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世界第一

曾经的旧中国被他国“蹂躏”,不堪的历史让我们中华儿女奋发图强,在新中国成立短短的七十年时间内,我们创造了无数傲人成就,多领域处于世界领先位置。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领域,比如我国的高铁技术、北斗卫星定位系统、“问天一号”的发射成功、“嫦娥一号”空间站、神州系列载入飞船、“蛟龙号”深水探测器等等,都是我们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品的。

中国“天眼”,世界第一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的——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该望远镜主要由主动反射面系统、馈源支撑系统、测量与控制系统、接收机与终端及观测基地等几大部分构成。其关键技术问题主要包括:超大跨度索网安装方案设计、超高疲劳性能钢索结构研制、超高精度索结构制造工艺等。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介绍

接收面积:25万平方米

边框:1.5千米

地址: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金科村大窝凼

口径:500m

建成:2016年9月21日

工程投资:约6.67亿人民币

反射面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

设施级别: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总工程师:南仁东(2017年去世)

正式运行:2020年1月11日

面板:总共4450块,面板边长平均约11米左右,全铝结构,总重约2400吨,共395种尺寸。

促动器:液压型促动器,最短长度分为1.780米和1.380米两种规格,促动器数量2225个,每个重量不超120公斤

可观测最大天顶距:40°

可观测频率:70MHz – 3GHz(未来可以升级至8GHz)

波段角分辨率:2.9角分

地理坐标:25.6525°N 106.8567°E

照明口径:300米

深度:134米

张角:112.8°

索网:口径500米,曲率半径300.4米,采用短程线分型(最均匀的球面网格划分方法)总共6670根主索,2225个主索节点、下拉索,总重约1600吨

钢丝有效截面积:介于280mm2 ~1319mm2 之间300米

下拉索长度:介于1米至60米之间

中国“天眼”,世界第一

据说还有专家还计算过,如果在这煮一锅饭,够全世界的人一起吃3天,当然是在开玩笑。提到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必须要介绍一个“英雄人物”,我们敬爱的南仁东先生。

南仁东先生简述

出生日期:1945年2月

逝世日期:2017年9月15日

国籍:中国

职业:天文学家

性别:男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主要成就: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负责人 获中国科学院华为奖教金 获“2016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 获“CCTV2016年度科技创新人物” 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 “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改革先锋称号,“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等。希望老先生在天堂一切安好。

中国“天眼”,世界第一

中国“天眼”建造历史及取得的成就

1993年,东京召开的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包括中国在内的10国天文学家提出建造新一代射电“大望远镜”。建造FAST的动机肇始于此。

1994年7月,FAST工程概念提出。中国提出了利用中国西南部的喀斯特地貌建造阿雷西博型LT的中国方案,最初起名为KARST。

1995年11月,组建“大射电望远镜”中国推进委员会,由南仁东研究员任主任。

2001年,FAST预研究作为中科院首批“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立项。

2001年10月,知识创新工程首批重大项目“FAST预研究”总体验收。

2007年7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立项建议书。

2008年10月,国家发改委批复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FAST工程进入初步设计阶段。

2009年2月,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初步概算获得贵州省发改委批复。

2011年3月,FAST工程开工报告获得批复。工程于2011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16年9月竣工,工期5.5年,总投资概算为6.67亿元。

2015年2月4日上午,FAST工程,索网制造和安装工程结束,进入了反射面面板拼装阶段。

2015年国庆前夕,FAST工程项目综合布线工程完成,具备供电条件。

2015年11月21日,FAST工程馈源支撑系统进行首次升舱试验,6根钢索拖动馈源舱提升108米,并进行相应的功能性测试。

2016年3月8日,FAST工程已完成3492块反射面面板安装,完成比例达78.47%。

2016年4月10日,FAST工程已完成4185块反射面面板安装,完成比例达94.04%。

2016年6月29日,FAST工程已完成4443块反射面面板安装,完成比例达99.8%。

2016年7月3日,最后一块反射面单元成功吊装,这标志着FAST主体工程顺利完工。

2016年9月25日,FAST项目落成启用,开始接收来自宇宙深处的电磁波,“天眼”方圆5公里将成为“静默区”。

2017年10月,发现2颗新脉冲星,是中国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

2017年12月,FAST新发现3颗脉冲星。

至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以来,中国天眼”共发现51颗脉冲星候选体。

2018年4月28日,“天眼”FAST首次发现毫秒脉冲星并得到国际认证。

2018年7月12日,TAST已发现43颗脉冲星。

2018年9月12日,TAST发现59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

2019年,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接受国家验收,并开始搜寻外星人。

2019年5月起,《贵州省无线电管理条例》施行。

2020年1月11日,当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成为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中国“天眼”,世界第一

美国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

在1963年,美国科学家在波多黎各修建了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 ,直径305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直到中国贵州FAST建成,这个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的记录保持了70年,是最早用于搜索外星人的射电望远镜。现如今因为经费问题,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辉煌的成就已经过去,如今的其锈迹斑斑,根本没有人清理,看到它的第一眼,可能会以为这是当地的大型垃圾场,加上环境问题和技术问题,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其实是已经被美国人放弃。比如它的口径虽然大,但是一个固定的望远镜,只能定位和观察同一个方向的情况,更新不及时导致它不能通过转动天线对准处在不同位置的射电源进行追踪,这样的局限性是偏小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它已经悄悄落后于世界的技术水平了,其成为了被淘汰的经典代表。而“中国天眼”综合性能是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十倍还要多。

中国“天眼”,世界第一

“中国天眼”的实际意义

借助天眼 ,看的更远 ,传的更快; 让时间更精准; 让中国更安全;洞穿宇宙奥秘等等。同时意味着人类向宇宙未知地带探索的眼力更加深邃,眼界更加开阔,为全人类提供更完美的服务,希望中国航天事业蒸蒸日上。

但是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发现,我们也不知道是坏事还是好事,就像伟大的霍金说的一样,和外星智慧生命建立通联是不明智的。

中国“天眼”,世界第一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原创作品,谢谢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天眼   中国   馈源   射电望远镜   贵州省   射电   球面   脉冲   口径   反射   基础设施   面板   发现   国家   工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