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展 览 | 柳文生:《听音乐作文》教学设计

原创 柳文生 中小学写作教学



柳文生简介


微 展 览 | 柳文生:《听音乐作文》教学设计

柳文生,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教研室副主任,语文教研员,中学正高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省优秀专家,省基础教育专家库首批专家,北京大学、河师大、淮北师大等高校国培计划初中语文指导组成员,安阳师院特聘校外导师,全国中学语文先进工作者,2014全国十大读书推动人物,2014全国首届中学语文“学术先锋人物”, 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写作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所主持语文名师工作室为理事单位。


柳文生成果概述


首创“绿色教研”,出版《读出自己的味道》《乘轻松快乐的翅膀》等六本专著,主编、参编《成长在路上》《名师眼中的好作文》等六十多部,2014年出版全国语委作文训练课题成果一套,在《语文教学通讯》与《河南教育》等报刊发表文章近500篇,《语文教学通讯》《中学作文教学研究》封面人物。



部编七上第六单元:发挥联想与想象作文教学设计

联想与想象训练——听音乐作文


柳文生


训练目的:

(1)能体会音乐中表达的主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联想和想像能力;

(2)能用文字把听到的、体会到的内容表达出来,领悟写作中如何运用联想和想像。

训练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联想和想像能力

训练方法:听、说、读、写、评

训练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训练时间:一课时

训练课型:作文实验课

训练过程:

一、导语

1.导语:

经过前三次的训练,我们大家对联想、想象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说一下什么是联想想象呢?

生:(略)

教师小结:联想是由眼前的人、事、物想到与其相关的人、事、物的思维方式。如由地上的街灯想到天上的明星(郭沫若《天上的街市》)等等。

想象是指人们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推理,在头脑中创造出没有经历过的,甚至是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但又合乎情理的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如由地上的街灯想到天上的街市和街市陈列的珍奇物品(郭沫若《天上的街市》)等。

需要指出的是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经常处于“伴生”状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要求学生听窗外有什么声音,教室里安静下来。

(集中学生注意力)

3.今天是星期四,是我们每周必然作文的时间。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老山界》中有这样一句话——

(课件展示):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这段文字把作者听到的声音描摹的具体可感。

清末作家刘鹗的《老残游记》中也有一段描写乐曲美妙之处的文字:

(课件展示):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她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做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做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析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她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这段文字写王小玉(白妞)的唱用“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写其声之悠远,用“傲来峰、扇子崖、南天门”写其高腔之无穷,用“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山腰盘旋穿插”写其音调之婉转,用“弹子上天”写其音色之灿烂,用“花坞春晓”写其声音之妩媚。更兼作者调动通感手法,以“听者如吃了人参果,三十六万个毛孔,无一处不舒畅”写白妞说书的妙处。

今天我们也来进行一次听音乐作文,(作文实验课——联想、想象训练(4))——希望同学们能迅速进入乐曲营造的情境中。

二、训练环节

1.板书听音乐要求

(1)不要作出任何声响(如翻文具盒、课本、纸张等)

(2)准备一支笔、一张纸或本

(3)静心屏气,细细体会

(4)两耳不闻身边时,一心只听美妙音

2.听、说、读、写、评训练

(1)播放音乐:听(8分钟)

(2)自我联想想象,思考乐曲中所描绘的美丽画面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1——2分钟)

(3)讨论、交流体会:以小组为单位,分享乐曲给自己带来的心灵上的愉悦以及在听的过程中脑海中不间断产生的联翩浮想,说出让自己最为动心的乐章以及最为美妙的画面及思绪。

(4)写: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第一次再创造,可以融入自己瞬间产生的新的联想和想象(15分钟)(300字以上)(可小组集体创作或个人创作)

(5)读、评

方法:小组推荐1——2名代表将本组集体创作或个人创作的文字有感情的朗读,给全班同学展示交流,注意抑扬顿挫;另一小组推荐代表进行即兴点评。

★老师把读评过程中发言人的关键词公正的板书在黑板上,提示学生可以对照自己在听的过程中进行的联想想象下的文字创作。

3.老师:

(1)告知所听乐曲名称及其表达的主要内容——《牧民新歌》

简介:《牧民新歌》是以内蒙民歌音调为素材,70年代由简广易创作的一首笛子独奏曲。乐曲的引子,描绘了宽广辽阔的大草原,蓝天白云下,牛羊成群……短暂的离调,使动人的引子又增添了迷人的动力。第一段抒情的慢板,内蒙民歌风味的曲调,倾吐了牧民对党、对新生活的热爱。第二段在羽调旋律上,再配上活跃的节奏型,描绘出牧民骑着骏马奔驰的欢乐情景。接着进入第三段,节奏放宽,旋律舒展,表达牧民们对社会主义的衷情歌颂。第四、五段音乐情绪更加高潮,运用了花舌、吐音、飞指等技巧,形象的模拟骏马的嘶鸣声。最后,在强烈的节奏音型衬脱下,旋律更加急骤,进一步的渲染了一望无边的草原上人欢马叫的热烈气氛,在高潮中结束了全曲。

(2)肯定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及文字的创作。

(3)再听一遍乐曲,根据黑板上所写词语,重新排列组合,让这些词语组成一幅美妙的画面(还可以抛开这些词语,进行第二次再创造)

(4)学生互相交流

4.询问学生收获如何

体会音乐的魅力,体会联想想象的美丽。

三、小结

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音乐是我们能够想像的尘世生活最美妙的一种存在。美妙的音乐,带给人们的是美的享受,情的陶醉,心的传递。从听乐到读乐,到赏乐,再到用形象具体可感的文字描述乐曲中所表达的最主要内容,我们不但能一步步走进音乐的殿堂,学会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艺术美感,更能锻炼我们的联想想象能力,让我们的写作水平锦上添花。

四、作业:

1.每一小组都以本次训练为重点办一期电子小报,全班交流。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音乐作品,仔细聆听,用最为妥帖的文字描述下来,同学之间交流。

备注:选自《名师这样讲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南天门   郭沫若   内蒙   牧民   街市   扇子   毛孔   乐曲   美妙   想像   小组   声音   文字   学生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