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 | 对思与否思:思维热启动让写作有话可说

曹林 语文学习

曹林 | 对思与否思:思维热启动让写作有话可说

曹林 | 对思与否思:思维热启动让写作有话可说

对思与否思:思维热启动让写作有话可说

中国青年报 曹林


讲座后的提问环节,还有日常来信和留言,很多同学都表达过这个困惑:评论写不到800—1000字,写着写着就没话可说了,140字就把道理讲完了,撑不起一篇评论,这种“输出障碍”“表达冷淡”怎么破、怎么治?


如鲠在喉,不平则鸣,评论在原初意义上是“问题意识”驱动的产物,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或是对某种社会现象愤愤不平、不吐不快;或是读书读到了与当下现实对应的问题时,思考被激活;或是某个热点触动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某个思考;或是某条新闻折射的问题正好是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厚积薄发,怎么会没话可说呢?常常都是先有表达冲动,然后才会评论,冲动之下,灵感如滔滔江水,驱动写作一气呵成!


可这只是文人虚构出来的理想状态,多数人的评论写作并非都如此快乐和自然,尤其是职业写作和应试写作,哪能等你有了冲动、欲望、灵感再去写?职业写作和应试写作的挑战就在于,面对一个不太熟悉和有灵感的话题,在没有表达冲动的情况下,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在开始没话可说的情况下,怎么迅速酝酿到有话可说。所以,评论写作要完成的一个首要任务,不是动笔,而是通过构思把自己调整到有话可说的兴奋状态。写作不是文字驱动的产物,不能以文字驱动文字,“写出几个字凑成一段话”,那叫憋和挤。写作是思维驱动的产物,“无话可说”的症结在于思维没有启动,只有思维活络了,阀门打开了,文字才会来。语言是思想的衣裳,想到了,话就到了。


本文以实战案例分享写作方法和技巧,提升职业写作和应试写作的能力,打破表达的冷漠状态,以批判性思考建立构思、对思与否思框架,突破“无话可说”的瓶颈,建立与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丰富的情感和理性联系。常有人夸我有一种总处于兴奋状态、不知疲倦的写作热情,我愿把这种兴奋和热情与大家分享,尤其是那些拿到一个题目常觉得“无话可说”的朋友。


四层次三案例:构思到位,写作才水到渠成


写作很难推进,文字没有进展,写25个字删20个字,往往是构思不到位的产物。没有构思好就仓促下笔,指望一边写一边迸发灵感,从而驱动文字,这种“自然主义创作观”对于受到时间约束的应试写作而言是不行的。什么叫构思到位?不是马马虎虎想到一个观点或角度就行,检验构思是否清晰、成熟到可以下笔,是有标准的,我称之为“四个检验标准”。


第一个检验标准是,能不能用一句精练的话把自己的想法概括出来?构思过程就是一个整理和取舍的过程,从什么角度,在何种层面,核心论点是什么,与其他那些“想象的竞争对手”相比,自己观点的贡献是什么,如果真想清楚了,那么,是能用一句话概括出来的,找到“观点线头”,将复杂化约为“有序”。比如,“请为真相到来前的‘无序’留点空间”,或者,“关心孩子飞得高不高,也要关心他飞得累不累”这一句话往往就是观点的精华和文章的眼睛,提炼一下就是标题。没有“我想清楚了就是表达不出来”这回事,抽象不出一句“自己觉得自信可以动笔、可以让人眼前一亮”的标题句,说明构思还没有成熟,思考还不够清晰。


第二个检验标准是,能不能换句话、换个层面把这个观点解释一下?比如,“请为真相到来前的‘无序’留点空间”,换一种表述解释这句话就是“不要为了追求所谓的稳定和秩序,而窒息公众的合理质疑”。“换句话表述”的内涵是,文似看山不喜平,要让观点有参差的层次,不能只在一个层面论述,而是让观点更立体、更饱满、更有质感。“换句话表述”往往也是待选的另一个标题句,写完看哪个更适合当吸睛的标题。


第三个检验标准是,能不能举一个例子?真想清楚了,肯定能举一个体现这个观点的鲜活案例。抽象出的一句话,往往是一个道理,那么,现实中有没有对应的案例、新闻和故事呢?这就是论据,也是在通过“举个例子”给道理降维,让道理更感性有亲和力。评论写作应该善于使用“比如”,一段抽象论证后,要习惯来一句“比如”,在抽象的阶梯上往下走一层,连接地气,连接人心、人情,让论点与论据水乳交融。


第四个检验标准是,能不能举三个例子?尤其是要有反例,一个反例很多时候比两三个正例更有论证力度。举例要有中国的案例,也要有外国的案例;要有现代的,也要有古代的;要有身边的,也要有远方的。让正例反例对话,让中外对话,让现代传统对话,文章就活了。能举三个案例,说明已经有了丰富的材料,写作时能信手拈来了。我一直强调评论写作的“三案例原则”,上手写作,起码要准备三个案例,胸有案例,写作不慌。案例充足,材料丰富,文思就会源源不断。




比如《投递员亲手给儿子送北大通知书,不只读到骄傲》这篇评论,就是充分构思的产物,起码有三个与“父亲给儿子送通知书”形成互文和对话的案例。1.正例:还记得2017年桂林米粉店那个老板吧,儿子考上清华,送孩子报到之前,他傲骄地在店门口写了个通知:因为要送孩子去清华报到,所以暂停营业几天,请相互转告。2.反例:网络曾流传一个视频,孩子考上清华,拿着通知书跪在植物人父亲床前,收获了一波眼泪和流量,不过后来证实是摆拍。正反例对话是为了凸显这个观点:“投递员亲手给儿子送北大通知书”这则新闻,虽然平淡却很真实,比那种“拿着清华通知书跪谢植物人父亲”之类的人造故事有冲击力多了。3.侧例:一篇让很多家长感到焦虑的文章,说城市中产家庭孩子兴趣班鄙视链中,运动类排后面的是马术、高尔夫球、冰球,跑步在最前面。乐器类排最后面的是管风琴,钢琴排在最前面。这个案例是为了说明,拼不了马术,拼不了冰球,起码可以拼高考,让人看到了普通人奋斗的意义。


经过四个标准的检验,构思成熟了,还会不会“无话可说”呢?肯定不会了,有了一句话,有了“换句话表述”,有了一到三个案例,文章整体结构框架其实已经完成,四梁八柱,纲举目张,接下来不过是顺着这种成熟的思考写出来而已。构思就是把自己调整到“有话可说”的兴奋状态,用四个标准来检验,就是把文章要写的“话”理顺,思维打通,结构搭起,“自来水”的阀门打开了,文字自然喷涌而出。灵感是在充分的构思中沉浸酝酿出来的,不是在硬写中“冒”出来的,思维打通了,文字才会顺,灵感才会更多地涌现,从而把自己调整到“文字—思维—灵感”互相激荡的畅快表达状态。


写作即对话,用不断的对话驱动表达活性


为什么无话可说,另一个关键的障碍在于:缺乏对话。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很少自言自语,孤独时往往沉默不语,对话时才会“说话”,须有一个对话对象,表达才被驱动起来——跟他诉说,跟他辩论,跟他讨论,跟他共情,跟他抗议,想说服他,才会有强烈的表达欲。写作无话可说,往往就是没有找到一个清晰的对话对象,处于未被激活的冷淡状态。只有调整到对话状态,对话欲望才会强烈,“把话说出来”的表达兴奋感才会提升。维特根斯坦说,一个人不可能独自遵守规则。规则总预设着一个利益相关者的眼睛,表达也是这样,社会学想象力、评论区想象力、评论表达欲,要有一种“我看人看我”的对象化思考,隔空创造对话语境。


人在辩论的时候,为什么那么兴奋?因为有一个清晰的辩论对象和强烈的辩论求胜心。人在表达一个不同的观点时,为什么那么健谈并激动,论证细胞都被激活了?因为他要在对话中说服另一个人。人在写作一个自己比较擅长的专业话题时,为什么那么亢奋?因为设想着跟一个专业外的人对话,充分调动起自身的专业积累来体现对话的优势。评论的本质就是对话,掌握了对话,就能处于不断有话说的话痨状态。


构思,是在跟“评论区”对话:出题者的意图是什么,别人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多数人会持什么样的态度,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什么。你本来可能没有太多想法,通过这样的对话后,你渐渐会有自己的想法。智慧和火花是在对话中产生的,在电脑前构思或在考场上冥想,是没法跟一个实际的人对话的,要能想象出“有代表性的他者”进行对话,通过“对话的想象”激活自己的思考。比如,对于“躺平”这个话题,当年轻人说躺平时,他们到底在说什么?当舆论批判“躺平”时,他们到底在批判什么?“躺平”是一种个人理性还是集体非理性?“躺平”是一种情绪表达还是实际行动?“躺平”是内心导向还是他者导向?尝试去对话。


引经据典,不是掉书袋,不是自言自语,而是在用你的论点与学者、经典、理论对话。我是这么认为的,哪个学者也这么说了,哪个理论也是这么认为的,用六经注我,在与历史、理论、经典的对话中提升论点的深度。举例,是让具象经验与抽象道理对话,道理毕竟是道理,道理要真正让人觉得“有道理”,要有具象经验的印证。案例间其实也是在对话,一个正例能与反例形成对话,一个历史故事也能与当下新闻形成对话和互文。


逻辑是段与段之间的对话,我们说一篇文章很有逻辑,是说段与段之间有着层层推进、陈陈相因的关系,“关系”就是一种对话,段首用的那些逻辑连接词、思维转折词,比如“因此”“然而”“另一方面”“实际上”,体现的就是与前后段落间的对话关系。论证是论据与论点间的对话。结构,是每一段论述与核心论点间的对话,首尾呼应,段落间呼应,形成事理深度融合的秩序,这种秩序就是文章的结构。


标题、开头、引用、举例、逻辑、结构、结尾,写作如果不断处于对话之中,就绝不会“无话可说”。思维保持着充分的活性与兴奋,“对话”不断把写作往前推进,就不是你在“堆”文字,而是有一种“对话力”驱动着你把那些源源不断冒出来的想法写出来。


曹林 | 对思与否思:思维热启动让写作有话可说


比如我在写《谁不希望遇见一个能停下课看晚霞的老师》这篇文章时,就保持着不断的对话状态,用对话力驱动着整个写作过程。选这个题目和角度,本身就是跟读者对话的产物,意识到读者会关心这个话题,紧张备考的高中生,需要这样的新闻和角度去“减压”。标题就带着对话诉求,“谁不希望遇见”?这个“谁不希望”就包含着共情的邀请,把读者一起拉到这种情感磁场中去感受,“这条温暖的新闻不仅治愈了很多将走入考场的人,也感染到我们这些过去很多年仍被高考紧张支配的人”。


第2段引用了一些网友的留言,这种“引用网友有代表性的看法”就是一种对话,即跟那些对这个话题“最有代表性的看法”去对话(当然,也可能通过这种“引用”引出你的靶子,指向那些有代表性的“错误观点”),体现一种交流的诚意。我是这样写的:“有的说,高三最紧张的年纪能遇到这么一个温暖的老师,算是人生一幸事吧。有的说,记得那个夏天,最美不过落日余晖,那时的我们都很努力,仿佛一切疲惫都能被治愈。”我还引用了一个网友调皮的观点:“好了同学们,晚霞已经欣赏过了,是不是很美?那今天咱们围绕晚霞,撰写一篇议论文。还有刚才拿手机拍照的同学,把手机都交上来。”以此体现人们对应试教育的记忆多么深刻。考场写作无法看到真实的网友留言,可以通过“合理想象”去构想出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锚定对话的对象。


接下来文章的逻辑架构,三个层次是通过与“希望遇见一个能停下课看晚霞的老师”这个核心论点的对话去层层推进的。第一个层次:老师心中有晚霞,才会在讲课之余看到晚霞,从而带学生去看。如果老师心中只想着升学率,那么,哪会有抬头看晚霞的闲心。第二个层次:老师心中有学生,才会停下课带学生看晚霞。当过学生,陪过那么多学生,知道到了此时,学生那根弦已绷到最紧,需要减压。第三个层次:老师心中有教育,真正理解教育对学生的意义,才会在题海内卷的焦虑中慢下来、停下来,给教育以晚霞的间隙,让晚霞映入心灵。教育不是把杯子装满,把心灵填满,而是把灯点亮。三个层次,都呼应着标题和论点,一层层往深处推进,写出“停下课带学生看晚霞的老师”这个话题的质感。


结尾点题,再以精粹精练的方式与论点对话:“人这一生,不能活成了证明题,孜孜以求地去向他人、向社会证明自己;而要活成一篇散文,在自由的追求中去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形散而神不散。活成放荡不羁爱自由的散文吧,不要活成证明题和论述题。”通过证明题与散文、考试与晚霞在隐喻修辞中的对话,让观点有余音绕梁、可以回味的神韵,使对话触及人心。



在“否思”中找到可作参照的另一面


歌德说过一句话,只知其一,等于无知。意为当你只知道一个答案,一种声音,就等于什么都不知道,只有在对比参照的辨析中,才能真正洞察一个事物。只有在对比参照的方位中,才能定位一个事物的意义。这就是为什么批判性思维需要超越“无知的确定性”,经由“有知的混乱性”,才能具备辨析和辩证的批判性对话能力。


把“请假”这件事孤立起来进行思考,很难会形成什么洞见或判断,但如果置于某种对比框架中,就能让人脑洞大开。一个段子是这么说的:“70后请假是因为父母不舒服,80后请假是因为孩子不舒服,90后请假是因为自己不舒服,00后请假是因为看你不舒服。”通过对比的参与,照见不同年代的人在请假这个问题上的习惯与代际特征。


社会学家米尔斯在其经典之作《社会学的想象力》中也提到过这种方法,他说:“通过对另一极的思考,即思考你所关心的事物的反面,你往往能获得最好的洞察。如果你思考绝望,那么同时也想想令人高兴的事情;如果你研究守财奴,那么同时还要研究研究大肆挥霍者。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只研究一个事物;当你试着比较各种事物时,你可以更好地理解有关资料;并且可以根据比较的内容勾勒出它们的特点。你会发现穿梭于对这些维度以及对这些具体类型的关注之间,会使人深受启发。”构建“极化类型”,即多种维度上的对立两端——灵感和观点,很多时候就是在这种“对思”(对立面思考)中产生的。


常态的思维,往往是顺着某个“给定对象”去孤立地思考,就事论事,特别是正面话题、正面评论,因此常常感到无话可说,这时候就需要调动“否思”,在“对思”框架中阐发,在“否思”的冲突中彰显正面价值。


平常看学生作文,看得最多的就是那种被命题者的“一维主题”所套牢的文章,观点很平滑。你出个“要有奉献精神”的题目,我就围绕“要有奉献精神”“奉献成就人生”“奉献让我快乐”“奉献的人生更有厚度”写一堆大道理。这就叫“一维思考”,过于简单粗暴地在“奉献”平面上,平滑地论证“奉献”的重要性,很像论述题的答题。缺乏问题意识和论证张力,没有把“二维思考”层面的冲突写出来。只有让“奉献”的价值在冲突中凸显,才有论证和思辨的张力。


好评论要能够体现驾驭冲突的能力,如果全是正确的话,没有争议的观点,你说的话我都认同,没有任何冲撞感,那这样的观点就没有价值。所以,我欣赏的评论是那种“过山车式”的评论:建立—冲突—消解。建立冲突,制造矛盾,埋下包袱,形成反衬,然后通过你的论证消解这种冲突,形成一种跌宕的效果。也就是说,不要简单直接地去肯定一种价值,而要善于通过“否思”去彰显一种价值。


就拿2021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的作文题来说,题目给出了党史材料,让学生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落脚点肯定是“大有可为”,但怎么让观点更有质感?就“大有可为”写“可为”会很空洞、单薄和套路,容易沦为正能量材料的堆砌和奋进口号。这时候就应该启动“否思”和“对思”,为“可为与有为”找到“对手方”,在与另一面的对话中,凸显“可为与有为”的价值。


“可为与有为”的对立面是什么?是不为、无为、乱为。想到这些,思维就启动了:那个晦暗的年代,民不聊生,政府黑暗,兵荒马乱,年轻人似乎有充分的理由去不为,躺平,躲进小楼成一统,埋怨生不逢时。他们没有,事在人为,他们的积极作为创造了时代。我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我怎样,中国便怎样,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只有我有所作为,国家和时代才有所作为。从某种程度上说,不是时代大有可为,而是我们都在奋斗和作为,才有这个大有可为的时代,时代是人创造的,我们不是躺着、等着时代滋养我们,我们就是这个时代,就像那些先辈就是他们那个时代。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时代成为另一个时代的丰碑,一个民族就这样生生不息。这不,思维就打开了,观点在思辨中有了质感,还可以由“可为与有为”延伸到“敢为与智为”。


否思,就是思考相反的一面,用相反的一面彰显某种价值。否思是批判性思维的一种表现,就是善于用否定性概念去挖掘深层内涵,否定性的观念批判,其主要目的是解除当下虚假观念的束缚。比如,定义一个东西是什么,不如说它“不是什么”更能体现问题意识,即尝试用否定去接近一个事物。我之所以建议评论写作要多用反例,是因为我们更容易通过负面例子而不是正面证据来接受真相。我想起美国首席大法官罗伯茨给法学院学生的著名演讲:祝毕业生遭遇不幸。——在未来的很多年中,我希望你被不公正地对待过,唯有如此,你才真正懂得公正的价值。我希望你遭受背叛,唯有如此,你才领悟到忠诚之重要。我会祝福你时常感到孤独,唯有如此,你才不会把良朋益友视为人生中的理所当然。这就是否思带来的质感,更彰显正义、公正、忠诚的力量。


通过否思和对思,有了对话的“对手方”,制造了冲突,也就形成了“有话可说”的张力。只有充分调动起思想内部的对话之感官,观点才能源源不断。


在时事、素材、专长中积累对话资本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对话的能力,构思、否思、对思,核心是对话。可对话是需要资本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关心时事、积累素材、培养专长中积累与公共话题和考试命题相关的对话资本。


高考命题往往有强烈的时代性,或者是强国、小康、脱贫这样的时代话题,或者是抗疫这样的现实话题,或者是成长、人生、选择这样的生命话题。无论话题多么抽象或具象,宏大或细微,都考查考生一种能力,即能不能用道理与现实产生勾连,熟不熟悉所生活的生命世界,了不了解这个时代的人心温度。好的文章绝不会讲抽象宏大的道理,无论是反观历史,还是畅想未来,都会有现实落点,因为文章是写给现时的人看的,脱胎于当下,为现实服务。


这需要考生关注时事热点,不是碎片化、八卦化、口水化的热点,而是那些有代表性的、反映时代精神、看到时代特点、现象级的热点,比如东京奥运会中能体现体育精神的案例,河南抗洪中反映时代精神的救援闪光点,张桂梅身上与时代脉搏相连的高贵品质,建党百年纪念中闪光的细节,张文宏医生身上的专业精神和媒介素养,等等。养成关注时事的习惯,这些时事积累就是面对一个话题并与之对话的资本。看的时事热点多了,看到某个命题时,就会条件反射般地调动起时事储备,让写作带着一种与当下的生活紧密勾连的对话气质。


平常的纸质书报和电子媒介阅读,不能只是收藏和保存,那是无效积累,因为碎片化的保存,既记不住,又无法在使用时调取。要形成可随时调用的有效积累,就必须经常使用。看到某篇文章里的一个好例子,一定要找机会使用,那个例子才会从收藏夹里的死材料变成可以随时使用的活材料。不仅要使用,还要与其他案例对话,即一看到这个案例,就想到昨天看到的另一个相反的案例。一看到某个案例,就想到某次保存的另一个相似的案例,边读边想,以“让案例之间对话”的方式去记忆,形成记忆的网状结构,就不会发生“水土流失”,从而在写作时随时调用,保持有话可说的“案例活跃状态”。


还有一个重要的积累方式,就是培养某种专长,用这种专长作为跟任何话题对话的“专业资本”。学者蒙文通认为,做学问必先选一典籍为基础而精熟之,再及其他。无此精熟之典籍作基础,读书有如做工者以劳力赚钱;而有此精熟之典籍作基础,则如为商者之有资本,以钱赚钱,所得将无限也。做学问是这样,写文章也是这样。著名的新媒体作家六神磊磊,精读金庸小说,用金庸小说里的情节、人物和道理去阐释时事,金庸小说就是他的本钱。你如果熟读唐诗,唐诗就是你跟其他话题对话的本钱。如果你把一部《论语》读得很熟,可以随时调用《论语》里的资源去论证,写作怎么会无话可说呢?你精通轮滑、象棋、围棋、足球、音乐,用这些运动或艺术中的文化资源作为本钱,去跟生活和时代对话,这就是对话的资本。


语言学家早川先生在《语言学的邀请》中也谈到过“无话可说”的状态,他说:“许多学生面对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常常写不到老师规定的长度,因为他们只写了一两段就把全篇意思都说完了,这一点读者朋友想必很熟悉。他们之所以会写不下去,是因为他们在头两段文字里下判断太多,所以后面也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下判断太多,没有论证意识,没有论证的案例和对话的资本,怎么办?只能借助空话套话大话去填满长度,成为没有观点含量的烂文章。


——《语文学习》2021年第8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思维   论点   晚霞   无话可说   构思   道理   观点   状态   案例   老师   话题   文字   时代   学生   文章   曹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