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映射原理与三元意识学说》第一章 全新哲学的诞生

《记忆映射原理与三元意识学说》第一章 全新哲学的诞生

作者:哲学猫

科学的意义就是证明以前的科学都“不科学”。

  哲学的意义就是证明以前的哲学都是“垃圾”。

  “不科学”和“垃圾”并不代表都是错的,而是不够好。

  西方哲学,每个时代对“世界”和“人”的认知都不一样,这都是基于它们不一样的社会背景,但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一般都比上个时代的哲学更先进。

  哲学并非是世界的真理,但它却越来越接近真理。

  关于《记忆映射原理与三元意识学说》,我足足准备了二十多年,不知道它是否有我主观想象中的那样“伟大”,因为这必竟这是需要时间去验证的。

  如果我的想象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大家就当我只是个笑话。

  但万一它真如同我想象中的那样,能给人类的文化中产巨大影响和贡献,我只希望它能传递下去。

  记得高中时期,一本哲学启蒙书《苏菲的世界》帮我打开了哲学的大门,当我一踏进这片世界,我发现我马上就已经无法自拔!

  高中三年,我脑子全是那些哲学问题,我情不自禁的去思考,我就像着了魔一样。

  “世界是怎么样的存在?”

  “人是怎么样的存在?”

  “世界的自然法则?”

  “人性?”

  。。。。。等等的一些问题。

  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康德,黑格尔。。。。。。再到弗洛伊德,马克思。。。。。,他们每个历史时期都给出了每个不同历史背景的不同答案,每个时期的答案都是基于以前历史时期答案的脱变。

  虽然答案各不相同,但哲学的问题却一直都是围绕那几个。

  出了社会后的十几年里,这些哲学问一直在我脑子里萦绕,几乎每天都要从脑子冒出来,我无法自拔地去思考,痛苦地思考,就像上了瘾一样。

  有时候真的觉得这就是宿命,上天早就已安排好了我这辈子的使命,早就安排好了我要完成的任务,我这辈子就是干这个事来的,逃都逃不掉。

  关于研究哲学,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只要将它发挥到极质,必然能站到这个领域的顶端,但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自己的天赋是什么?

  研究哲学也一样,必须有这方面的天赋,这个就像学中医,有的人学了一辈子就是入不了门,不是他不努力,而是他没有这方面的悟性。

  在生活中,我只是一个平庸的、各方面都很弱的一个人,但我发现我的天赋在哲学方面却有所长,这也许和我天生的抑郁型体质和性格有关。

  学习哲学除了要有天赋,还要有后天学习的能力。

  当然,在我们这个时代,只要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能认识字,就能通过看书学习,也就有了后天学习的能力,这个简单,就不用多说。

  第三个就是对哲学极强的兴趣,这是学习和思考哲学的原动力,而这种兴趣的强烈程度甚至能达至痴迷,疯狂!

  除了上面三个条件,还有第四个条件,而这第四个条件是最为重要,也是搞哲学的人极少能具备的——那就是要经常要遭受强烈的精神痛苦。

  全新的哲学思想是一个辩证法的过程。站在一种思想的角度是对的,站在另一种思想角度也是对的,但两种思想放在一起却矛盾了,然后将两种思想不停地摩擦而产生第三种全新的思想完全包容它们。

  这种产生全新思想过程中却需要一种催化剂——强烈的精神痛苦。

  痛苦能强化我们的思考力,特别是那些在长时期想不通透的两种对立的思想,更需要更强烈的痛苦作为强有力的催化剂。

  在我思考一些哲学问题的这二十多年里,我发现了一个奇特现象:在很长时间里都无法突破两种对立的思想时间,突然在生活中某一个时间点碰到一件让人精神极其痛苦的事情,就在那极其痛苦的精神状态下的几个小时或几十分钟里,回过头来再去思考之一直困扰我的哲学问题时,突然一下子很容易地就想通了,一种全新的思想就这样突然诞生了出来。而我在思考好多哲学问题到了一个瓶颈期都是这样突破的。

  这种奇怪的现象,我也说不清这是为什么?也许只有一种解释,人在极其痛苦的精神状态下,思考力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超强化。

  所以我觉得历史上那些在哲学方面能有所成就的人,都是被人生的痛苦累积起来的,谁能知道他在生活中遭受过什么?

  也许哲学家就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生活就像是受到了诅咒了一般,时时刻刻都遭受着生活中的磨难,遭受着精神上的痛苦。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这就和传说中的成佛的思想很相似。

  佛除了是佛,也是哲学家。

  经过十几年的哲学沉思,在2012年左右,我终于到达了一个哲学思想的转折点,一个哲学思想的质变。

  我只记得在某个时刻的一刹那,我突然认知到了人类有“行为意识层面”的存在。

  在现有的知识体系里,人们都认为“人的行为”都是由人“怎么样去想”而决定的,就是所谓的“思想”。

  那些解释不清的“行为”却归结于“潜意识”。但“潜意识”是一个非常含糊不清的概念,这是非常混乱的。

  在我看来,“行为”源于“思想”这个好像太正常不过的观点,实际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人的行为”根本不是原于“思想”,“思想”是“思维意识层面”的东西,而“人的行为”原于“行为意识层面”。

  我真的没想到整个西方的哲学历史上居然没有一个哲学家认知到有“行为意识”的存在。

  当然,这也是原于“行为意识”的特殊性,它确实很难被认知,很容易被错误地总结成为“思维意识层面”的东西。

  当我认知到人的“行为意识层面”后,发现很多以前的一些奇怪的现象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特别是教育方面。

  那一段时间里,我真觉得我就是个天才,一个哲学天才!(人总会轻狂,特别是年青的时候)

  从一开始,我所创立的并非是“三元意识学说”,而是“二元意识学说”。

  接下来的几年里,因为自己的身体一直不好,我开始自学中医,自学《黄帝内经》。

  而在学习《黄帝内经》的过程中,我结合我所创立的《二元意识学说》,我又发现人类还存在着第三元意识的存在——“生理性意识层面”

  “生理性意识层面”决定了人类生理行为。

  这三个意识层面——“思维意识层面”、“行为意识层面”、“生理性意识层面”成为了我哲学思想《三元意识学说》的核心。

  《记性映射原理》是我通过人在清醒时和在梦镜中两种不同状态下,通过辩证创立出来的东西,这个理论和《三原意识学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人类所有“思维”、“行为”、“生理行为”都是这一个“记忆映射”的过程。

  接着,我将《记忆映射原理和三原意识学说》和《黄帝内经》又重新相结合,居然无意中推理出了“人类寿命的真正秘密”,这是一个意外!我自己都被震惊到了!按道理说研究人类寿命应该是生物学家,基因学家的事,可被我一个搞哲学的找到了答案!这太意外了!

  关于“人类寿命秘密”,其实极其简单,就像古代人不知道地球是圆的一样!我感觉整个世界研究寿命的方向几乎全部都是错的!

  在此,我先不把答案直接说出来,我会一步一推理给你们看。

  “人类寿命的秘密”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极其的重要,但《记忆映射原理和三元意识学说》的意义却远不只如此,它是一个本源性哲学,几乎包罗万象,只要一与其它某些文化相结合,又会推演出一些全新的东西。

  在后期,我会将其与现有的某些文化相结合,让你们看看一些被我推演出来神奇之物!

  读我这套学说,最好是具备一定的哲学知识,这套学说本来就是以西方的哲学为基础,并与现实世界的矛盾通过辩证所得到的产物,其中也融合了东方某些一些哲学思想,所以没有一定哲学基础和感悟的人恐怕很难理解字面背后的真正意思。

  书是传递知识的工具,一本好书除了要有高度的思想,更重要的是通俗易懂,我尽量用最简单通俗的小白文去写,尽量把我的意思表达明白。

  希望我的这本《记忆映射原理和三元意识学说》能在你们眼里称得是一本好书,一本有份量的好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黄帝内经   学说   哲学   意识   哲学思想   认知   天赋   层面   寿命   生理   原理   痛苦   人类   答案   记忆   思想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