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寻古迹的莲莲



湮灭一朝繁华,扶剑泪洒,大唐终究走向了衰落和灭亡……


这次,不是某个皇帝的暴政,不是某次改革的失误,有的只是这个王朝日薄西山的命运。当农民起义领袖王仙芝最终毫无畏惧地举起了反抗的大旗,却没有来得及建立一个王姓的皇朝。而接踵其后的黄巢,虽没有在某日“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大胜中走向皇位,却让这岌岌可危的王朝再次受到了一次重创。最后大唐哀帝在无力回天的宿命中,将李氏王朝拱手相让给了一个姓朱的地方节度使……随后进入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分裂时期,诸侯割据,战乱不断,中原大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轮流登场,而南汉、南唐、吴越等十多个政权割据并存,乱世纷争,民不聊生。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上图:五代功臣塔(斯飞坐标许凯章航拍)


吴越国便是这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定都杭州,由本地人钱镠所建。在大唐灭亡前,钱镠忠于唐朝,因任“节度使”有功,被大唐封为“越王”;在朱温篡唐建梁以后,他又效忠于后梁。虽然少时无赖,曾以贩盐为盗,但其生存之道也从后梁得到了较高的军职头衔。后唐灭梁以后,钱镠又向后唐上表称臣,不仅得到了“吴越国王”、“天下兵马都元帅”的头衔,而且还得到了玉册金印,以示恩宠。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上三图:2019年被盗的钱镠墓原址(拍摄于2017年端午)


凭此,“吴越”这个地方王朝便有效地防御了周边割据势力对自己侵扰,钱镠一边向中朝称臣,一边自立小朝廷,还自立了年号,共有天宝、宝大、宝正三个年号,直到其子钱元瓘继位,才改用中朝年号。听起来这人狡猾得很,但钱镠勤于政事,他了解民间疾苦,礼贤下士,广纳人才,奖励垦荒,并平息藩镇战乱,维护两浙安宁,种种有利于人民生活和经济繁荣的善举,使得钱镠颇得民心。公元932年,钱镠以81岁高龄去世,其子钱元瓘嗣位,勤政仍有其父之风。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上图:吴越国王陵钱镠像


公元941年钱元瓘死,其子弘佐、弘倧跑马灯似的先后嗣位,947年一场权臣与第四任君主钱倧的“鸿门宴”,最终“王不胜臣”,在位仅半年的钱倧被废,其弟钱俶嗣位。钱俶愿意代替兄长钱倧称王,但提出要求必须要保全兄长钱倧的性命。 赵匡胤建立北宋后,在宋朝统一全国的政治攻势下,为保一方平安,钱俶倾国以示贡献,吴越亡,那一年,是公元978年。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上二图:吴越国第二代国王钱元瓘的王后马氏墓(康陵)


钱镠作为吴越国的建立者,他有着智慧的头脑和清晰的思维,他知道以吴越国的小小地盘,根本没有能力与北方的政权抗衡,甚至与身边的南唐(以及南唐的前身南吴)都无法抗衡。如果采取对抗的策略,吴越国肯定持续不了几年,所以钱镠在去世时留下遗言,告诫后世子孙要“善事北方大国”,即要以北方大国“马首是瞻”,只有这样北方的政权才不会有消灭钱氏吴越国的想法,甚至还会保护吴越国。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上三图:吴越国末代皇帝钱俶生母墓(吴汉月墓)


974年,赵匡胤讨伐南唐,矛头直逼江南。钱俶拒绝了南唐后主李煜的求援建议,并于975年出兵助宋灭南唐,南唐亡国后,吴越国悲情的“唇亡齿寒”。根据历史讯息可以拼凑出的画面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一月,钱俶祭别钱镠陵庙失声痛哭:“孙儿不孝,不能守社稷,又不能守祭祀”,悲伤之情撕心裂肺。稍后,钱俶启程赴开封纳土献地,史书记载钱俶于端拱元年(988年)卒,谥忠懿,葬于洛阳北邙山。千年已过,其陵寝早已被盗数百年以上,仅存一墓志现存洛阳市博物馆。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上二图:洛阳博物馆藏吴越末代皇帝钱俶墓志


朝代更替,时光荏苒,仅享国70余年的吴越国不可避免的泯灭于历史尘烟里,然而钱镠治国有方,沉稳厚重的风韵,却下佑了宋的高贵。其信仰的锋芒与文化的璀璨,不仅绵延在一城一廓一国上,吴越国留下的珍贵史迹与文物,还在属于杭州的一方湖光山色里璀璨发光。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上图:杭州功臣山出土吴越国建筑构件


吴越国崇信佛教,现存吴越国史迹中,以石塔和造像为代表,最为著名的古塔有雷峰塔、保俶塔、六和塔、功臣塔、闸口白塔、梵天寺经幢、灵隐寺经幢;石窟有飞来峰、烟霞洞、慈云岭、天龙寺等。但上列中雷峰塔已倒,现为重建,地宫出土文物现存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六和塔现存为南宋重建;保俶塔现存为明代重建;真真正正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遗存的,只有功臣塔、闸口白塔、梵天寺经幢、灵隐寺经幢、飞来峰(一部分)造像、烟霞洞造像、慈云岭造像、天龙寺造像,以上均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郊坛遗址一处,留有吴越国明确纪年,印证是当时祭天的场所,此为“浙江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郊坛遗址”发现于2002年,以“吴越国王镠建置”题记最为重要,短短4行29字书体工整,凿刻精良,为吴越国祭天之所。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上图:清晰的“吴越国王镠建置”题刻(省保)


功臣塔留有唐代方塔的遗风,史书记载,功臣塔的建造时间略早于吴越国建立之前的后梁贞明元年,钱镠所建,功臣山的赐名与功臣塔的建立均是当朝者对钱镠智勇双全的认可。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上四图:功臣塔及内部构造(国五)


功臣寺遗址经过考古挖掘,先后清理出建筑构件、排水沟等,通过与文献史书的比对,判定为钱镠“舍宅为寺”所建。著名的“婆留井”在遗址区域东南角,有史书记载,钱镠出生的时候天有异象,其父认为不详,欲把他弃入井中,一婆奋力把钱镠留下,故曰“婆留井”。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上二图:功臣寺遗址以婆留井(国五)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吴越国的古塔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以仿木楼阁式石塔为盛,如今现存的闸口白塔、灵隐寺经幢、梵天寺经幢都是石塔,塔身均浮雕壶门、佛与经变、装饰花纹,这其中个体最大的是闸口白塔。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上三图:闸口白塔(国三)


灵隐寺经幢原本在钱氏家庙(如今的奉先寺)前,北宋景佑二年,灵隐寺住持迁建于灵隐寺中,如今成了灵隐寺中最为久远的古物。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上二图:灵隐寺经幢(国七)


梵天寺经幢为双幢,时光过千年,两幢身《大自在陀罗尼经》和《大佛顶陀罗尼经》依旧可辨,最初的建立是为当时吴越国名刹南塔寺山门前镇院祈福。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上二图:梵天寺经幢(国五)


五代兵荒马乱的时期,受到挫折的僧侣们思想消沉,面壁坐禅,逐渐有了“顿悟成道”的禅宗思想,而这也正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罗汉造像的流行应该始于这个时期,烟霞洞罗汉造像就是最有代表性的罗汉造像所在地。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上四图:烟霞洞五代罗汉造像(合并国保名称“西湖南山造像”)


慈云岭造像是第三任吴越国王钱弘佐建资延寺时开凿的,共有弥陀龛、地藏龛两龛,如今寺为重建,造像后补与风化严重。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上三图:慈云岭五代造像(合并国保名称“西湖南山造像”)


天龙寺造像是吴越国末代国王钱俶在建天龙寺时开凿的,造像现存三龛,西龛为无量佛(即阿弥陀佛),全结跏趺坐式。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无量佛不远处即主龛,七尊造像,中为弥勒佛。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上五图:天龙寺造像(合并国保名称“西湖南山造像”)


东龛是水月观音,其发髻高耸,文静多姿的神态,融入在静谧的古寺中,更有禅悟的感觉,可惜轮廓尚在,神韵只在想象中。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越窑青瓷从唐代中期开始列为地方土贡,法门寺地宫皇家供佛的青瓷器,由物帐而确定为文献记载的“秘色瓷”。吴越建国后,越窑制瓷业进入全盛期,成为吴越国的重要经济门类,越窑青瓷成为最重要的进贡物品。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上二图:195禁出境文物——越窑青瓷褐彩云纹熏炉


吴越国烧造的越窑青瓷在墓葬、沉船、塔基地宫中均有发现。墓葬资料显示,越窑青瓷器多出土于皇家、王室及高等级贵族墓中。水丘氏墓出土25件青瓷中一半均为五代早期越窑青瓷精品。而“康陵”出土的44件秘色瓷更是重大发现,造型端庄朴素,釉色青翠滋润,是吴越中期的典范之作。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上图:吴越康陵出土莲瓣纹石质长明灯


吴越国另一重要文物是玉器,水丘氏墓与康陵还有雷峰塔地宫考古挖掘出的玉器,代表了吴越国早、中、晚不同时期的琢玉工艺水平。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吴越国不大,向北是长江,向东是大海,向西有天目山,可以说其境内自成天地,封而不闭。看杭州如今的经济鼎盛,不能不说从吴越起,丝织、制瓷、建筑、印刷业就已日渐兴盛,催生出大批的精工巧艺,给文化的传播与延续留下了千年璀璨的种子。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上图:雷峰塔地宫出土“千秋万岁”铭文鎏金银垫


世人皆知西湖美,而历史上对西湖影响最大的,是杭州发展史上极其显赫的吴越国和南宋时期,西湖的全面开发和基本定型正是在此两朝。这个城市,被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赞叹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遇见,既是为了过去的知遇,更是为了将来的再见……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寻古迹的莲莲:唐宋之间 | 吴越国史迹寻访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图文均由作者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云岭   雷峰塔   灵隐寺   白塔   后梁   大唐   王朝   闸口   西湖   南唐   青瓷   造像   国史   唐宋   杭州   功臣   古迹   国王   吴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