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特务机构锦衣卫对加强皇权的逆作用

明朝第一特务机构锦衣卫对加强皇权的逆作用

自秦始皇横扫六合,一统天下后,历代帝王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加强皇权统治,防止权力的外流。朱元璋虽然出身草莽,但也有着过于常人的胆识。作为一个“工作狂人”,他凡事都要亲力亲为,不允许旁人干政。为了维护君主专制,朱元璋立国后打压功臣,废除丞相,重新调整六部和皇帝之间的关系。而锦衣卫作为皇帝私人部队的同时也掌握了特殊的刑侦权,这样的权利自然是皇帝赋予的,目的就是强化君权。纵观锦衣卫的发展与变迁,我们会发现其实锦衣卫在明朝中后期反而起到了抑制皇权的作用。


明朝第一特务机构锦衣卫对加强皇权的逆作用

任嘉伦锦衣卫造型


一、明初皇权与锦衣卫特刑政策

《锦衣志》;治锦衣事者失其名颇恣, 而舞文、有所操舍

洪武十五年开始,朱元璋废除亲军都尉府和仪銮司,设立锦衣卫,从此锦衣卫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此时,朱元璋想要的是高度集中的皇权,所以他需要一个机构来监督底下的大臣,锦衣卫便成了不二人选。当时著名的蓝玉谋反案就是锦衣卫都指挥使蒋讞告发的。根《明史》记载,锦衣卫都指挥使告发蓝玉夜里私自召集部下到家里来商议秘事,还暗自征集士兵,意图不轨。朱元璋听说后十分生气,将蓝玉一派尽数斩杀。由此可知,锦衣卫具有特殊的职权,即监督大臣,维护朝纲稳定。但是,由于锦衣卫是根据皇帝的个人意志行事,缺乏监管,这就很容易导致权力的失控,于是朱元璋下令只锦衣卫只有立案权, 没有审判权,所有犯人都要交由三法司审判。

帝非不知纲, 以纲防川, 川塞而乃可以无纲矣。——(清)查继佐

建文帝在位期间,重儒道,对锦衣卫并不重视。到了朱棣登基后,为了平衡官僚集团与皇权之间的冲突,他不得不重新启用锦衣卫。在此期间,朱棣未必不知道纪纲做的那些事,只是出于政治需求暂时不理他罢了。等锦衣卫真的危害到皇权时,就必须清算或者改组。因此永乐十四年,朱棣诛杀纪纲,两年后设立东厂牵制锦衣卫。

仁宣时期依然延续永乐朝的做法,只不过此时士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皇权无法进一步扩大,锦衣卫和东厂只会办理一些低阶的案子。明宪宗继位后,因为幼年时的经历,对锦衣卫和东厂采取的是压制性的措施。后来宪宗还听取御史的谏言拆毁锦衣卫城西狱舍,这是对锦衣卫特刑的一个重大打击。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成化十二年,有人告发一个方士私自结交内监,进入了内廷,宪宗大怒,设立西厂,由汪直管理。西厂开设几个月后,官员十分不满,上奏请求裁撤西厂,宪宗虽然不满,但是还是决定向官僚集团妥协。但在宪宗的皇权专制意识下,西厂又恢复了,而且在宪宗的支持下,特刑权利空前膨胀,就连锦衣卫和东厂都在西厂的监管下。


明朝第一特务机构锦衣卫对加强皇权的逆作用

锦衣卫动漫造型


二、正德时期的逆转

《锦衣志》;孝宗曰:“吾独与共天下者, 三公九卿也。”

到了孝宗时,锦衣卫在宪宗的刻意打压下,逐渐边缘化。但是,孝宗树立起的良好风气,因为武宗的肆意妄为逐渐消散。在此期间,不管是锦衣卫还是东西厂都已经脱离皇权,而是被皇帝身边的佞臣把控。

世宗继位初期,发行了一系列政策,有效的缓解了正德期间的矛盾。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世宗将自己的旧部安插在锦衣卫中。这样一来,锦衣卫便被世宗牢牢的掌握在手中,在朝中以其独特的权利支持世宗的政治变革。这个时期锦衣卫权力又重回巅峰,世宗对锦衣卫的信任恰恰反映了他对专制独裁的渴望。这样的做法引起了官僚阶层的担忧,于是大臣纷纷劝世宗不要过于信任厂卫,以免重蹈覆辙。世宗听取大臣的建议后,将强了对锦衣卫权力的约束,在后期对厂卫的依赖减少不少。


明朝第一特务机构锦衣卫对加强皇权的逆作用

锦衣卫电视剧造型


三、明末党争中锦衣卫的角色

“明不亡于流寇, 而亡于厂卫。”——沈起堂

在明末党争之中, 阉党利用厂卫特刑机关对以东林党人为代表的官僚集团的清洗, 以及阉党失败后东林余党对阉党的清算过程中造成的巨大内耗。其中, 政治人才损失过多是造成明朝统治结束的重要原因之一。天启三年,魏忠贤开始提督东厂, 但他未能在短时期内将东林党人彻底清洗, 原因在于东厂只是一个侦缉机构, 不同于锦衣卫北镇抚司集侦缉权、独立的司法审判权于一身。但是魏忠贤很快就借皇命以田尔耕代换卫使骆思恭, 许显纯代刘侨, 将锦衣卫控制在自己手中。

一旦内臣得以假借皇权之时, 如锦衣卫这种兼具侦缉和独立司法审判能力的暴力机关在权宦的操控下, 其不受任何司法机关制约的特性就成为最值得利用的政治斗争工具。部分情况下, 在宦官与官僚阶层之间的政治斗争过程中, 厂卫特刑机关的参与就大大升级了斗争的残酷性, 从而最终也戕害了封建政治体系自身。


明朝第一特务机构锦衣卫对加强皇权的逆作用

大明锦衣卫剧照


总结:锦衣卫的设立原本是为了加强皇权,但在后期逐渐出现偏移。在伴随明代皇权起伏与司礼监、内阁的互动过程中,锦衣卫开始假借皇帝名义参与党争,这反而抑制了皇权,导致臣民对于皇权认知度的下降,及社会文化整体性的腐溃,最终明朝“不亡于流寇, 而亡于厂卫”。

参考文献:《锦衣志》

《明史》

《明英宗实录》

《明宪宗实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明朝   锦衣卫   皇权   正德   纪纲   阉党   审判权   流寇   明史   特务   官僚   大臣   后期   皇帝   权力   作用   政治   机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