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防沉迷引入生物识别技术风险

随移动互联网以及智能联网普及,网络游戏不断扩张。但移动游戏的未成年人游戏沉迷和游戏过度消费的问题也很严重。在疫情期间,此类情况更加突出。国内各地中小学生在集中上网课期间,各类事件频发,比如玩网络游戏致幻跳楼;沉迷“吃鸡”游戏、直播打赏“挥霍”家里40万元存款。

网络游戏防沉迷引入生物识别技术风险


目前,游戏行业正在推广实行网络游戏“实名认证”措施。但在社会现实中,遏制未成年人网游沉迷和未成年人网游不当消费方面,“实名认证”仍存在不足。

很多未成年玩手机游戏,使用家人的帐号进行注册登录,轻松绕过“实名认证”,成为另一种形式的“网游沉迷”。现实中,很多媒体报道的未成年人玩手机游戏、直播软件过度消费的案例,也多反映了“使用家长帐号”的问题。现实问题是,“实名认证”并非“实人认证”,无法解决人、机相对应的问题。

但是,我们也要考虑。生物识别技术将会带来的弊端。比如,个人信息面临泄露的巨大风险。是否为互联网公司用作其他用途?如通过表情监控,获得用户心理,来为其他个人或公司提供服务。这不很恐怖吗?

未成年人对游戏的态度,对生活的选择能力。和这种生物识别技术无关,我相信即使有了这种技术,未成年人玩家依然可以通过租用别人的脸部,来进行认证。

未成年人对游戏的态度,不在于生物技术高低好坏。而在于父母的言传身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生物   网络游戏   言传身教   技术   帐号   疫情   网游   弊端   未成年人   生物技术   脸部   实名   态度   风险   游戏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