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认为的善,还不是真正的善

有人问我,大手印文化提倡消除二元对立,放下分别心,那么,我们该如何分辨善恶?道德修养又有哪些境界?


我告诉他,人性中兼有善恶。凡有人类,善恶之争就会存在,也永远不会停歇。就像一个人总是在跟自己斗争。而且,善有不同层次,是个多元的概念。


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情况,对于善,就有不同的内涵与诠释。所以,善恶之争不可能有定论,也不一定要有定论。一个人是好是坏,关键在于他是否自省、自律、自强;人类社会发展得是好是坏,关键也在于人类能否理性、节制、自律。


人都是自私自利的,这不奇怪,世上也没什么纯粹的善人和恶人。只要一个人不但自己生存,也让别人生存,就是善;如果一个人只考虑自己的生存,不让别人也生存,就是恶;如果一个人能为社会、为他人、为集体着想,遏制自己的私欲、贪欲,他就是有道德的人。善心、善言、善行,三者统一,就构成了完整的善。


至于人的道德修养,则有五种境界:圣人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君子界,利人无己;常人界,利人利己;小人界,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蠢人界,损人又害己。我们崇尚圣人,提倡做君子,至少做个常人,不能做小人,更不能当蠢人。我提倡的“大善铸心”,就是用圣人的善熏染常人的心,让常人的心一天天更柔软,一天天更博大,一天天更慈悲,然后变成君子之心,最后变成圣人之心。


现在很多人认为的善,还不是真正的善,因为它带有大量的偏见和局限。比如学科、文化、民族、宗教、政治理念的局限,等等。在这么多局限下,善文化很难形成普世共识。而且,善文化目前宣扬的,多是一种小善的东西,没能上升到大善的层面。就是说,现在有很多善文化的传播者,仅仅在传播一种行为,没能让它发挥影响人心的作用。例如,他们大多停留在物质化的捐赠、支援、资助等行为上面,没形成大善,还停留在小善、中善的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善言   损人不利己   传播者   蠢人   同体   善行   善恶   定论   圣人   常人   君子   道德修养   境界   人类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