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卫星获取首个全球碳通量数据集

近日,科研人员基于中国碳卫星(TanSat)的大气二氧化碳含量观测,利用先进的碳通量计算系统,获取了中国碳卫星首个全球碳通量数据集和地图。这标志着我国已具备全球碳收支的空间定量监测能力,将助力盘点各地碳收支,成为继日本、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具备该技术的国家

碳卫星于2016年发射,是我国首颗、全球第三颗专门用于监测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卫星。碳卫星搭载了一台高空间分辨率的高光谱温室气体探测仪。这台探测仪的工作原理,是在可见光和近红外谱段,利用分子吸收谱线探测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

作为中国首颗碳卫星载荷,高光谱温室气体探测仪、云与气溶胶偏振成像仪的研制成功将为温室气体排放、碳核查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为节能减排等宏观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增加中国在国际碳排放方面的话语权。中国碳卫星是我国第一代温室气体监测专用卫星,实现了空间温室气体高精度监测的从无到有,迈开了重要且艰难的第一步。未来,我国将以碳卫星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研发新一代的温室气体监测卫星,服务于全球和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通量   中国   气溶胶   偏振   数据   全球   光谱   收支   温室   气体   大气   含量   我国   基础   空间   卫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