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潜艇,1万年也要搞出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作出卓越贡献

核潜艇,1万年也要搞出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作出卓越贡献

黄旭华院士

黄旭华院士,是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核潜艇之父。

近日,国家决定授予42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黄旭华院士等8人获得“共和国勋章”荣誉称号。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作为最尖端先进的海军装备之一,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诞生于1954年,核潜艇刚一问世,即被视为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杀手锏”。一国的核潜艇长期潜入深海,才能隐蔽自己,那怕在受到第一次核打击后也能保存自己,才能对敌方进行第二次核报复,从而实现战略威慑。

核潜艇,1万年也要搞出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作出卓越贡献

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美国、前苏联等国在上世纪50年代,都先后拥有了核潜艇。新中国在遭受到大国的核威胁、核讹诈之后,我们高层曾豪迈地对外界宣布,中国人一定要自己搞出核潜艇。

1958年,我国开始了核潜艇的研制,1970年12月26日,黄旭华总设计师主持建造的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1988年,我国对外宣布:中国进行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成功,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第二次核打击力量的国家。至此,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研制走完了它的全过程。

据说,俄罗斯在每次发射载人飞船时,有一项仪式令人印象深刻。航天员进入飞船前,飞船总设计师会在任务书上签名,并告诉航天员:“没有把握我不会送你们去的”。

核潜艇,1万年也要搞出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作出卓越贡献

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师黄旭华

但这个仪式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

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却有出人意料的不寻常举动。当我国第一代鱼雷攻击型核潜艇开展深潜试验时,黄旭华说的是:“我和你们一起去”。

1988年4月29日,我国进行核潜艇首次深潜试验。数百米深的深潜试验,准备向“极限深潜”的目标冲刺,最危险最具挑战的一刻终于到来。

核潜艇上那怕是一块扑克牌模样大小的钢板,深潜后承受的外压是1吨多。这么大的艇体,只要有一小块钢板不合格、一条焊缝有问题、一个阀门封闭不严,都会是艇毁人亡的悲惨结局。

核潜艇,1万年也要搞出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作出卓越贡献

深潜试验遭遇事故并不罕见。上世纪60年代,美国核潜艇“长尾鲨”号就是在深潜试验时沉没,艇上一百多人全部遇难。

对所有参加潜艇深潜参试人员来说,这无疑是个巨大的心理考验。为增强参试人员信心、减小压力,当年已经是64岁的总设计师做出惊人决定:亲自随核潜艇下潜。

黄旭华的动员誓词坦诚朴实:“作为核潜艇的总设计师,我对核潜艇的感情就像父亲对自己孩子一样,不仅疼爱,而且相信它的质量是过硬的。我要为全舰人员的生命负责,这次要跟你们一起下去深潜”。

一小时、二小时、三小时,核潜艇突破极限深度不断下潜。海水深深挤压着艇体,舱内不时发出“咔嗒、咔嗒”的巨大声响,触动着所有人的心弦。

时任深潜队队长的尤庆文回忆当时情景,“每一秒都惊心动魄”。

核潜艇,1万年也要搞出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作出卓越贡献

​中国所有的总设计师职责里,并没有亲自参与深潜或者亲自参加太空航行等规定,放眼全球各国也更是没有先例。此时已经60多岁的黄旭华做出如此决定,让人们大为惊讶,许多领导都亲自过来劝他。

黄旭华很坚决。他诚恳地说:“首先我对它很有信心。但我担心深潜时,还是会出现超出我现在认知水平无法预见的各种问题。而且万一有哪个环节疏漏了,我在深潜第一线可以及时协助判断和处置”。

这次深潜试验取得了成功,而且最终产生两个效果。第一是我国第一代鱼雷攻击型核潜艇成功定型。第二是从此以后,核潜艇总设计师随同首艇一起深潜,如今已经成为了一项光荣传统。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院士隐姓埋名几十年,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也为我国核潜艇的大国梦想最终实现作出了卓越贡献。(浔阳江上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核潜艇   共和国   获得者   勋章   航天员   鱼雷   美国   荣誉称号   飞船   院士   中国   设计师   贡献   人员   我国   国家   卓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