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世界芯片之战,美国日本的“腥风血雨”,谁在坐收渔翁之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半导体技术因为能够为军事实力带来大幅度提升,美国开始大力发展报导体产业,比如著名的英特尔公司,当时可以说是一枝独秀。

1976年,日本通产省做了一个集中力量干大事的决定以通产省所说逇电子技术综合研究所为基础,召集富士通、东芝、日立五家企业组建了一个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VLSI技术研究组织,以政府行为发动了所有能发动的力量开始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此时日本的半导体产业正式开上了高速。

隐秘的世界芯片之战,美国日本的“腥风血雨”,谁在坐收渔翁之利

随后的1980年,日本成功在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也就是我们经常会看到的DRAM技术上取得突破,自此在该领域占据了头把交椅的位置。这个头把交椅有多牛叉呢?当时的日本在DRAM市场上自己一个国家就占领了国际市场上的八成。致使AMD净利润下降了三分之二,英特尔不得不疯狂裁员,甚至是宣布退出了存储业务,美国的半导体产业被日本冲得七零八落,蔫头耷拉脑。

看到日本如此大规模的占领过市场,美国做了一项调查,其中接受调查的百分之68的美国人认为,日本现在就是最大的敌人,反正在美国的眼里只要是谁抢了美国的市场那就妥妥的是反动派,必须要打到。

在1970年开始,美国开始从知识产权、贸易规则、国家安全等问题上对日本进行了毫无理由地打压,而且这些打压全部都集中在半导体产业。1982年美国的国务部正式对日本的半导体开启了反倾销调查,1984年美国制定了一个《半导体芯片保护法》,这个保护法就是为了方便美国的本土企业对日本企业发起侵权诉讼而提供法律依据。

1985年,美国的半导体产业协会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出了301条日本半导体倾销的起诉。

在美国强大的棒槌下,日美两国在1986年签订了《日美半导体保证协定》,其中提到了要扩大外国半导体企业进入日本市场的机会,说白了就是美国的企业。以及监控日本向美国和第三国出口半导体的价格等。

1987年,美国又以外国半导体企业进入到日本市场的机会不均和日本在第三国市场倾销为理由,单方面的宣布对日本进口的电脑和踩点等征收百分之一百的惩罚性关税,这次制裁把东芝搞得是死去活来。1991年两国签订了《第二次半导体协议》其中明确规定,把外国半导体产品在日本国内的市场粉要提升到百分之20以上。

在美国制裁大棒的一通乱抡之下,日本你的半导体产业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通通跑到了美国的旗下,1993年美国如愿以偿的重新夺回半导体头把交椅,之歌持续了13年的日美半导体之战在1996年的《第二次半导体协议》的到期下宣告完结。

隐秘的世界芯片之战,美国日本的“腥风血雨”,谁在坐收渔翁之利

这样看上去貌似是美国成功的获得了半导体产业的话语权,但是这是真的吗?其实在这背后有一方甚至可以是一个公司才是最大的获益者!它就是ASML。

ASML的前身是飞利浦的实验室,飞利浦在1891年在荷兰成立了电子公司,到1960年飞利浦的体积已经成为了一个庞然大物。因为自己的超长的生产线,飞利浦绝决定自己成立一个实验室搞科研创新。这个实验室的研究也很多,其中就有光刻机设备的研发,团队在成果展向更董事会介绍了他们的光刻机。但是董事会觉得这东西看着是挺像回事,但是用到的地方太少了,也挣不到钱啊。当时飞利浦是财大气粗,也没有终止研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光刻机的研发开始越来越烧钱,当时飞利浦的光刻机研发团队每年就得划上一千万美元来研发,而且这个东西还不成熟。坚持了二十年你的研发后,董事会一致决定要把这个烧钱的团队打发走,这玩意在他们眼里就是败家子。当时荷兰本地的一家叫做ASM的小公司却提出了收购意向,不过由于资金有限,飞利浦根本就瞧不上眼。飞利浦看中了美国几家同样搞光刻机的公司,美国人有钱嘛。但是美国这些人觉得飞利浦的东西不行,没人愿意收购。最后转了一圈只有这个ASM一家愿意跳这个火坑,两家最后一商量一人占股一半,ASML也就这样成立了。当时的ASML只能窝在一个垃圾堆旁边类似库房的地方搞研究,他们成立的时候已经有很多的公司在生产光刻机了,最出名的就是日本的尼康佳能。虽然起步晚但是ASML当时的CEO斯密特口号却很响亮,我们要称为光刻机市场的前三!但是他发现这个口号太难了,说好了ASM和飞利浦双方各自出资二百壹拾万美元,最后飞利浦只给了100万敷衍了事,剩下的就是用卖不掉的库存设备顶账。对于原来每年都得花上一千万美元的团队来说,三百万美元也就是塞塞牙缝。再加上办公地点很拉胯,整个研发团队士气非常低落。斯密特也是靠着喊口号和画大饼的方式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自己也是带着席子困了谁在公司,接下来的两年ASML退出了PS200和PS2500,但是销量非常一般,公司到了要破产的边缘。还好飞利浦和荷兰政府都伸出了援手,让ASML不至于崩溃。这个时候也是光刻机市场的寒冬,两家原本销量不错的美国公司因为没有订单也是退出了光刻机市场。反倒是ASML活了下来,另外两家则是尼康和佳能。ASML发现他们两家都有着自己的镜头,所以自己也想找人合作,眼下也只有德国的蔡司有这个能力,而且人家的性能技术逗比佳能和尼康强。但是蔡司根本就是懒得搭理他们。最后还是因为蔡司经营不善飞利浦出售久了蔡司,才和ASML达成了合作。随后退出了PS5500,成功的抢得了一部分市场,成功进入光刻机三强,排在尼康和佳能后面。

直到1987年一个改变ASML命运的传奇公司成立了,台湾的工研院和飞利浦合资成立了台积电。两家都是飞利浦的合资公司,所以有自然是有着很多的合作,互相促进发展也十分的不错,到了90年代,这时候,全世界的半导体行业都被一个问题给难住了,光刻机的光源波长被限制在了193nm。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举个例子,我们所说的半导体行业主要就是说芯片,芯片简单分为集成电路和硅片,集成电路就相当于是图画,硅片就相当于是画纸,而光刻机就是画笔。而半导体的发展越来越先进就是说芯片越来越小,芯片越来越小里面的硅片就越来越小,但是集成电路却是越来越复杂。而这个画笔也就是光刻机却没办法变得更细,所以大家就卡在这个问题上。如何让画笔这个光源变得更细呢?

隐秘的世界芯片之战,美国日本的“腥风血雨”,谁在坐收渔翁之利

现在面对光源无法变细的问题,大家都是纷纷投入了非常多的金钱和精力,投入多回报却很低。像是当时的巨头尼康等老牌厂商就采用了保守的传统解决方法,强行将光源缩短到157nm波长。

而有些人却想到一个新的方法,咱们为啥非得让波长改变呢?当时台积电的研发副经理林本坚就提出了一个浸润式技术,在镜头和光刻胶之间加一层水,经过过的折射,光波长度能够直接变为132nm。当他带这个这创意到各个大厂去的时候却被直接踢了出来。尼康佳能IBM等巨头甚至要联合起来封杀林本坚。这就相当于现在我们面前有一道门,有人觉得我们应该想办法毁掉这个门,可是突然有个人跑出来说这个门可能有钥匙。擦,这不是降维打击嘛!我们难道是傻子吗?所以根本就得不到大家的认同。

隐秘的世界芯片之战,美国日本的“腥风血雨”,谁在坐收渔翁之利

而ASML却觉得浸润式技术是他们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2004年,ASML制造出了第一台浸润时光科技样机,波长132nm,成功的碾压了尼康的157nm。

2007年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ASML再次提高了自己的时刻精度,成功拿下了百分之60光刻机的市场份额,超过了尼康。

如果说到现在先是出了技术突破和创新魄力的重要性,那接下的高歌猛进就说明了合作共赢的重要意义。

ASML最先进的EUV光刻机时机到上游5000多家供应商,其中包含3万多个零部件九成以上都需要进口。想要让这朵荷兰的技术之花盛开,需要德国的光学设备超精密仪器、还有美国的计量设备和光源等等。对于这种高科技非常密集的半导体行业来说,全都是靠自己根本就是扯犊子,想要全部拿下必须要并购与合作。

接下来ASML开始了一路高歌猛进的收购,先是收购了全球领先的准分子激光器厂商Cymer作为光源技术的暴涨,然后又是电子束检测设备厂商汉微科,为自己提供晶圆技术检测服务。水购德国卡尔蔡子公司百分之24.9的股份,为以后的微型镜头技术布局以及收购竞争队友Mapper的知识产权资产顺便接受优质人才。

同时ASML还加入了EUV LLC联盟,这个联盟就是在193nm这个问题出现期间,有英国提议,美国的能源部做动员,里面包括一众当时的半导体产业大佬,摩托罗拉、AMD、IBM还有能源部下属劳伦斯利弗莫尔、桑迪亚以及劳伦斯伯克利三大国家实验室全部在内。这个阵容有多强大呢?其中这三个大国的实验室当时可以说是是美国科技发展的真正中流砥柱,像是核武器、超级计算机、国家点火装置等等,涉及物理、化学、制造业、半导体等众多产业。

EUV LLC联盟与尼康的保守线路不同,他们要做的是更为激进的新方向,极紫外技术。使用仅有十几纳米的极紫外光蚀刻是纳米以下的芯片制成。

而EUV光刻机是集合了人类最精密制造的技术产品,当时的EUVLLC需要从尼康和ASML中选出一家进行吸纳,而尼康是日本的美国自然不希望尼康加入,所以ASML顺理成章的进入了联盟。

至此,ASML获得了世界领先的半导体技术、材料学、光学和精密制造等相关技术的有限使用权。可以看出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尼康的舞台也谢幕了。而ASML这个汇集了资金技术和人才,集制造业全体智慧精华于一身的公司则是成功脱颖而出。所以我觉得这场美日之间的半导体大战中最大的赢家还是ASML。当然这都是我的个人看法,如果有不同见解可以在视频下方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日本   美国   蔡司   日美   尼康   渔翁之利   佳能   光刻   飞利浦   荷兰   腥风血雨   隐秘   光源   半导体   芯片   半导体产业   世界   市场   技术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