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今天的困局与柳传志、倪光南之争

最近我发现我有了一个新的爱好:职业免费洗白。

这次说说这几年在IT行业大行其道的柳倪之争,现在绝大部分人众口一词说:坚持贸工技的柳传志挤掉了坚持技工贸的倪光南,柳传志目光短浅,导致20年后的联想陷入困局,而且,导致国家没有芯片可用。

联想今天的困局与柳传志、倪光南之争

甚至很多网络作者不懂历史,都开始写入网络小说中。

我作为一个经历过同一年代的人,很负责任的说:这种说辞是不负责任的事后诸葛亮!而且,根本不了解历史的真相。

首先,所有人必须知道,联想今天的困局,核心不是因为没有技术和芯片,而是因为从iphone出现后,智能手机很快代替了电脑的大部分工作。这一过程,不是联想一家反应不过来,我们掰着手指头数一数:IBM、戴尔、惠普、康柏、索尼、联想等等,原来所有的电脑大厂,只要是卖微机的,今天活的都很差。

过去几年,电脑销售不是在上升,而是在下降。

同样受到重创的是传统的功能手机,我们再数一数,诺基亚、摩托罗拉、索爱、黑莓、爱立信等等,所以国际大品牌无一例外全军覆没,而且死的更惨。

准确讲,联想的困局是行业升级带来的必然结果。除非真有穿越者,否则,很难预见,更难避免。

其次,我们今天必须说说倪光南院士在哪个时代也从来没有说过,联想要开发自己的芯片或者CPU。倪光南于1992年立项研发联想程控交换机。1994年7月,联想与华为同时取得了入网证。当时罗争领导的联想程控交换机事业部已成为联想集团第二大部,仅次于杨元庆领导的微机部,其全面实力超过了当时的华为,连中南海都采购了联想程控交换机。

联想今天的困局与柳传志、倪光南之争

倪光南是想继续研发交换机。

当时,对于联想就是两个主攻方向,要么全力做电脑,包括做自己的品牌电脑、卖电脑,这按照今天的说法,就是一个2C的生意,面向普通消费者;而交换机呢,则是2B的生意,就是卖到一家一家的公司。从公司结构和企业文化而言,2C和2B是很难兼容的,为什么很多年后IBM卖掉了笔记本,其实就是全面专向了2B。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中国首先需要的是自己的电脑,而不是交换机,而且,从影响力、未来的营业额等等方向来看,电脑明显大于交换机。所以,当时全世界最牛逼的公司类似戴尔、惠普、IBM、索尼等等,都是集中精力在做个人电脑和笔记本,或者也是电脑的服务器;美国做交换机的国际公司现在也就剩下一个思科了,交换机因为影响力小、受众小、销售量小,所以竞争者不多,最终反而形成了一家独大,而且,因为是基础设置,不仅没有受到智能手机的冲击,反而成为了受益者。

联想当时做出的选择,是全世界绝大部分公司的选择。

当时联想的实力也不大,也不可能方方面面俱到,更没有穿越者指导未来方向,所以,选择集中精力做电脑,无可厚非。

再说说,倪光南院士当时所提到的研发交换机,其实也不是从芯片做起,严格意义上讲,和当时联想的PC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从国外购买芯片,我们加工厂攒到一起,最后打个自己的logo。

至于研发自己的芯片甚至CPU,在当时想都不用想,在今天,也就是想一想而已。

电脑芯片、航天发动机、军用发动机、民用发动机、高级机床,这些都是汇聚一个国家甚至一个阵营最顶级的技术最终形成的工业王冠上最耀眼的工业之花。

中国从建国后就一直希望能够在这些核心领域形成突破,能够走在世界前列,为此,整个国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但是,直到今天,还是我们国家的心腹之痛!有时间的话,可以去研究下863计划。说多了都是泪。

所以,倪光南作为首批国家院士不可能不知道这里面的难题,就更不会去不切实际的谈要开发CPU芯片。后来很多话,其实是其他人替倪光南院士想出来的。

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倾国之力,都解决不了以上问题,联想一家公司就算当时转到技工贸,就算转型成功了,变成第二个华为了,难道就能搞定芯片吗?

有人会说,华为有了麒麟芯片,我来普及下尝试吧:

麒麟950采用了台积电的16nm FF+工艺;集成4个2.3GHz的A72核心+4个1.8GHz的A53核心,GPU为全新的MaliT880 mp4,频率为900MHz。麒麟950还搭载了i5协处理器,并且采用的是华为自主研发的ISP。

CPU方面,麒麟950采用ARM公司提供的公版架构,集成4个2.3GHz的A72核心+4个1.8GHz的A53核心。

准确讲,是华为购买了国外的技术,购买了国外的芯片,然后生产了其中一小部分芯片,最终再生产出一个芯片组。哦,再补一刀,最后生产也不是我们自己生产的,我们国家目前最好的生产厂房生产工艺到不了这个级别。

其实,联想攒电脑,也是采用了一模一样的工序的。只是,当年英特尔卖的586cpu,今天卖的i5处理器。

芯片看着很小,甚至比指甲盖还小还薄,但是,真的对地球整体工业的考验。

过去的三十年,是中国科技领域高速前进的三十年,其实我们的进步很大,不论是华为还是联想,都有具有了一定的硬件生产能力,只是大家总拿世界上每一个领域最顶级最先进来比,这个确实无法做到豪华随意无死角360度碾压全世界。其实我们点开科技树的速度,已经是骇人听闻的快了。

好吧,柳传志和倪光南之争说完了。我认为,如果当时我也有投票权,哪怕我是穿越者,我也投柳传志。中国在那个时代,可以没有自己的交换机,但是不能没有自己品牌的电脑。

联想今天的困局与柳传志、倪光南之争

而且,交换机市场比电脑市场小很多,华为的工程师不辞辛苦甚至是冒着炮火在全世界卖交换机,才有了华为的今天风采。如果联想杀进去,两家中国公司一旦对决,最喜欢干的事就是互相杀价。那还不如只进去一家呢。

不要总同情弱者,强者才更值得尊重。

还有,一定要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的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困局   麒麟   华为   技工贸   戴尔   惠普   院士   交换机   中国   芯片   全世界   核心   国家   电脑   公司   倪光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