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着陆有多难?印度硬着陆,我国多次着月或因一技术领先美国

登月着陆有多难?印度硬着陆,我国多次着月或因一技术领先美国

登月过程中,着陆器安全着陆月球是难点之一,9月7日印度就是在这一环节功败垂成,“维克拉姆”着陆器失联后,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曾努力想重新唤醒登陆器取得联系,但目前看来已经不可能了。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印度航天局的一位管理人员表示,印度应该完成的95%的工作成功了,最后的阶段出了一些问题,但这5%应该是由美国完成的,失败了。意思就是说,印度没有失败,正相反成功了,只是跟着美国航天局到了霉。

“月船二号”最初立项时其核心器械和技术主要来自俄罗斯,后来闹掰了,无奈之下依赖于美国航天局,“深空测控”正是此次发生事故的主要技术原因,同时以色列也是与美国合作失败,也难怪印度要甩锅给美国航天局。

不难发现,“月船二号”虽然是印度制造,但其核心技术大多源自于其他国家,正真印度自主研发的并不多,失败也就在所难免。

登月着陆有多难?印度硬着陆,我国多次着月或因一技术领先美国

月球上基本没有空气,无法以大气阻力来降低速度,只能依靠反冲火箭的精确控制,让着陆器平稳降落到月面。“月船2号”使用了4台推力为800牛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先进行“粗减速”,达到预定速度和高度后改变发动机推力进行“精减速”,并关闭其中两台发动机,由于此时很难维持力度平衡,容易翻车。

果不其然,在这一环节印度翻车了。反观中国“嫦娥”月球探测器数次干净利索地降落月球表面,看似平常,其实一样的步步惊心,所幸背后有着强大的实力支撑。

据澎湃新闻网9月24日消息称,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子刊《自然-通讯》当天发表了一篇关于精确定位“嫦娥四号”的着陆位置,并对“嫦娥四号”的落月过程进行了重建的文章。

登月着陆有多难?印度硬着陆,我国多次着月或因一技术领先美国

文章详细的构建了“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着月的运行轨迹,在距离月球表面15公里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始实施动力下降,启动7500N变推力发动机,将探测器的速度逐渐从1.7公里每秒降到零。在6-8公里处,探测器进行姿态调整。当抵达距月球表面100米处悬停,对着陆环境进行识别,避开障碍物选择比较平坦的区域,缓速垂直下降。并在690秒后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

该着陆点位于一个缓坡上,其周围分布着五个大小不一的撞击坑,其中一个撞击坑的边缘距着陆点很近,稍有失误就会降落到坑内无法行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短暂的悬停时间窗内,“嫦娥四号”探测器采用三维成像组件以16个激光光束对月背着陆区进行高速扫描,在0.25秒内实现了0.2m分辨率的地形图像获取。中国是第一个用该技术的,强如美国,其同类技术也尚处于研发阶段。

登月着陆有多难?印度硬着陆,我国多次着月或因一技术领先美国

“嫦娥四号”探测器是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着陆,由于受月球遮挡的影响,地面设备无法进行跟踪,完全依靠登陆器自主完成。

正是基于对着月技术的深刻把握,我国才能一次次地将着陆器平稳地降落到月球上。而印度由于核心技术对外依赖性较高,没有实际操作经验,才导致了失败。当然,印度这次登月虽然失败,但给其航天科技带来长足的进步,这点毋庸置疑。(风调雨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印度   美国   惊心   着陆点   航天局   推力   技术   探测器   嫦娥   月球   背面   平稳   发动机   表面   速度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