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造车龙争虎斗,电池供应出现致命问题,所有车企被一锅烩

新能源汽车被炒的火热,但行业问题丛生,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电池供应不足。一方面,新兴的行业赛道日渐火爆,大大刺激了供应链的需求,令一方面,蜂拥而至的订单令头部企业吃不消。

之前,多家车企因为缺少芯片被迫停产,其中包括大众、福特、蔚来等,芯片问题尚未解决,电池问题再次来袭。电池占据整车成本的4成,如今陷入供不应求,所有车企都颇感头痛。

新能源造车龙争虎斗,电池供应出现致命问题,所有车企被一锅烩

供应商的压力集中在头部的几家企业,其中一些生产线24小时都在运转,例如热门车型五菱宏光nimi,而宁德时代的董事长也曾抱怨,“客户催货真的扛不住”。现如今,电池的缺口并未随着供应企业的火力全开而补上,反而有着蔓延的趋势,据业内人士表示,动力电池的产能缺口在30%到50%,甚至将持续到2025年。

新能源造车龙争虎斗,电池供应出现致命问题,所有车企被一锅烩

令新能源车企万万没想到的是,“电池慌”使行业陷入有一个困局,车企争夺电池的战争一触即发,头部车企担心的是其需求难以满足,而对于话语权较小的车企而言,电池供应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

有消息称,何小鹏为了顺利拿到电池,曾在宁德时代蹲守一个星期,尽管何小鹏本人辟谣,但也从侧面证实了电池难求的行业现状。据悉,在宁德时代,车企获取产能常见的形式就是包产线,在存在产能缺口的情况下,供应商自然更倾向于“大客户”,也就是上汽、广汽等传统巨头。

电池供应不足引发连锁反应,上游原材料价格水涨船高。9月14日,澳洲锂矿公司的锂辉石精矿拍卖,以价格2240美元每吨的价格创下了历史新高,远远超过市场预期的1700美元每吨-2000美元每吨。

新能源造车龙争虎斗,电池供应出现致命问题,所有车企被一锅烩

目前的情况,电池供应商掌握着话语权,而主机厂则落入下风。一些对电池需求量较大的车企开始选择自建电池厂,希望能够自给自足。大众就是其中代表,开始加速建设电池供应链,从而实现在2025年销售150万辆电动车的目标,并在2030年的欧洲实现60%的纯电动汽车渗透率。但事实是,尽管所有车企都因为电池短缺站到了十字路口,但并没有那条路能够成为企业的“救命灵药”。


速建设电池供应链,从而实现在2025年销售150万辆电动车的目标,并在2030年的欧洲实现60%的纯电动汽车渗透率。但事实是,尽管所有车企都因为电池短缺站到了十字路口,但并没有那条路能够成为企业的“救命灵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新能源   宁德   电池   龙争虎斗   灵药   欧洲   大众   短缺   产能   缺口   头部   供应商   美元   时代   行业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