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KAWS、村上隆到草间弥生,为什么潮玩艺术也进军家居界了?


潮玩家具不仅属于博物馆,

也属于普通人的家。


2021年2月26日,一场名为《KAWS:WHAT PARTY》的特别展览在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举办。这正是美国知名街头艺术家KAWS(本名Brian Donnelly)的大型个展,由布鲁克林美术馆当代艺术高级策展人John Eugenie Tsai和John Barbara Vogelstein共同策划,展出了超百余件作品,包括一系列精彩的涂鸦画作、雕塑以及潮玩公仔等,系统性地回顾了KAWS 25年的艺术创作生涯。


从KAWS、村上隆到草间弥生,为什么潮玩艺术也进军家居界了?

KAWS《WHAT PARTY》2020,摄影:Michael Biondo,图源网络


终于,这个有着两只“x”眼、豆荚一样大大的双耳、灯泡头、4颗裸露大门牙的玩具形象以一种被接纳的坦然姿态踏进了历史悠久的布鲁克林博物馆。从草图到家具,从玩具到装置,仿佛再一次向人们宣告它的价值所在:以其为代表的潮玩已经成为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与不同商业品牌的合作,打碎了艺术圈的固有观念,相当程度上拉低了大众欣赏艺术的门槛。


从KAWS、村上隆到草间弥生,为什么潮玩艺术也进军家居界了?

从KAWS、村上隆到草间弥生,为什么潮玩艺术也进军家居界了?

从KAWS、村上隆到草间弥生,为什么潮玩艺术也进军家居界了?

Banquete KAWS(左上),Secret Base海绵宝宝(右上),BE@RBRICK积木熊(下)


比如蒙娜丽莎只能放在卢浮宫,接受来自全人类的审视。但一个BE@RBRICK积木熊,一把Kaws的公仔椅,一个Secret Base海绵宝宝摆件,它们不仅属于肃穆威严的博物馆,属于匆忙的街区,属于商品货架,也属于潮玩爱好者的家。


01

玩具还是艺术品?


知名潮玩艺术收藏家、潮牌主理人lei_yu曾向镜头展示过他那套名为“Keepallbox”的藏品住宅,里面容纳有上千件潮玩艺术及其他藏品。

以玄关为起点往里走,沿途有“站”在过道两侧的 BE@RBRICK “千秋”系列大全套,和高四英尺的 KAWS “门神” (Four Feet Companion) 。 客厅摆放着设计师 Mario Marenco于1971年设计的三人沙发,以及mastermind JAPAN于2013年限量发售15台的沙发,而餐桌旁的一整面墙摆满了KAWS、BE@RBRICK系列的潮玩。

衣帽间、鞋房、浴室、书房…任何一个寻常的家居角落都成为了他的藏品展示区。


从KAWS、村上隆到草间弥生,为什么潮玩艺术也进军家居界了?

从KAWS、村上隆到草间弥生,为什么潮玩艺术也进军家居界了?

从KAWS、村上隆到草间弥生,为什么潮玩艺术也进军家居界了?

lei_yu将自己存放搜藏品的这套房子命名为Keepallbox,意为“keep all the good stuff inside of the Box“。


对于潮玩爱好者来说,如果世间有天堂,那一定就是lei_yu家的模样。预估和分析这些能拍出天价的藏品成本几何,本身是一件没有太大意义的事情。毕竟,潮玩的材料本身就只是塑料、陶瓷、羊毛等等,相较传统高端家具材料的品质感,似乎显得“不入流”。

但收藏者们对于潮玩家具的价值有着忠于自我的认知和判断。lei_yu认为,“收藏的基础是个人的喜好,而不是价值的高低。我喜欢色彩丰富、鲜艳的东西,发自内心的喜爱是我收藏的准则。”

只有融入的故事性和艺术性,它们才有价值。”另一位潮玩收藏者竣贤Obaba这样说道。


从KAWS、村上隆到草间弥生,为什么潮玩艺术也进军家居界了?

竣贤Obaba的家,图片来源于网络


1970年出版的《消费社会》一书中,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曾指出:人们购买物品不止是“当作工具来使用”,同时也是“当作舒适和优越等要素来耍弄”。也在《物体系》一书中谈及道,商品中物品的实际用途消弭后,它们沦为了承载意义的符号。

这或许能够颇具前瞻性地解释了,当下潮玩这种看似“无用”的物品,为什么可以占据年轻人的心。作为一种具收藏性的玩具形式艺术品,它们仅仅是由特定角色驱动的形象符号,确实“没什么用”,但是取悦自己的事,谁能说是没有意义呢?毕竟表达自我,是以Z世代为主的年轻人最重要的人生课题之一啊。

而如今,艺术、时尚、潮流已经在生活中无孔不入。当衣服、包袋、鞋、车等传统自我表达的载体不足以彰显自我时,年轻人们瞄准了体现个人品味的新战场——家。


从KAWS、村上隆到草间弥生,为什么潮玩艺术也进军家居界了?

装满藏品的巨大透明展示柜已经成了很多年轻人家中的标配,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到一套住宅的整体设计风格,小到桌面摆件的选择,无一不从各个角度展现出屋主生活状态和个人喜好。而潮玩这种带有收藏性质和限量特点的家具摆件,则成为一个家的点睛之笔。

在这种理念下,家具不再仅仅是具有实用意义的物品,更是品牌理念的载体和发散物,实现了艺术、时尚、装置的完美融合。


从KAWS、村上隆到草间弥生,为什么潮玩艺术也进军家居界了?

Gufram Nordic pratone / 草丛躺椅,图源网络


02

潮玩与家具,

各自都流淌着“艺术的基因”。


潮玩和家具的结合,听起来异想天开吗?

毕竟多数时候,玩具都被认为是孩子们的玩意儿,会不合时宜地破坏整体家装的协调感。但当潮玩出现,并切实走进家装让人眼前一亮时,不禁让人思考:二者为什么能够协调地相融呢?这或许得从它们两者本身便带有的艺术基因说起。


从KAWS、村上隆到草间弥生,为什么潮玩艺术也进军家居界了?

KAWS:蓝色BFF LED座灯,图源网络


在原始社会,一块石头,一个木墩,就是最初的家具。

从公元前4000多年的古埃及王朝开始,家具便开始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逐渐从一种简单的功能物质产品进化为一种广为普及的大众艺术,不仅涉及到材料、工艺、设备、化工、电器、五金、塑料等技术领域,又与社会学、行为学、美学、心理学等社会学科以及造型艺术理论密切相关。不但从功能主义角度满足某些直接用途,又凝结了人类社会的艺术和文化成果,本身就是艺术的创作品。

而潮玩则更是脱身于艺术。与普通的从现有动漫、电影、小说等IP衍生出来的周边玩具不同,潮玩并不被安插在特定的故事背景之下,不折射所谓的世界观,不迎合大众的口味。相反,被称为艺术家玩具的它们,大多出自各个领域出色的设计师和艺术家,具有强烈艺术属性与特质,是自我表达的载体。


从KAWS、村上隆到草间弥生,为什么潮玩艺术也进军家居界了?

雕塑:KAWS《Separated》,背景:KAWS《Urge》系列绘画,摄影:Michael Biondo,图源网络


正如Kaws在布鲁克林博物馆的展览中,有一部分涵盖了他围绕社会议题而创作的最新作品,其中一系列绘画以及大型雕塑令人联系起伤感、悲凉、焦虑、孤独这些所有经历过2020年的人们都能感同身受的作品。

布鲁克林博物馆馆长Anne Pasternak说:「KAWS的新作品强有力地诉说了有关我们的时代的孤独、恐惧和悲哀。这提醒了我们,自己所承受的苦难其实是普遍存在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潮玩的理解门槛并不高。不需要花时间阅读一本书、看一系列电影或动画才能理解它的意义,你只需要站在它面前,便能被它所散发出的美感打动。

年轻一代在追求自我表达的过程中,有着更加鲜明的审美偏好,因此他们也更加钟爱从各种艺术家的作品中寻求与自我的共鸣。因此,潮玩融入家装后所迸发的巨大个性张力,出乎意料,但又是一种必然。


从KAWS、村上隆到草间弥生,为什么潮玩艺术也进军家居界了?

Gufram × Daniel Arsham白色方镜,图源©lei_yu


事实上,“潮玩×家具”也并不是一个独属于这个时代的发明。

18世纪末的维多利亚后期,在工业革命进程的影响下,英国开始迈向消费社会,新财富观和消费观得以重塑,消费更带有了文化符号价值、象征意义,通过消费构建自我身份和文化认同的形态。

再加上商业化生产助推平装家具的诞生,也给家居风格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家家户户都可以大批购买各色物品来装饰自己的寓所,而此时,玩具和摆件的收集也成了许多中下层家庭前所未有的消费体验。Overstuffed(过度装饰)成为当时家居软装的显著风格。


从KAWS、村上隆到草间弥生,为什么潮玩艺术也进军家居界了?

收藏于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的Doll's House, 图源网络


如今的潮玩摆脱了做工粗粝、配色单一的特点,也不再仅仅以“好看”的理由被人们当作家居摆件,更多的是被那些注重自我表达、个性张扬的潮流爱好者们当作文化符号,在家中注入自己所喜爱的艺术氛围和生活理念。


03

潮玩家具,

我们还能期待哪些艺术家?


Campana Brothers


从KAWS、村上隆到草间弥生,为什么潮玩艺术也进军家居界了?

从KAWS、村上隆到草间弥生,为什么潮玩艺术也进军家居界了?

Favela Chair(左),Vermelha Chair(右),图源网络


来自巴西的Campana Brothers一直是国际设计界炙手可热的二人组合。2018年,在迈阿密设计展(Design Miami)上,与Kaws合作推出的椅子“Banquete KAWS”更是令其名声大噪。

椅子,一直是他们创作中的主角。早在1983年,兄弟两人就开始利用自然原始的材料和都市废弃物进行家具创作,受巴西贫民窟的棚屋启发,他们设计了成名作之一的Favela Chair,蕴藏进一座城市的文化。同时,由他们设计的另一把Vermelha Chair成为了美国MOMA博物馆永久性藏品。

他们关注自然与生态。不论是从亚马逊鱼废弃皮肤取材制作的Pirarucu躺椅,还是表现微生物菌的Bacteria地毯,抑或是以青铜铸成的树枝和布艺编织的椅面制作的Branches沙发…都在设计中融入了他们独特的环保理念。对于推崇环保主义的潮玩爱好者们来说,可能是最值得搬进家里珍藏的家居单品了。


从KAWS、村上隆到草间弥生,为什么潮玩艺术也进军家居界了?

从KAWS、村上隆到草间弥生,为什么潮玩艺术也进军家居界了?

从KAWS、村上隆到草间弥生,为什么潮玩艺术也进军家居界了?

从上到下依次是BRANCHES SOFA, BACTERIA CARPET, PIRARUCU ARMCHAIR,图源于网络


村上隆


从KAWS、村上隆到草间弥生,为什么潮玩艺术也进军家居界了?


从KAWS、村上隆到草间弥生,为什么潮玩艺术也进军家居界了?

村上隆太阳花抱枕(上),太阳花灯具(下),图源网络。


日本艺术家村上隆被公认为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也是“超扁平”(指艺术作品中各种扁平化、非三维感的表现形式,同时隐喻消费文化的肤浅)这一视觉语言的创始人。

他最经典的作品莫过于那幅画满太阳花、长逾15米的巨幅丙烯画,色彩艳丽、对比强烈、饱和度高、充满童稚感。而通常这类色彩因视觉冲击力强、辨识度高而具有时尚、潮流元素特征。因此,村上隆的作品很受各大品牌的青睐,服饰、手表、玩具、首饰…这朵小小的太阳花,肆意生长在各种联名作品之中。

很多潮玩爱好者也把村上隆搬回了家,试图点缀出一个鲜艳,充满童趣的世界。不过现在多数联名作品还是诸如抱枕、花球、毛巾、灯具这样的小物件,不知道之后会不会有更多与家具品牌的跨界合作呢?期待一下~


从KAWS、村上隆到草间弥生,为什么潮玩艺术也进军家居界了?

村上隆《卡哇伊!夏天的假期:那些日子》,贝浩登(上海)群展“治愈”现场 ,图源于网络


Daniel Arsham


从KAWS、村上隆到草间弥生,为什么潮玩艺术也进军家居界了?

从KAWS、村上隆到草间弥生,为什么潮玩艺术也进军家居界了?

雕塑作品《邦尼兔》(左)与表达建筑、空间与人体尺度的关系的代表作之一《开凿之墙》(右),图源网络


出生于克利夫兰,在纽约成名的 Daniel Arsham 在过去几年内一跃成为全球范围内知名度最高的「艺术流量」。先天性色弱的他并不玩弄色彩,而是着力于呈现材料原本的颜色。

他善用石膏、水泥、火山灰、水晶和金属等材料打造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并加以仿古处理,塑造成遥远时代的珍贵“文物”,展现出一种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沧桑、腐蚀和破碎之感。

尽管通过矫正镜能看到更丰富的颜色,但他却不希望这种“五彩缤纷”影响自己对世界的原始认知。因此,他坚持“纯色”创作,表现出一种极具个人风格的艺术审美。


从KAWS、村上隆到草间弥生,为什么潮玩艺术也进军家居界了?

Daniel Arsham x Pokémon,“被侵蚀的皮卡丘”摆件,图源网络


草间弥生


从KAWS、村上隆到草间弥生,为什么潮玩艺术也进军家居界了?

从KAWS、村上隆到草间弥生,为什么潮玩艺术也进军家居界了?

WOW( Works on Whatever)印花毛毯 | 178 x 152cm(左),南瓜版画(右),图源网络


曾被Art Newspaper评选为“全球最受欢迎的艺术家”,也被加注“话题女王”、“精神病艺术家”、“怪婆婆”等标签于一身,草间弥生这位别具一格的现代艺术家始终坚持着不拘一格、新颖前卫的创作方式。

她用镜屋装置、网状喷绘、波点幻想、南瓜…创造了一个令人目眩神迷的古怪王国,在其中穿插着各类具有强烈代表性的“草间元素”,为人们带去家装新灵感。

草间弥生的创作也被评论家归类到相当多的艺术派别:女权主义、极简主义、超现实主义、原生艺术、普普艺术和抽象表现主义等等。而这些与社会发展强相关的人文内核与生命态度,吸引着新一代的年轻人,使得她的作品在跨越大半个世纪后,仍然能获得商业世界的青睐。


从KAWS、村上隆到草间弥生,为什么潮玩艺术也进军家居界了?

《南瓜》(纸镇) ,草间弥生,8x8x10.2cm,图来源于网络


04

除了买潮玩,

还能如何近距离与艺术家对话?


不同于普通家装物件,潮玩通常“千金难求”。受"Less Is More"理念的影响,很多品牌在发售时,便限定了潮玩商品的销售渠道和售卖数量,卖完即绝版。在极大的升值空间带来的市场压力下,“拥有”并非易事,往往伴随着高昂的价格和费时耗力的搜寻。

有强烈收藏欲的潮玩发烧友们或许会从各种渠道搜罗,将它们一点一点纳入家中。而那些试图与艺术家们近距离对话,将他们的作品作为家中自我表达和情感投射媒介的爱好者们,则往往会选择另一种方式——直接购置艺术家的作品,将其作为软装的一部分,陈列在家中。

演员黄觉在家中餐桌的一侧放上了来自艺术家王瑞林的一座雕塑作品,“斗战胜佛“盘腿而坐,双目微合,仿佛已寂寂入定,神态流露出几分静默、克制,却又有一种潜伏在体内的力量。不难理解个性沉稳、平和的黄觉为何会用它来装点家,住宅与主人之间不只是“寄生”的关系,也是“共生”,物与人的气质在一个空间中遥相呼应,静默依存。


从KAWS、村上隆到草间弥生,为什么潮玩艺术也进军家居界了?

从KAWS、村上隆到草间弥生,为什么潮玩艺术也进军家居界了?

摆放于黄觉家餐桌旁的2015版“斗战胜佛”,图来源于网络


除了摆件,挂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潮玩收藏家对lei_yu曾公开表示过对当代艺术家、版画家张长江作品的喜爱以及对他的期待。

作为一个正处于上升期的青年艺术家,张长江一直十分关注流行时尚对社会表象和人的内心的影响,他的油画作品极具时尚感,从他的画面里呈现出来的这些东西,比如建筑、金鱼、房子、教堂、高跟鞋等,从中可以看出张长江对消费文化的思考,以及对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的评判。

他的作品色彩鲜艳,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虽然不能“把玩“,但也藏着足够“潮”的基因,在家装设计中呈现惹眼的一隅。


从KAWS、村上隆到草间弥生,为什么潮玩艺术也进军家居界了?

从KAWS、村上隆到草间弥生,为什么潮玩艺术也进军家居界了?

目前为止单幅最为巨大的作品之一《Giant Sun》 丙烯油画(上),《小王子的故事》 布面丙烯(下),图源网络

从KAWS、村上隆到草间弥生,为什么潮玩艺术也进军家居界了?

lei_yu将张长江的版画作品《Winky》请进了他的家,图源网络


-


如今,越来越多颇具先锋主义和前卫风格的潮流艺术家在被人们看见,包括亢世新、丸山纯、徐震、陆平原、张周捷、游雯迪、朱金乐、Madsaki等等。

在不断的跨界尝试中,我们固然能够看到艺术在家具行业的巨大潜力与价值,但也能感受到的「精英艺术」的圈层在被逐渐消解。艺术品不再仅被精美陈列在雪白方正的博物馆中,也能通过创意和思考,以全新的形态被普罗大众所欣赏,所拥有。

阿涅斯·瓦尔达曾拍摄过来自法国不同地区的30个寡妇,把她们放进展厅中的30个小屏幕里,同时诉说着她们的故事。观众只要选择一个耳机,坐下来,一位寡妇就在遥远的地方,找到了倾诉者。通过这种形式,艺术跨越了地域,融合了私密与集体。

而潮玩与家具的融合,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也是如此。它们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家中,被观赏,被保存,被抚摸。自此,艺术进入人们最私密的领地,人在其中,与艺术互动,也与艺术家共情。


-



主编:牧之、鹤鹤

监制:安琪

执行主编:涩々

编辑:Mao

撰稿:Mao

摄影:图片来源于网络

平面设计:唱片机

校对:

收录话题:#灵感生活#潮##家居设计##kaws#


从KAWS、村上隆到草间弥生,为什么潮玩艺术也进军家居界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家居   村上   艺术   摆件   大众   藏品   雕塑   艺术家   博物馆   玩具   自我   家具   作品   文化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