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卫星哪家强

2020年,美国完成新一代通信卫星系统部署,并开启下一代更强抗干扰能力、更高通信速率的通信卫星研制工作;美国将继续探索采购低轨卫星互联网服务,提升整个太空系统的韧性。俄罗斯继续部署军事通信卫星,以维持当前的卫星通信能力。英国测试与美军通信卫星系统的兼容性。韩国发射首颗军事通信卫星。

1.美军开始研制新批次“宽带全球卫星通信”卫星

2020年1月,美国空军和波音公司完成第11颗“宽带全球卫星通信”(TheWideband Global Satellite Communication,WGSC)卫星的系统需求评审,并启动工程样机研制,拟在2023年11月完成研制工作。该卫星将采用较为成熟的商业技在确保研制进度的同时将增加覆盖波束,预计通信能力将达到现役星座的两倍。“宽带全球卫星通信”卫星作为美军现役宽带通信卫星,已完成10颗卫星的组网部署工作,可提供全球范围的语音、视频、数据通信服务。

2.美军完成“先进极高频”通信卫星系统部署

2020年3月,美军成功发射“先进极高频-6”(Advanced Extremely HighFrequency-6,AEHF-6)卫星,完成新一代受保护卫星通信系统6颗卫星的组网部署工作。8月,“先进极高频-6”卫星完成在轨测试。2020年12月,美国太空与导弹系统中心将“先进极高频-6”卫星的运控权移交给太空作战司令部。“先进极高频”卫星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Martin)研制,采用A2100平台,设计寿命15年,工作于EHF/SHF频段,单星容量达430兆比特/秒,其通信速率为上一代“军事星-2”(Milstar-2)卫星通信速率的10倍。“先进极高频”系统可使美军在全球的作战指令传输速率达到数秒级、可视图像达到数十秒级,能为美国国家领导人及陆海空部队提供高生存能力和有保护的保密通信服务,并可为美国战略部队、空军太空预警资源和作战部署部队提供快速覆盖全球的通信能力。

3.美军授予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下一代受保护战略通信卫星原型设计和有效载荷研制合同

2020年2月,美国天军太空与导弹系统中心授予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2.535亿美元的合同,用于为“受保护战术卫星通信”(ProtectedTactical SATCOM)项目研制受保护战术通信卫星的有效载荷。这是美军授出的首个研制受保护战术通信卫星有效载荷的合同。“受保护战术卫星通信”项目于2018年启动,是美军现役受保护通信卫星“先进极高频”受保护战术通信能力的后续项目,计划研制四个有效载荷,并选择其中两个搭载在2024年发射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上,进行三到五年在轨验证。该项目除研制有效载荷外,还将研制配套的地面设备用户终端。

2020年9月,美国防部授予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总额2.98亿美元的“演进战略卫星通信”(Evolved Strategic SATCOM,ESS)项目的快速原型设计合同,以研制韧性和网络安全能力更强的现代化战略通信卫星。根据合同要求,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将负责“演进战略卫星通信”项目卫星的初步设计和地面演示验证。“演进战略卫星通信”是美军正在发展的下一代受保护战略卫星通信系统,将与美国天军现役的“先进极高频”受保护卫星通信系统共存,未来将取代后者,为用户提供稳定和安全的卫星通信,并可为美军提供北极地区的通信能力。

4.美国航天发展局启动“下一代太空架构”传输层和跟踪层卫星研制

2020年8月和10月,美国航天发展局(Space Development Agency,SDA)先后授出20颗“传输层0批”(Transport Layer Tranche 0)卫星和8颗“跟踪层0批”(Tracking Layer Tranche 0)卫星的研制合同,计划在2022年年底前完成数十颗卫星的发射部署,开展综合体系试验,验证卫星载荷与星间链路能力。这28颗卫星均将搭载光学星间链路载荷,用于与同轨道面和跨轨道面卫星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其中,“传输层0批”的6颗卫星将搭载支持Link16战术数据链的有效载荷,验证天基Link16数据链的传输能力。“跟踪层0批”卫星将承载“宽视场”红外探测载荷。这些卫星的主要任务是探测、识别和威慑潜在的陆地和太空威胁。在此基础上,美国航天发展局还将部署上千颗卫星,组成多个星座,以强化太空系统综合能力。此外,美国航天发展局发布了“传输层1批”卫星和“监视层”(Custody)多源情报融合软件能力的信息征询文件。文件内容显示,美国天军计划为“传输层1批”研制100~150颗卫星,并拟于2024财年年末发射。未来,该星座作为顶层太空架构,将融合各军种的通信网络,为美军实现联合多域作战提供关键支持。

5.美国国防部计划测试卫星激光通信终端

2020年6月,美国航天发展局和DARPA均计划在2021-2022年测试卫星激光通信终端。其中,美国航天发展局计划2021年利用两颗12U的立方星测试星间激光通信能力,立方星搭载的激光通信终端由通用原子电磁系统公司(GeneralAtomics Electromagnetic Systems)研制。DARPA 计划于2022年验证采用星间激光通信链路的低轨卫星星座为美国国防部提供全球安全通信的能力。该激光通信终端由CACI国际公司旗下的LGS创新公司研制。此前,NASA已经在深空验证了星间激光通信技术的可行性,但该技术成本过高,不适用于低轨卫星星座建设。

6.美国SpaceX公司“星链”卫星完成首次星间链路载荷在轨试验

2020年9月,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利用两颗“星链”卫星完成了首次星间链路在轨试验,为未来升级为“星链”卫星v2.0奠定了基础。这两颗卫星均搭载了激光通信载荷,星间链路使卫星间可直接进行数据传输,将大幅提升“星链”星座的通信容量,大幅降低通信延迟。“星链”星座全面应用星间激光链路后,具备传输千兆信息的能力,将成为在全球范围内数据传输速度最快的网络之一。SpaceX公司计划于2021年年底提供全球服务。

7.俄罗斯成功发射第2颗“子午线-M”通信卫星

2020年2月,俄罗斯成功发射第2颗“子午线-M”(Meridian-M)军用通信卫星。该卫星重2100千克,设计寿命7年,部署在近地点高度1000千米、远地点高度39700千米、倾角62.8度的大椭圆轨道。“子午线-M”卫星是俄罗斯“统一卫星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重点覆盖北极和西伯利亚等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可与“彩虹”(Rainbow)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协同工作。

8.俄罗斯启动下一代“信使”通信卫星系统概念设计工作

2020年5月,俄罗斯信使卫星系统公司(Gonets Satellite Systems)宣布启动下一代“信使”通信卫星系统的概念设计工作。下一代“信使”通信卫星系统将由部署在低地球轨道的28颗卫星组成,为俄罗斯用户提供覆盖全球的语音和数据传输等服务,还可为未来发展物联网提供通信服务。“信使”通信卫星是俄罗斯发展的低地球轨道存储转发型民用通信卫星,从1991年开始研制,目前有12颗在轨卫星。

9.英国国防部测试“天网”卫星通信系统与受保护战术波形的兼容性

2020年7月,英国国防部与美国天军太空与导弹系统中心测试了英国“天网”(Skynet)卫星通信系统和美军受保护战术波形(Protected Tactical Waveform,PTW)的兼容性。“天网”系统是英国现役军事卫星通信系统,现役型号包括“天网-4”和“天网-5”卫星,目前有7颗在轨卫星,可覆盖从美国东海岸到澳大利亚西海岸的区域,为英军和盟友提供高速、安全、可靠的数据通信、视频会议及其他通信服务。美军于2012年开始研发受保护战术波形,旨在减轻对战术通信网络干扰的影响,为美军方和盟国提供安全卫星通信系统,未来将应用于“宽带全球卫星通信”、盟国的军事通信卫星以及商业通信卫星。

10.韩国发射首颗军事通信卫星

2020年7月,韩国首颗军事通信卫星“陆海空部队卫星信息系统-2”(Air ForceSatellite Information System2,ANASIS-2)发射升空。该卫星由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研制,采用“欧洲星-E3000”卫星平台,运行于地球静止轨道,其他性能指标尚未公开。此前,韩国军方一直使用本国的军民两用卫星和国外的通信卫星进行通信。韩国政府于2014年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签订购买40架F-35A战斗机的合同,该合同的附加条款中包括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韩国研制一颗军事通信卫星,但由于成本原因,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将卫星转包给了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通信卫星   洛克   卫星通信   载荷   发展局   俄罗斯   美国   美军   战术   太空   激光   能力   通信   系统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