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国相比,我们在无人机领域更显得心应手

在无人机领域,我们似乎进入暴发期,不但品牌多、种类多、而且技术先进;大有百花齐放之势,而且似有“内卷”的特征。与美国相比,我们在无人机领域更更显,欲心所欲,得心应手。这主要还是归功于我们的技术进步,产业化布局。

与美国相比,我们在无人机领域更显得心应手

从技术进步上讲,我们无人机在动力上的短板并不太突出,而且我们充分发挥了我们在气动布局上的优势,有效的补齐动力短板,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我们的几款无人机与美国对应无人机的比较。

谈无人机,攻11是避不开的坎,攻11做为唯一服役的飞翼体无人机,这种气动布局自带隐身与航程,毫无疑问它代表我国无人机最高水平,也是世界最高水平。与X47B相比,攻11的后掠翼更大,这意味着它具有比X47B更快的速度,更甚的是X47B选择“雪藏”,导致的结果是攻11在无人机领域成为“独孤求败”。攻11登上20台,显示了我们很清楚我们需要什么。而X47B的雪藏也显示了美国的“迷茫”。

与美国相比,我们在无人机领域更显得心应手

攻11

与美国相比,我们在无人机领域更显得心应手

x47B

与美国相比,我们在无人机领域更显得心应手

这架无人机上了航母

如果攻11说的是我们的超越,那么无侦7说的是我们的追赶,无侦7是非卖品,从它的涂装看,它已出“道”多年。它最大的特点是它的联接翼,这种翼形不但有效的减小了它翼展,而且加强了机翼结构强度,与它同重量的彩虹6的翼展差不多是一架大飞机宽度,自然美国的“全球鹰”更大。所以全球鹰具有更大的航程与起飞重量,但是无侦7具有更大的速度,甚至能察打一体,这让它更具生存力,它是携带雷达、光电、红外侦察设备,能更近的抵近侦察,如果多架无侦7前出,通过数据链与后台连接,那它就是分布式预警机。

与美国相比,我们在无人机领域更显得心应手

无侦7

与美国相比,我们在无人机领域更显得心应手

全球鹰

如果说无侦7、攻11是追赶与超越,那么无侦8就是独创,全球仅此一家,绝无分号。无侦8是高空高速侦察机,它的数据是保密范畴,但从它的外形看,它的速度与高度都低不了。军事专家杜文龙曾说它是双“2”,即高度2万米,速度2马赫,个人表示怀疑,因为这样的指标根本不需要发展无侦8,我们的“八爷”就可以把这事办得妥妥的。无侦8采用能多次反复启动的火箭发动机,这样的发动机有效的利用了火箭发动机的动力强,同时解决的火箭发动机燃烧时间短的问题;无侦8的翼面采用大后掠角、大大三角翼设计,这让它不但拥有很大的速度,而且有效的提高了滑翔比,这样的火箭发动机与气动布局的组合,不但有效的提高了航程,而且使它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能有效的规避威胁,无侦8机载发射、滑行降落。无侦与可用于战场侦察、中继、战场评估。它应该也可以改装成高空高速的巡航导弹,这样的速度、高度、机动能力,相信任何反导系统对它都是形同虚设。

与美国相比,我们在无人机领域更显得心应手

无侦8摇身一变成为高空高速无人轰炸机

如果说上面讲的是相对单一的气动布局,那么飞鸿97就说明我们对气动布局信手拈来,欲心所欲,大道自成。飞鸿97的气动布局绝对是首创,它是歼20的机头+B2的机体+XQ58A的尾巴。歼20的棱形机头不仅是为了隐身,而且是涡流发生器,飞翼体与翼身融合的尾部本身是一个升力体,这两种模式的结合需要高度自动化的飞控,以保证涡流产生正面效果。相比于XQ58A,它将在升阻比、速度方面应该是处于绝对优势。当然XQ58A在发动机方面还是有优势的。

与美国相比,我们在无人机领域更显得心应手

飞鸿97

与美国相比,我们在无人机领域更显得心应手

xQ58A

无人还在弥补我们在有人机方面的一些遗憾——彩虹10的倾转发动机+旋翼就是这么一个案例。倾转发动机+旋翼是美国鱼鹰的特点,它具有比固定翼飞机更大荷载,比旋翼飞机更大的速度与航程,目前鱼鹰mV22已在“卡尔.文森”航母与“美国”两栖舰上部署。军迷们一直希望我们能拥有这么一款飞机,这么多年,终于在彩虹10无人机上实现。倾转发动机+旋翼最大的难点是倾转发动机时,旋翼的升力减少,而向前的速度还不足以让固定翼产生相应的升力,此时飞机极易失速而坠落,美国鱼鹰就曾多次因此坠机。

与美国相比,我们在无人机领域更显得心应手

与美国相比,我们在无人机领域更显得心应手

mV—22

在上面两图看,彩虹10在发动机外侧还多了一截机翼,尾部多了一个T字形垂翼,这要将有利于升阻比与航程,同时mV—22不再是倾转发动机,而是倾转旋翼,这样的好处是发动机的尾烟不会炙烤地面与甲板,而且在旋翼提供垂直上升时,发动机还能提供向前的水平推力,进而确保飞机不失速。

与美国相比,我们在无人机领域更显得心应手

双尾蝎的意义不在于它技术有多先进,而是它民营企业的身份,这预示着军用无人机产业将白菜化。

结束语:

俗话说大力出奇迹,我们需要的不止是大推力发动机的突破,我们同时还需要在中小发动机的突破,而无人机正是中小航空发动机的使用者。动力不够,气动来补,我们无人机的“百花齐放”正是由于我们在气动布局与航电的发展,特别是无人机的产业化发展,致使我们无人机多家多品牌齐头并进,甚至还有民营企业参于。但是大推力发动机突破势在必然,我们的暗剑,也许还有六代机中的无人机正“等米下锅”。

与美国相比,我们在无人机领域更显得心应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9

标签:无人机   美国   火箭发动机   升力   鱼鹰   翼展   推力   彩虹   航程   得心应手   动机   发动机   布局   高度   飞机   速度   领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