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和指导师 两者的区别

老师的定位是:教书育人。

以老师本身经历过并且理解到的熟悉知识,再用自己理解的想法去教给学生。

“这种形式的教书有问题吗?”

“世界上没有事物是绝对的。”

“所以这种教育是有问题的。”


首先,老师要教同学们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


思维灵活主要体现在:(“同学们手动实践出,理解的思路更清晰。”)才能在老师教书的时候,学生的思维迅速将整个思路整理清晰,并且更好的从某些理解的事物潜移默化的运用在学习的理解上。


一场实践课上,老师让同学们手动制作出某个物体,再让学生们把实践中理解的制作思路,写在纸上,随后交给老师查看,这样可以迅速知道同学们的思维是往哪个方向理解的。


把学生们实践的制作思路整理后,慢慢制定出每个学生思维理解的实践制作训练。


将整体思维提升后,同学们才会对于学习各种知识更加得心应手。


指导师的定位是:启发人生。


以导师自身的实践感受经历,演绎出每个人经历过的事物,使人们在观看导师的演绎过程时深感同受的想到了自己当时也是如此。


在这种当局者迷茫,旁观者清醒的状态下,让人们得到了很大的启发,醒悟了当时自己为何而迷茫,醒悟了当时自己为何而困难。


指导师并不会教你任何东西,只会让你感受到自己当时,现在,未来的迷茫困惑,让自己从中得到启发,从而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


给你一个感同身受的感受,从感受的理解上了解一个大概的目标,然后不再感到前路迷茫,而自信的走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老师   当局者迷   教书育人   感同身受   前路   潜移默化   启发   导师   思路   迷茫   灵活   事物   思维   区别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