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设计中的不良现象分析

以下是PCB设计中的常见不良现象的总结,与大家研究讨论。

1、 PCB缺少工艺边或工艺边设计不合理,导致设备无法贴装,如图1所示。


2、 PCB缺少定位孔,定位孔位置不正确,设备不能准确、牢固的定位,如图2所示。

PCB设计中的不良现象分析


3、 缺少Mark点,Mark点设计不规范,造成机器识别困难。如图3a、3b和3c所示。

PCB设计中的不良现象分析


  4、螺丝孔金属化,焊盘设计不合理。

  螺丝孔是用螺钉固定PCB板之用。为防止过波峰焊后堵孔,螺丝孔内壁不允许覆铜箔,过波峰面的螺丝孔焊盘需要设计成“米”字型或梅花状(如果过波峰焊时使用载具,可能不存在以上问题)。如图4a和4b所示。

PCB设计中的不良现象分析


  5、 PCB焊盘尺寸设计错误。

  常见的焊盘尺寸方面的问题有焊盘尺寸错误、焊盘间距过大或过小、焊盘不对称、兼容焊盘设计不合理等,焊接时容易出现虚焊、移位、立碑等不良现象。如图5a、5b和.5c所示。

PCB设计中的不良现象分析


  6、 焊盘上有过孔或焊盘与过孔距离太近。

  焊接时焊料熔化后流到PCB底面,造成焊点少锡缺陷。如图6a和6b所示。

PCB设计中的不良现象分析


  7、 测试点过小,测试点放在元件下面或距离元件太近。如图7所示。

PCB设计中的不良现象分析


  8、丝印或阻焊在焊盘、测试点上,位号或极性标志缺失,位号颠倒,字符过大或过小等。如图8a、8b和8c所示。


  9、元件之间的距离放置不规范,可维修性差。

  贴片件之间必须保证足够的距离,一般要求回流焊接的贴片件之间的距离最小为0.5mm,波峰焊接的贴片件距离最小为0.8mm,高大器件与后面的贴片之间的距离应该更大些。BGA等器件周围3mm内不允许有贴片件。如图9所示。

PCB设计中的不良现象分析


  10、IC焊盘设计不规范。
QFP焊盘形状及焊盘之间的距离不一致,焊盘之间的互连短路设计,BGA焊盘形状不规则等。如图10a和10b所示。

PCB设计中的不良现象分析


  11、PCB拼板设计不合理。
PCB拼板后元件干涉、V-Cut增加导致变形、阴阳拼板引起较重元件焊接不良等。如图11所示。


  12、采用波峰焊接工艺的IC及Connector缺少导锡焊盘,导致焊接后短路。如图12所示。


  13、元件的排布不符合相应的工艺要求。
采用回流焊工艺时,元器件的排布方向应与PCB进入回流焊炉的方向一致,采用波峰焊工艺时,应考虑波峰焊阴影效应。如图13所示。

PCB设计中的不良现象分析


  造成PCB设计不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由于设计人员对SMT工艺、设备及可制造性设计不熟悉;

(2) 企业缺乏相应的设计规范;

(3) 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没有工艺人员参与,缺乏DFM评审;

(4) 管理和制度方面的问题。
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进行PCB优化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电子制造资讯站转载仅为分享不同技术内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小编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PCB设计中的不良现象分析

电子制造资讯站

每天分享技术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不良   拼板   波峰焊   波峰   不允许   螺丝   不合理   元件   形状   尺寸   现象   距离   错误   工艺   测试   设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