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估值的价格都是由交易行为产生的,并不是某种模型计算出来的


“期权定价”是一个让交易者产生歧义的术语,或许是早期的翻译者并没有对术语做太过深入的探讨所致;同时“期权定价”要比“期权理论价格”念起来顺口(这个术语的翻译应该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最迟也不会迟于1990年,当时仍处于物资匮乏的年代,甚至连温饱问题都还没全面解决,几乎所有的商业活动都处于卖方市场,商品的交易都是有卖方给个价格,买方只能接受,于是从实物商品领域平移到金融商品领域,同样的将 price 翻译“定价”,于是我们看到中文文献中就写成“期权定价”)。

“期权定价”术语产生歧义的锅,必须由翻译来背的。严格来讲,应该叫“期权估值”更合理,同“股票估值”的作用是一码事。这是因为所有的“价格”,都是由交易行为产生的,而不是某种模型所定义的。正因为这个有歧义的术语,让很多人,特别是很多在学术训练阶段研究定价模型的人到实际的交易岗位上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把理论价格当成实际价格来对待。

如果股票估值和期权估值本质上是同一个逻辑的话,那么运用在股票估值的技术方法,同样应该适用于期权估值?

就像股票估值的技术分析,并不需要过多地关注该股的基本面,而只是聚焦于图表形态一样,是否期权估值,我们亦能聚焦于期权价格自身的图表形态呢(这样就可以远离波动率、时间价值等“烦人”的希腊字母呢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期权   模型   翻译者   价格   希腊字母   歧义   卖方   图表   术语   形态   领域   理论   股票   商品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