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与原配杜致礼:美国相遇相恋,相伴53载,3子女均有大成就

不曾预料未来的初见

曾经的老师与学生都没有想到,有一天会成为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杨振宁与原配杜致礼:美国相遇相恋,相伴53载,3子女均有大成就

22岁的杨振宁以理学硕士的身份在联大附中教学一年,等待一年后去往美国的保送留学,在这短短一年时间里,他认识了自己未来的妻子杜致礼,一名高中女学生,此时的他们交流并不多。

杜致礼生于1927年,比杨振宁小五岁,他的父亲杜聿明是国军将军母亲早期是党员,杜致礼是家中大女儿,还有五个兄弟姐妹,这使得她养成了独立坚强的性格。

杨振宁与原配杜致礼:美国相遇相恋,相伴53载,3子女均有大成就

1945年杨振宁去往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也是为了去见自己敬佩已久的物理学家费米教授,他的父亲杨武之也在这里就读过,所以对于他来说,这也是一片倾注有感情的土地。

杨振宁与原配杜致礼:美国相遇相恋,相伴53载,3子女均有大成就

1949年博士毕业的杨振宁进修博士后,在一个普通的假日,他和同事来到餐厅用餐,见到了一个年轻的中国女子,一股熟悉的感觉涌上心头,他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里总是勾起他思乡情绪的中国菜。

没想到这位女子看到他面露喜色说到“杨老师您也在这里呀”,杨振宁听到叫他老师不禁认真思考了一下,马上认了出来“杜致礼?”

杨振宁与原配杜致礼:美国相遇相恋,相伴53载,3子女均有大成就

在陌生的国度见到熟人,二人很快攀谈起来,杨振宁了解到,杜致礼毕业后考入了北平的大学,来美国是因为跟随父亲杜聿明。

结果就在登机的当天,蒋介石紧急命令杜聿明参加东北战场的指挥任务,无奈,杜致礼独自一人来到了美国,进入知名女子学院攻读英国文学,这里出过宋美龄和冰心两位中国名人。

1949年,淮海战役国军战败,杜聿明被俘,杜致礼的家人被迫迁至台湾,生活费不足的杜致礼只能改上一所学费低廉的普通学院,靠勤工俭学养活自己。

杨振宁与原配杜致礼:美国相遇相恋,相伴53载,3子女均有大成就

恰好这所学校与自己弟弟杜致仁上学的地方中只有一小时车程,在对家人担忧和生活的压力下,杜致礼生活的不怎么轻松,与杨振宁的偶遇让她黑暗的生活窥见了阳光。

再次相遇成为彼此生命中的不可或缺

杨振宁与原配杜致礼:美国相遇相恋,相伴53载,3子女均有大成就

一开始或许是因为在异国与熟人见面总能让人轻松愉快,二人空闲时间常常见面,杨振宁长期在严肃谨慎的物理实验室,这个活泼开朗,笑容天真的女孩子总能让他感到慰藉。

杨振宁与原配杜致礼:美国相遇相恋,相伴53载,3子女均有大成就

而杜致礼独自一人在异国求学,一个稳重成熟,知书达理的男性前辈让她感到踏实和安全,两个人专攻截然不同的的领域,每次对话都能让对方感到新奇和有趣。

良好的教养也让他们总能很好的包容对方,一个有着理性细致的物理学术精神,一个追求小桥流水的感性文学素养,二者的碰撞总是能有意想不到的有趣事件发生。

父亲杜聿明告诉杜致礼,国家正在动乱之中要做与国家有益的事情,音乐与艺术不是此刻能挂怀的东西,杜致礼深知其中道理,将自己的梦想暂且搁置。

杨振宁与原配杜致礼:美国相遇相恋,相伴53载,3子女均有大成就

但是杨振宁常常陪她听音乐会,和她一起了解巴赫、贝多芬,还带着她去艺术馆看雕塑,就这样互相陪伴的日子越来越多,两人的爱慕之心也是水到渠成。

二人确定了恋爱关系,1950年杨振宁博士后研究结束还签了五年的留任书,这样就能长久地在美国陪伴杜致礼。

两人恋爱的过程十分甜蜜,但是家庭的牵绊让杜致礼无法正视这段感情,当时杜聿明还在监狱中遭受病痛折磨,一家人在台湾靠着微薄的收入生活,这让杜致礼常常痛苦挣扎,

杨振宁与原配杜致礼:美国相遇相恋,相伴53载,3子女均有大成就

二人的一次约会杜致礼失约,送来了一封信,信中表示了二人身份悬殊无法继续这段感情,杜致礼说自己和父亲不过是穷学生和犯人,而杨振宁和他父亲的父亲是博士和大学教授。

杨振宁马不停蹄赶往杜致礼的居所,真诚地向爱人表达自己的心意,他们互相爱着对方并不是因为对方的身份,除了他们自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将二人分开。

杨振宁与原配杜致礼:美国相遇相恋,相伴53载,3子女均有大成就

一番情真意切的真心话打动了杜致礼,二人重修旧好,不久便决定结婚,杨振宁将自己婚姻大事告知父母,杨武之考虑后表示,杜聿明的身份与杜致礼无关,既然已经决定相伴终生,那就尊重他的选择。

1950年二人在美国结婚,遗憾的是受时局影响双方父母都未能到场。

这一年28岁的杨振宁与23岁的杜致礼结为了夫妻,也注定了他们相伴一生的命运。

杨振宁与原配杜致礼:美国相遇相恋,相伴53载,3子女均有大成就

婚后一年,他们迎来了自己第一个孩子,取名杨光诺,在后来的日子里,杜致礼总是一个人默默承担着家中的事务,丈夫实验室的研究进入了非常重要的阶段,甚至儿子受伤住院她也没有通知丈夫。

杜致礼认为这样的性格来源于自己的母亲,父亲常年在外领兵打仗,家中一应事务都由母亲一人操持,也正是这样的坚毅的性格,让杨振宁能够专心做研究。

伟大爱情成就了彼此

1957年,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按照周总理的指示,杨振宁的老张文裕携杜聿明写给女婿的信到瑞典祝贺,1958年受到国家照顾的二人得以把杜致礼的母亲接到身边照顾。

杨振宁与原配杜致礼:美国相遇相恋,相伴53载,3子女均有大成就

1959年,杜聿明被特赦后,任命为文史专员,1963年曹秀清回国夫妻二人得以团聚,1971年杨振宁接受邀请回国考察,周总理接见了他们,杜致礼也终于和家人见面

1973年杨振宁携杜致礼第三次回国,毛主席接见了他们。

杨振宁与原配杜致礼:美国相遇相恋,相伴53载,3子女均有大成就

很多年后,夫妻二人回想起初遇,都感叹缘分的妙不可言,见面的那一天,二人早到或者晚到都不可能在那一瞬间看到对方,也就没有这段美好的婚姻和圆满的家庭。

杨振宁与原配杜致礼:美国相遇相恋,相伴53载,3子女均有大成就

丘比特安排二人再次相遇,正是上天的安排,他们一共育有三个孩子,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让人不禁感叹基因工程的精妙绝伦。

2003年10月,杜致礼因癌症逝世,享年76岁。

结语

二人的爱情看似普通却处处坎坷,坚定的信念和相守让二人的婚姻得以永久保鲜,良好的修养和学识让二人能够理智清醒的对待婚姻与爱情。

这样的陪伴让人心向往之,也能够让了解这场旷世爱恋的人看清,伴侣的选择不在身份高低,只在能够互相扶持,彼此尊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淮海战役   美国   芝加哥大学   原配   国军   博士后   总能   子女   家中   家人   性格   父亲   成就   母亲   身份   夫妻   婚姻   老师   杨振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