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也在发展一款带鸭翼的战斗机

最近俄罗斯公布一款新型舰载机模型,这款战机与歼20一样,采用了鸭翼+无尾三角翼+倾斜垂翼气动布局。但是从细处看,这款战机似乎继承了苏系飞机的传统,并未解决隐身问题,下面我们就挑几处说一说。

俄罗斯也在发展一款带鸭翼的战斗机

座舱盖是雷达波的反射源头之一 :座舱是仅次于进气道和弹舱的三大反射区之一,要想成为真正的隐形飞机,先得把它处理好了才行,俄罗斯这款战机尽管座舱盖有金膜防内镀防反射,但传统座舱驾驶员前面的风挡和后面的滑盖并不是一个整体,二者之间还有一个钢结构的连接加强框,从下图看,俄罗斯这款战机是典型的的传统座舱盖——风挡式两片装,这个直接暴露的连接加强框是一个很大的反射源。隐身战机一般都采用一体化座舱,不要小瞧这个座舱盖,它代表的是最先进的材料、制造技术,当年洛马在研发F22时表示,一体化座舱盖是最大的挑战之一。

俄罗斯也在发展一款带鸭翼的战斗机

F22用一整块流线形的透明材料将风挡和座舱盖融为一个整体,取消了二者之间的加强框,目前只有中美两国掌握了整体式座舱盖技术。而且座舱盖常用的玻璃或聚碳酸酯都是透波材料,需要在外面镀上一层外观呈现黄色的黄金或红色的氧化锡,让雷达波无法穿过造成凹腔反射。偏红的反光显示歼20的座舱用的是氧化物镀膜。在中顶部还设置了一道s形的东西,据说是与弹射逃生相关。

进气道技术俄罗斯的这款战机从进气道技术分析,从外形看,苏57的很象。如果从俄罗斯这款战机的外型来看,它的发动机与进气道在一条直线上,也就是说,它是直管式进气管,这种进气道单纯追求进气效率,如苏57飞机一样,它的发动机入口断面将直接暴露在正前方入射的电磁波前,从而在机头方向产生很强的镜面回波,即便偏离正向的入射波,也将因腔体效应在很宽的范围内产生较强的回波。显然苏式飞机似乎只有苏75上找到进气道解决方案——但它还只是个模型。

俄罗斯也在发展一款带鸭翼的战斗机

发动机的叶片是很大的反射源,S进气道主要是把发动机的叶片进行了隐藏,实现局部的提高隐身性能,另外还起到压缩空气的作用。所以进气道对材料的要求很高,金属材料的进气道的隐身性能不如复合材料的,金属加工性能也不如复合材料。另外S进气道对空气进行压缩,设计与加工不好就会影响发动机进气效能,从而影响飞机的性能。俄罗斯并不是搞不了S进气道,它在苏47上就搞过,而它选择直管式进气管,说明它追求的是速度与机动。

俄罗斯也在发展一款带鸭翼的战斗机

从气动布局来说,它更像米格1.44,几乎一模一样,当然俄罗斯这款战机是两侧进气,而米格1.44是机腹进气,而且1.44有腹鳍,俄罗斯这款战机没有。

俄罗斯也在发展一款带鸭翼的战斗机

米格1.44采用的近距耦合鸭翼、无尾三角翼、机腹多波系可调进气道、双发、双垂尾的气动设计;有前缘机动襟翼,后缘平直,布置有襟翼和副翼;鸭翼前缘根部设计有锯齿;带有垂直安定面的双垂尾外倾15°,安装在主翼向后延伸的尾撑上;尾撑末端和腹鳍都存在可动偏转翼面。

俄罗斯也在发展一款带鸭翼的战斗机

分得很开的双垂尾向外倾斜,既有利于隐身,也有利于避开鸭翼和边条引起的涡流。注意垂尾和发动机喷口之间的水平控制面,这可以用在在特别大迎角时依然保持横滚控制,但是1.44下面有腹鳍,模型没有,说明模型将采用更先进的航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俄罗斯   襟翼   回波   座舱   米格   风挡   前缘   战斗机   战机   反射   发动机   模型   飞机   性能   材料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