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要像老虎·伍兹呢,还是要像罗杰·费德勒呢?

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AI时代,什么样的人才才更容易走向成功?

是刻意练习的人?是赢在起跑线上的孩子?是已经成为专业精英的人?

通才为什么能战胜专才?一万小时定律真的能够打造超强人才吗?

我们的成长路径到底在哪里?

……

种种这些关于自我成长的问题,我们都能在这本既是育儿知识又是商业理论的书籍中找到全新的答案,这本书就是《成长的边界》。


是要像老虎·伍兹呢,还是要像罗杰·费德勒呢?

初看书名,不一定能读的懂其中深意,但是这本在2020年比尔·盖茨的年度书单中被重磅推荐过,甚至被称之为“一本戳穿专业化神话的好书”,非常值得我们打开书籍,一睹书中精彩。

本书作者大卫·爱泼斯坦(David Epstein),是《纽约时报》No.1畅销书作家,前作还被美国前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及前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盛赞过。

作为《体育画报》的资深撰稿人,本书从几个体坛小故事开始。

第一个小故事的主角是艾德瑞克·泰格·伍兹(Eldrick Tiger Woods)。他出生于1975年12月30日,是美国著名的高尔夫球手。因为他的绰号“Tiger”的中文意思是“虎”,所以中文经常被称为老虎·伍兹,在本书中也都是用老虎·伍兹称呼他。

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觉得他与众不同,在七个月刚刚站稳的时候,父亲就给他一支高尔夫的推杆把玩,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小男孩居然对这支推杆爱不释手,走到哪里带到哪里。

等十个月大的时候,已经能够从餐椅上爬下来的这个小男孩,开始有点费力地模仿着在自家车库里见过的挥杆动作。因为他太小,父子俩无法交流,于是父亲只能通过画图告诉儿子正确的握杆位置。

老虎·伍兹2岁就上了电视,并且用一支跟自己肩膀差不多高的球杆战胜了鲍勃·霍普(Bob Hope)。同年,他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项锦标赛,获得了十岁及以下年龄组的冠军。

3岁的时候,父亲继续引领和指导儿子,让他在加州的高尔夫球课上,打出了9洞48杆的好成绩(高于标准杆11杆)。

4岁时,父亲每天早晨9点把他送去上高尔夫球课,8小时后再来接他,有时还带着打赌赢来的钱——因为总有人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

8岁时,男孩第一次战胜了父亲。但是父亲并不介意,因为他深信,自己的儿子天赋异禀,他一定要帮助自己的儿子获得成功。作为父亲,他本来就是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他按计划好好地培养自己的这第四个孩子。

在进入斯坦福大学前,这个男孩就已经名声大噪,很快,父亲让男孩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他坚信,自己的儿子将比纳尔逊·曼德拉、甘地乃至佛祖都更具影响力。

父亲说,“他是东西方沟通的桥梁。有了我的指引,他的发展将没有上限。虽然我还不知道具体会是哪种形式,但他就是那个‘天选之子’。”

是要像老虎·伍兹呢,还是要像罗杰·费德勒呢?

第二个故事的主角又是一位体坛巨星罗杰·费德勒(Roger Federer)。他1981年8月8日出生于瑞士巴塞尔,作为瑞士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以全面稳定的技术、华丽积极的球风、绅士优雅的形象而著称。众多评论家、现役与退役的选手认为费德勒是史上最伟大球员之一。费德勒拥有ATP史上最长连续单打世界第一周数的纪录(237周,2004–2008年间),在大满贯男子单打斩获20次冠军。

他的母亲就是一名教练,却从来没有教过自己的儿子。当他还在蹒跚学步的时候,曾经围着母亲踢球。孩童时期的周日,他总和父亲一起打壁球。他尝试过滑雪、摔跤、游泳和滑板,也上手过篮球、手球、网球、乒乓球,还曾拿篱笆当球网跟邻居打羽毛球,还有在学校踢足球,也就说大大小小的运动他几乎都接触过。后来,他取得如此大的体育成就都要归功于他曾经涉猎过这么多体育项目的经历。

更有甚者,他认为从事什么项目其实都无所谓,只要这个项目有球就行,他就是那种爱运动的小孩。父母也从来没有给他任何体育方面的特定启蒙,他的父母只是一直鼓励男孩尝试各种体育活动。事实上,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看完他们两个的故事,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他们之间的成功区别。

父亲对老虎·伍兹的独特培养方式是对如何培养专才的最好诠释。老虎·伍兹不仅是在练习高尔夫,他其实就是在做现在大家常说的“刻意练习”,也是现在极为流行的“一万小时定律”中最重要的方法。大量关于专业技能发展的研究表明,比起普通水平的运动员,精英运动员每周进行高技术性刻意练习的时间更长。刻意练习的时长决定了成功与否,而老虎·伍兹无疑成了这一定律的代言人——还验证了这一定律的必然结论:刻意练习必须尽早开始,越早越好。世界越是复杂,竞争越是激烈,我们越要成为某一领域的专门人才(并且要起步更早),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是要像老虎·伍兹呢,还是要像罗杰·费德勒呢?

而像罗杰·费德勒这样的人才,则是“通才”培养的最好诠释。在一个鼓励甚至强烈需要“超专业化”的世界,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维护广度学习、多样化经验、跨学科思考和晚一步专业化带来的利益和优势。毋庸置疑的是,确实有一些领域需要老虎·伍兹式的人才——年少成才,并且清楚自己的目标。但随着社会日趋复杂,加上科技让世界成为一个浩瀚的物联网体系,而身处其中的个体只能看到一小部分——因此我们也需要更多罗杰·费德勒式的人才:从一开始就兴趣广泛,随着自身的不断进步,不断拥抱多样化的角度和体验。

是要像老虎·伍兹呢,还是要像罗杰·费德勒呢?这是两条完全不同的两条路。本书用大量的例子告诉我们,专业化本身并没有任何错误,但是是我们可以打破我们成长的边界,让我们的未来无限可能,超专业化的时代通更容易走向成功。

#好书奇遇季##陶子桃花源读书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曼德拉   老虎   推杆   通才   瑞士   专才   单打   定律   运动员   高尔夫   儿子   父亲   男孩   人才   世界   罗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