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陶渊明《责子》

近期赏析陶渊明的诗文时,又读到了他的《责子》诗,觉得可以分享给读者参考一下,以便于在鸡娃成风的时代,缓解一下身为家长的焦虑。希望看了这文,下回辅导作业,大家血压会平稳些,舒怀老母亲心,老父亲心,哈哈,别焦虑,孩子有孩子的路,走好自己的路啊。

责子赏析

责子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一作宜丰人[35][36]。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被,同“披”,覆盖。此两句意指陶渊明已年老,此诗作于东晋安帝义熙四年(408年),时年四十四岁。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陶渊明共有五个儿子,大名分别叫俨、俟、份、佚、佟,小名分别叫舒、宣、雍、端、通。前阵子,五个儿子都不喜欢读书写字。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老大的小名叫阿舒,年纪已经十六岁了,为人极其懒惰。懒惰到什么程度呢?懒惰到了没有人能够与他匹敌的程度。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老二的小名叫阿宣,年纪将近十五岁了,可是却不喜欢语文数学。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阿雍和阿端是同年生人,都已经十三岁了,可是连六和七这样的个位数都算不清楚。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最小的阿通将近九岁,却根本不知读书学习为何物,整天就知道到处找梨子和栗子吃。人家孔融四岁的时候,就知道让梨了,可我们家这个阿通,都九岁了还是只知道觅梨。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我生了一个儿子不行,再生一个又不行,连续生了五个,都是这副蠢笨的德性,这难道不是天意吗?既然天意是如此,那我又还有什么办法呢?算了,不说了,喝酒吧!


我相信只要爱学习,凭诗人的学问,也可教导出有文化有修养的儿子,但儿子不爱学习,就一点办法都没有阿,也许诗人的要求过高,希望儿子能和自己一样有高学问,故责子。

陶渊明儿子不读书和喝酒的关系

有人问了,是不是陶渊明生育期间老喝酒,导致基因变异。李白与陶都喜酒。影响了精子质量,所以备孕期间男人还是要慎重。1、长期喝酒;2、宠溺的;3、才学提前被老子透支了;4、虎父无犬子本也少;5、娶的老婆不对,好女旺三代;以上皆有可能。这又能怪谁呢?喝酒生出的儿子,老子又种豆豆苗稀,整天田园瞎逛。儿子们先天不足,后天失教。

喝酒是否造成后代智力低下,也是个仁者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们伟大的诗人并没说他儿子智力低下,只说不好纸笔阿,就是不爱学习的意思。不识六与七,也有可能是泛指不爱学习的意思,并不是说连六和七都不认识,这样岂不是傻瓜。儿子还算正常,六、七应该是认识的。其实只能说命运如此,只能认命。

陶渊明向往田园,成为一名田园诗人,而且是不善家糊口的农夫,后半生都在挨饿。5个儿子也都成为农夫,这是很正常的。

父亲不一定是天才,我想陶公也不会认为自己是天才,只能算有一流诗才。论仕途功绩,陶公实在不足以载入史册,;论耕种劳作,陶公的自留田是草盛豆苗稀。陶公的事功能力,那是相当一般,实事求是而言,就是很差。

不过抛开世俗功利的评价,其境界之渺远,品性之高洁,真是高山仰止。

陶公魏晋风骨,又行老庄之道,虽不信帝乡之期,其旷达洒落非常人之所及。他重视的是个体生命体验,社会性比较弱,反复辞官,儿子啥的虽有期望,同样也懒得管教了。普通人还是有点俗气,多少要逼一把。

现代教育感悟

从陶渊明这个故事中也可以看出现代教育的价值。孩子多父母即使自己水平高,也不一定就是擅长教育孩子。

通过现代教育体制,不少人获得了更为专业的教育培养,很多人获得了超出父母水平的教育,也大幅减轻了个人教育下一代的负担,整体上讲对于个人发展还是贡献很大的儿孙自有儿孙福,努力过就好。

以前女儿3岁了刚上幼儿园,自尊心强,如果说教她学习就大喊心强,如果说教她学习就大喊不要不要,如果说和她一起看书写字读故事就能接受,也不知道以后上学会啥样。

我想孩子啥的,随缘吧。

之前有位老师,他们夫妇都名校毕业,老公还是理工科博士,自己也辅导,还请了本地名师,又咋地?孩子还不是学酥?他们想想再生一个,只有33%的机会会比老大强,算了,不划算。毕竟健康快乐最重要了。

教育孩子这事,还真是说不清楚。我一远房亲戚,父母一个在新疆打工(工厂的食堂做饭的),一个在广东打工(餐馆服务员)。都是没文化的人。关键从小不在身边,几年不回去看孩子一眼。孩子的童年是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爷爷奶奶又是那种早上去种地,晚上来纺棉(很忙的意思)。平时只做好饭给孩子吃。二个孩子2~3岁就自己玩泥巴。上学也是自己去,没人接送,无人辅导。但是现在大的已经是大学老师,小的也是985名校学生会干部,本硕连读在大学年年拿奖学金。这大概就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

结语

鸡娃不如鸡自己[加油]连自己的命运尚且掌控不了,又为何执念于掌控孩子的命运,孩子要走的路是属于他的

人生过白隙,

成长顺本意。

赏月杯中物,

何须焦兼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杯中物   彭泽   隐逸   县令   东晋   两鬓   儿孙   田园   懒惰   诗人   儿子   不好   父母   命运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