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中心周民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深化共享开放激活数据价值演讲

周民:尊敬的赵泽良副主任,王部长、卢山副省长,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再次来到美丽的水乡乌镇参加网络数据治理论坛,与各位领导和专家共同探讨网络治理之道。首先我谨代表国家信息中心对论坛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全面加快数字化发展的新起点。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扩大公共数据共享开放,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加强数据共享开放,既是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也是发展数字经济激活创新功能的重要引擎。

下面我围绕这一主题谈几点认识,供大家参考。首先,顺应四个趋势,准确把握数字化转型的动向。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全面加速,数据作为新型关键生产要素的重要价值进一步凸现,业界逐步形成共识,深化数据共享开放,充分挖掘数据要素价值成为千行百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金钥匙”,呈现以下几个鲜明的趋势。

一、以数据为核心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社会各界的数据意识显著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数字智慧建设齐头并进,各地方、各部门、各领域、各行业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各类数据资源爆炸式增长。根据相关机构测算到2025年中国数字总量预计将跃居世界第一,全球占比有望达到27%以上。经过社会各领域用数据创新的趋势日益明显,在电子生物领域、政府数字化转型重点逐渐由流程式需求向决策性需求转变,充分利用好人口、法人、社会信用等基础数据库及各领域主题数据,畅通部门政企数据共享机制,有序地推动数据开放。通过数据赋能,提升政府治理和决策水平的理念,以得到广泛共识。

二、新时代信息技术创新不断演进,为数据安全、可控流通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大数据开发利用的现实需求不断推动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创新演进,人脸识别、语音识别不断成熟,新算法模型与各类应用场景的融合创新进程加快,隐私计算、多方计算等新技术为破解数据确权难、可控流程难等突出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数据不揽家,可用不可见的新模式正在加速推广,云原生、云网协同、云边协同,多云管理等新技术为大规模汇聚数据、管理数据、分析数据和保护数据提供了更加强大智脆的算力資源。

三、千行百业创新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数据要素开发利用加快落地。新冠疫情以来,数据驱动的无人车间、无人超市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智能音响、扫地机器人进入千家万户,人们已经充分感受到人工智能生产、生活带来的极大便利。近期,综合集成5G、人工智能、AR、VR等数字技术的元宇宙在业界成为了关注的热点,为人类社会实现传统的物理世界与全息数字世界一体两面,数字李生的美好愿景提供了蓝图,众多应用场景的落地和探索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四、政务数据共享开放,持续推进,数据要素的治理价值不断释放。政务数字化转型全面加快,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监管,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服务的厢职行政模式不断成熟。近年来,在相关主管部门的推动下,国家信息中心承担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国家公共数据开放网站的运行服务工作。其中,共享交换平台已为一千余项业务系统提供共享服务。日均数据交换达1亿条,开放网站已初步归集部委和地方开放数据资源超过1.5万个,为各地方、各部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数字化履职行政提供了数据的支撑。疫情期间,发挥重要作用的疫情地图、健康码等应用,辽宁、山东、广东等多个省份开展了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全国自然人税收扣缴等服务背后都离不开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数据共享开放,更深层次推进数字政府创新发展,关键要抓好数据共享开放的牛鼻子。

二是弥补四个不足,深化数据共享开放。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如何深化数据共享开放,激活数据价值,增强数字化转型动力,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为了打好这一时代命题,必须提升数据、算法、安全的保障能力,弥补四个不足。

(一)数据供需对接依然存在不足,目前各部门掌握的数量巨大,数据类型多样,但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内容不精准,数据来源不稳定,现有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还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目录资源”两张皮“的问题,数据共享不衔接不匹配不顺畅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政务服务更高水平的跨层级、跨地区、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共享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二)数据分析利用水平依然存在不足。当前,很多行业领域的数据分析工作还主要以简单的图表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展现为主,存在形式丰富、深度不足的问题。专业化的模型算法研究工作还不深入,不系统,不实用,具有专业水准和深度洞察力的的数据分析成果不多,对重大决策问题的辅助支持能力存在较大的不足。

(三)数据共享开放的规则制度仍存不足。近年来我国数据安全管理的相关立法工作明显加强,《数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已陆续正式实施,有利力范了我国数据共享开放的权责。但困扰数据共享开放的问题依然存在,数据共享开放的范围和方式,数据的管理和使用、权限不清,导致数据共享难,开放难,胜合难的顽疾仍未去除,数据要素市场的准入门槛还不健全,数据溢采溢用,地下灰色交易等问题较为突出,急需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机制。

(四)数据安全保障依然存在不足。当前,数据安全的风险影响已经从个人、企业逐步辐射到产业,甚至国家,数据安全风险隐患非常突出,一方面数据攻击高发与安全防护不足突显了数据安全的高风险。近些年来,政府、大型企业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已成为APT攻击者的主要目标,被攻击的次数占比高达46%。另一方面,数据共享汇聚,客观上加大了数据安全风险,非敏感数据的存储、汇集和关联分析会衍生形成敏感数据,安全防护力度不够,也将造成数据泄露等风险。

三是做好四个提升,激活数据应用价值。

(一)完善数据治理体制,提升数据融合能力。共享开放的数据类型多,分布广,但也面临着存储分散,颗粒不一,保护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数据价值的发挥。建议充分依托统一的国家政务电子网络,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国家数据交换平台等基础设施,加快数据从采集传输,存储汇聚,共享交换、开发利用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治理,推进部门、政企数据的融合利用。

(二)创新数据利用场景,提高数据利用的能力。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人口、法人、社会信用等基础数据库,和投资价格、公募资源交易等共享数据库,重待加强共享和开放。建议进一步部门数据共享的机制,充分发挥好国家数据共享平台通道作用,着力打通并有效利用数据资源,依托国家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有序推动公共数据开放,大开展社会数据和政务数据的融通利用,提升政务部门决策分析、政务服务智能监管的智慧化水平。

(三)完善数据要素市场,提升数据配置能力,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以应用与经济治理、市场监管、社会治理等众多场景。推动数据供需匹配、数据流动、数据权属等问题解决已经迫于眉睫,建议强化数据立法和监管配套机制的设计,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确权、立法的道路,完善数据要素市场风脸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依托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体系,规划落实“东数西算”等跨区域资源调度体系,畅通数据通道。(四)鼓励技术融合应用,提升数据防护能力,充分利用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

全方位提升数据采集存储和共享汇聚的能力,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海量数据快速分析处理中的作用,综合利用区块链等新技术助力提升数据安全,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交互凭证,借助区块链智能合约等关键技术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支持围绕数据加密、数据脱敏等技术增强数据安全防护的水平。

朋友们,深化共享开放,激活数据价值是数字化转型的创新重点和时代命题,国家信息中心长期致力于我国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和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我们十分愿意与各位同仁、各位朋友加强合作,共同开启我国数字化转型的新征程,再预祝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价值   数据   区块   人工智能   要素   政务   新技术   场景   国家信息中心   水平   大会   能力   我国   数字   政府   国家   资源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