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蒋心腹三炮起家,周总理称其爱国

老蒋心腹三炮起家,周总理称其爱国

年轻时代的陈诚

陈诚1898年1月4日出生在浙江青田一个小学校长家庭,1919年进入保定军校第8期炮科,同期同学有马法五、李士林、周至柔、罗卓英等人。

从保定军校毕业后,陈诚被分配到浙江陆军第2师任少尉排长,不久后保定军校第6期学长邓演达奉孙中山之命到上海罗致军官组建新军,他闻讯后前去投奔,加入建国粤军。

在建国粤军陈诚升任上尉连长,担任孙中山的大元帅府警卫,黄埔军校成立后孙指名把他送去重点培养。

陈诚在黄埔军校担任过炮兵教官,参加两次东征时作战勇猛,曾带伤三炮命中陈炯明大将林虎的大本营,自此得到蒋介石赏识,人称“三炮起家”。

年轻善战的陈诚既是浙江人,又有保定军校和黄埔军校背景,被蒋介石看中后其仕途就像坐上直升飞机,在不到四年时间里从上尉升到中将,成为蒋的心腹嫡系之一。

老蒋心腹三炮起家,周总理称其爱国

陈诚陪同蒋介石检阅部队

1930年,年仅34岁的陈诚已做到国民革命军第18军军长,多次参与对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的“围剿”,西安事变时他和蒋介石一同被扣。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诚主张“与其不战而亡,孰若战而图存”,担任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兼第15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增援淞沪会战。

上海、南京相继失陷后,国民政府迁往重庆,陈诚以第九战区司令身份,与李宗仁的第五战区合作,与日军进行了长达4个月的武汉会战。

武汉失守后,陈诚到重庆主持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工作,对加强国民党军队的战时政治工作,鼓舞士兵的杀敌爱国热情,维护国共合作局面,壮大抗日阵营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1940年7月,陈诚辞去一切后方兼职,专任第六战区司令兼湖北省主席,坐镇恩施阻止日军进军重庆。

次年9月,为策应第二次长沙会战,陈诚指挥第六战区部队发动荆宜攻势,有力地配合了第二次长沙会战。

1943年2月,陈诚奉命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执行打开滇缅路交通、训练部队、准备反攻的任务。

对于远征军的前景,陈诚并不乐观,任职9个月后以胃病发作请辞,改由卫立煌接任,他仍返回湖北主持陪都门户防卫。

老蒋心腹三炮起家,周总理称其爱国

陈诚全家合影,其夫人谭祥是国民党元老谭延闿之女

1944年4月,豫湘桂会战豫中战役局面崩溃,蒋介石忧心河南战事,急调陈诚担任第一战区司令,收拾豫西残局。

年底,何应钦辞去军政部长一职,蒋介石让陈诚继任,自此他离开战场,开始负责军队现代化建设,以及对美国援助物资的调拨使用。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陈诚此时身兼军政部长和后勤总司令,权重一时,负责复员与接收重任。

解放战争爆发后,陈诚曾到多地督战,1946年6月任国防部参谋总长兼海军总司令,负责整个国民党军队的作战指挥。

1947年8月已升任一级上将的陈诚出任东北行辕主任,指挥东北“剿共”,因作战不利次年1月以胃病复发为由辞职,仍由卫立煌接任。

蒋介石为安排后路,派陈诚前往台湾主持政务,国民党退守台湾后,他曾担任“行政院院长”、“副总统”和国民党副总裁等要职。

1965年3月5日,陈诚因肝癌病逝于台北,终年68岁,曾与他共事的周恩来总理闻讯后说:“陈辞修是爱国的人,他坚决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爱国   黄埔军校   保定   远征军   战区   总司令   心腹   军政   作战   上尉   重庆   军校   司令   蒋介石   国民党   部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