过或听说过。

  这些特殊案例中的人居然能记起上辈子的事情,按经验主义的观点这太不可思议了,人所有记忆以及意识应该都是曾经经历过的事情,哪怕在梦中也只是这些记忆的重新组合,但再生人现象偏偏违背了这一原则。

  在再生人的案例里,一个人能清楚地记得上辈子的亲人、生活以及语言,当他们回到上辈子的亲人中去验证时,居然所说的人和事都能得到了验证。

  这一现象对于现在的主流文化是难被解释的,但是通过我所提出的“记忆隔离”、“意识体”、“意识海”的概念却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一个人能记起前世,无非就是通过特殊的“记忆映射”突破了“意识体”的“记忆隔离”而读取到了另一个“意识体”(前世)里面的信息。

  不仅仅是有的人天生能记起前世的案例,还有的能通过后天的方法也能记起前世的案例。

  比如说美国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布莱恩·魏斯写的《前世今生》,它里面就讲到了他的一个病人在通过他的深度催眠后唤醒了前十六世的记忆,其中有些前世还精通着其它国家的语言,这完全违背了经验主义学说的理念,这一现象也只能用“记忆隔离”这个观点去解释。

  关于“意识海”中的“意识体”的概念还濒及到一些民间特殊的现象。

  案例一:

  比如说“诈尸”,一个人刚刚死去人的尸体被猫跳过了后,突然又活了过来,而且跳起来乱咬人。

  关于这种现象的解释,很有可能是人死后的尸体先是与之前“人”的“意识体”断开,然后通过猫这个特殊的媒介与某个动物的“意识体”产生了连接,所以才出现了跳起来咬人的行为。

  案例二:

  社会上有一种“神婆”,她能用一些特殊的方法使一些过世的人“请”上自己的身体。

  这种现象的解释可能是神婆的“意识体”通过某种方法处于了休眠状态,然后那个请上身的“意识体”就与身体产生了短时间连接,所以这个神婆才能表现出更外一个人的人格,以及能说出另一个人所知道的一切事情。

  案例三:

  在社会上还有一种所谓的“大仙”,当他看到你第一眼时就能知道你的一切。

  关于这种现象的解释,很有可能这种人通过某种特殊“记忆映射”的方法“共享”了你“意识体”中的记忆,这就好像黑客能“黑进”别人的电脑能查询别人所有的信息一样。

  除了上面的超自然现象,我再看看人“清醒状态”与“做梦”两种常见状态以外的一些特殊状态:

  “催眠”、“死亡状态”、“濒死体验”、“禅定”。

  “催眠”,这种一种介于清醒与梦境两者之间的状态。

  清醒状态下,“现实世界”作为引导源产生“记忆映射”。

  在梦境中,意识本身作为引导源产“记忆映射”。

  而“催眠”是个类似于人在梦境中通过催眠师发出的指令作为“引导源”来产生“记忆映射”来读取记忆以及意识而产生类似于梦境的场景。

  梦境中,人几乎是与“现实世界”断开,而在催眠的过程中,人与“现实世界”中催眠师的指令是间歇性地连接与断开,这些“指令”不断地引导着记忆以及意识制造梦境。

  而在某种特殊的指令引导下,人甚至能读取到这一辈子的“意识体”之外的记忆以及意识,也就是所谓的“前世记忆”。

  关于“死亡状态”,人体消亡后“意识库”与“现实世界”连接的中间媒介消失,所以意识的读取也就不再受限于“现实世界”这个“信息库”的各种引导与牵制。(人体本身也是“现实世界”中的一个重要引导源,它也会对“意识库”中的信息读取产生很大的限制)。

  在“死亡状态”下,记忆以及意识的载体“意识体”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重新回归了“意识海”,就好像在“意识海”中苏醒了一般。

  关于这个“意识体”,在这里重复一下那个比喻,我们所在的“现实世界”就是像是一部电脑中的某个游戏,“现实中”的我们就是这个游戏中的某个角色,而在游戏背后,也就是“电脑”前玩这个角色的“人”,也就是这辈子所有记忆以及意识的载体——“意识体”,他在这个电脑的外面通过某种方式控制着游戏中的“我”。(当然,这个电脑外面的“意识体”不一定是“人形”,也不一定是“有形”,或许是某种“特殊形态”)

  当我们活着的时候,电脑前的这个“意识体”处于“沉睡状态”,它所有的“意识活动”进入了电脑中这个“现实世界”游戏中的角色,但是当“现实世界”这个游戏中角色死亡时,电脑前的“我”就苏醒了过来。

  你们可以想一想,如果这个“我”已经在“电脑”前醒了过来,那么他是否可以直接查阅电脑这个“游戏”中的任何信息?(这只一个读取信息方式的比喻)

  比如说在“濒死体验”的现象中,很多人在短暂死亡过后发现能直接看到现实中的各种景象,他只需要动一下念头就会来到亲人的身边,看见与听到亲人的一举一动。(等到他又活了过来的时候所有的事情还得到了证实。)

  “濒死体”中的现实其实就像“意识体”在电脑前随意查阅游戏中各种信息一样。

  另外,还有关于人在“禅定”后的特殊现象。

  其实禅定这种状态就是让自己什么都不想,甚至几十天不吃不喝地打坐,让心理与身体处于一种休眠的状态,说白了就是让自己的心理与生理无限接近“死亡”的状态,所以也会出现与“濒死体验”中的一些特殊能力,比如说有的“高人”在禅定过程中能看到几十里处的山脚下朋友的到访。

  还有一些书籍,比如说《西藏渡亡经》、《西藏生死书》就有记载人死后成为“中阴身”时具备的各种神通,比如说天眼神、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

  其实这些都是人死后对“现实世界”以及“意识海”两个维度世界信息的超级读取方式,这种状态完全忽视“记忆隔离”的屏蔽现象,甚至是超越“记忆映射”的读取记忆以及意识的方式。它不仅可以读到“现实世界”任何信息,还能“共享”到“现实世界”其它生灵在“意识海”中“意识体”的任何记忆以及意识。

  关于“记忆隔离”和超自然推理这一章,它是与现实中的一些特殊文化结合起来推理一些超自然现象背后的根源性的东西,有些推理只能作为主观性假说,因为人在活着的时候,这些理论与观点是无法真正得到验证,就算有特殊的个体能亲身经验到,但无法被大部分人所认可,所以只能算是主观性推理。

  这一章重要的是强化“记性映射原理”与“记忆隔离”概念的理解,希望你能真正地消化,下一章我们利用三元意识中的“生理性意识”与“记忆映射”相结合推理“人类寿命的真正秘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意识   记忆   超自然   圆圈   学说   梦境   前世   人格   清醒   原理   现象   现实   身体   状态   案例   电脑   世界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